筛选:
    • 资治通鉴(点校整理本,繁体竖排,全二十册)新版
    •   ( 28826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编撰,胡三省 音注 /2011-08-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成就,使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点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为底本,是史学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 ¥294 ¥588 折扣:5折
    • 国榷(精装,全6册)
    •   ( 3028 条评论 )
    • (明)談遷 著,张宗祥 校 /1970-01-01/ 中华书局
    • 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 ¥344 ¥688 折扣:5折
    • 左传(全3册) 中华书局
    •   ( 672 条评论 )
    •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 /2024-06-01/ 中华书局
    •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其写作手法为正史传记及叙事散文所借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正义为底本,参考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对《左传》进行全文注释与白文翻译,在每卷开头做有题解,对该卷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简介主要事件。注释以简洁清晰为主要特色,对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历史事件注释较为详细,以便于读者理解。译文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流畅

    • ¥104 ¥208 折扣:5折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张大可签名版 精装无删减史学名著
    •   ( 1380 条评论 )
    • 司马光 /2023-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是张大可教授历时数十年对《资治通鉴》进行全本注释的成果。《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修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张大可教授 的新注吸收元刊胡三省注本的优秀内容,融合现代研究观点,除传统字音、字义、人物、地理、职官、历史掌故诸项注释外,还结合多种史书,以便全方位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增设文前导读、大事提要、段意概括、点评等,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具有时代性、学术性、创造性、工具性等显著特点。简体横排符合现代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难度,意在使更多的人能够读原文,识全貌,深入《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体系及思想,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千年

    • ¥762.2 ¥1588 折扣:4.8折
    •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全四册)
    •   ( 405 条评论 )
    • 张大可 著,华景时代 出品 /2022-07-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领衔修撰的一部历史名著,记载了战国初年至五代末叶1362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中世纪的世界史坛上,都堪称无与伦比之作,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以及知古鉴今的借鉴价值,值得所有人阅读。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把握《资治通鉴》全书脉络,精选秦汉、隋唐两个历史时期,跨周、秦、西汉、隋、唐五个朝代,分为四册。本书对所选史事做简洁明快的今注与今译,附录重大史事人物的评说。本书的新绎体现的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读史方法,可谓 致广大而尽精微 ,既让读者了解到历史全貌,又把握了重要历史细节,从而汲取历史智慧,启迪当下。

    • ¥176.6 ¥368 折扣:4.8折
    • 旧唐书 中华书局
    •   ( 193 条评论 )
    • 无 /1975-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共200卷,记载了唐朝290年的历史。作者离唐代很近,接触到大量唐代(尤其前朝)史料,故书中记述史实比较详细,保存史料比较丰富,书中还采录了不少富有史料价值的文章。该书以清代扬州岑氏刻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刻本和一些类书的有关部分。

    • ¥247.4 ¥460 折扣:5.4折
    • 百衲本魏书(全3册)
    •   ( 215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魏书》,北齐魏收撰。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纪十四卷,列传九十六卷,志二十卷。记述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包括东魏)王朝兴亡的历史。本书资料较丰富,尤以叙述拓跋部及各族人民的活动、北方门阀制度为详,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书中《官氏志》除详记官制、阶品外,还列举拓跋部和所属部落的姓氏及孝文帝所改汉姓,是研究姓氏的重要资料。《释老志》叙述了佛教和道教在北方流传及寺院经济的情况,是宗教史的重要资料。此两志为魏收所独创。又如《食货志》详细记载了均田制度及北方经济情况,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199.5 ¥350 折扣:5.7折
    • 大清会典·康熙朝(全四册)
    •   ( 303 条评论 )
    • 伊桑阿等编著 杨一凡 宋北平主编 /2017-06-08/ 凤凰出版社
    • 《康熙会典》是清代五部会典之一,是清代行政法典,一朝制度性法规的主要依据。创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告成于二十九年,由大学士伊桑阿、王熙任总裁。起崇德元年,迄康熙二十五年。全书共162卷。该书由中国社科院杨一凡和宋北平先生进行整理。对研究清代制度史和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价值。

    • ¥240 ¥480 折扣:5折
    • 今注本二十四史:南齐书(精装全8册)(繁体横排校注本)
    •   ( 25 条评论 )
    • 王鑫义,张欣 /2020-10-2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载南朝齐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共23年的历史。全书原为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包含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 《今注本二十四史 南齐书》选取存世*版本为底本,辅以多种参校本,全面纠正现行校点本中的校点错误,形成一套新的校点横排繁体版本。在保证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础上,对原书职官、名物、地理、典故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注释。在校勘、注释过程中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研究成果与经典史书契合一身、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辉映互证的典籍,注释深入浅出,适合各类读者参阅,为《南齐书》整理与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 ¥791.1 ¥1388 折扣:5.7折
    • 今注本二十四史:隋书(精装全16册)(繁体横排校注本)
    •   ( 25 条评论 )
    • 马俊民,张玉兴 /2020-10-2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隋书》,唐魏征等撰,记载隋朝自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至恭帝义宁二年(618)共38年的历史。全书共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今注本二十四史 隋书》选取存世*版本为底本,辅以多种参校本,全面纠正现行校点本中的校点错误,形成一套新的校点横排繁体版本。在保证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础上,对原书职官、名物、地理、典故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注释。在校勘、注释过程中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研究成果与经典史书契合一身、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辉映互证的典籍,注释深入浅出,适合各类读者参阅,为《隋书》整理与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 ¥1361.1 ¥2388 折扣:5.7折
    • 百衲本后汉书(全2册)
    •   ( 257 条评论 )
    • [南朝宋]范晔 /2014-07-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 。《后汉书》基本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体例,并在有的篇目上扩充了不少内容。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东汉王朝约二百年的历史。

    • ¥182.4 ¥320 折扣:5.7折
    • 魏书(共8册)
    •   ( 4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1974-06-01/ 中华书局
    •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 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

    • ¥179.2 ¥298 折扣:6折
    • 今注本二十四史:金史(精装全18册)(繁体横排校注本)
    •   ( 25 条评论 )
    • 张博泉,程妮娜 /2020-10-2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金史》,元脱脱撰,记载金朝自金太祖出生(1068)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共166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 《今注本二十四史 金史》选取存世*版本为底本,辅以多种参校本,全面纠正现行校点本中的校点错误,形成一套新的校点横排繁体版本。在保证文本精良可靠的基础上,对原书职官、名物、地理、典故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注释。在校勘、注释过程中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一套研究成果与经典史书契合一身、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辉映互证的典籍,注释深入浅出,适合各类读者参阅,为《金史》整理与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 ¥1475.1 ¥2588 折扣:5.7折
    • 百衲本元史(全4册)
    •   ( 186 条评论 )
    • [明]宋濂等 /2014-10-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命编撰的纪传体史书, 二十四史 之一。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钱大昕认为《元史》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清代汪辉祖的《元史本证》则指出《元史》中3700余项错误。但相对而言,《元史》叙述文体简洁,并非陋劣,作为研究元代之原始史料之价值,其价值仍然是不能忽视的。

    • ¥273.6 ¥480 折扣:5.7折
    • 旧五代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6册)
    •   ( 2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6-08-01/ 中华书局
    • 基本信息 书名: 旧五代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6册) 作者: 本书编写组 开本: *: 280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6-08 书号: 9787101119985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主持人: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献学家,专治唐宋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于唐代文学文献的搜集和考订、唐宋作家生平和著作研究,用力尤深,先后以个人之力完成《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 ¥168.8 ¥280 折扣:6折
    • 百衲本宋书(全2册)
    •   ( 160 条评论 )
    • [梁]沈约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宋书》是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 ¥159.6 ¥280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