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23950 条评论 )
    • 陈磊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 19 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 294 卷,约 300 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 959 年),涵盖了 1362 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

    • ¥14.3 ¥26 折扣:5.5折
    • 群书治要译注(全注全译 简体版 全十册 五十卷完整本)
    •   ( 10091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编撰,刘余莉 主编,谦德文化出品 /2013-05-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要》后

    • ¥189 ¥420 折扣:4.5折
    •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3019 条评论 )
    • 陈桐生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 ( 前 990) 西征犬戎 ( 约前 947) ,下至智伯被灭 ( 前 453) ,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 ¥15.4 ¥28 折扣:5.5折
    • 明通鉴(全8册)
    •   ( 1315 条评论 )
    • 【清】夏燮 撰;沈仲九 标点 /2017-08-01/ 中华书局
    • 《明通鉴(全8册)》是继《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后一部重要的古代编年体史书。 继承了通鉴传统,同时体例有所创新,前编、后编保留了元末、南明的大量史料,是通鉴著作中有相当价值的一部史部要籍。 本书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官修《明史》,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参证群书,考其异同 ,乃写成《明通鉴(全8册)》。 《明通鉴(全8册)》共一百卷,二百余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 ¥235.4 ¥428 折扣:5.5折
    • 战国策(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 765 条评论 )
    • 李波彭时权,导读,注 译 /2019-05-01/ 岳麓书社
    • 《战国策》是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 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16 ¥32 折扣:5折
    • 国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本)
    •   ( 831 条评论 )
    • (春秋)左丘明 著,王超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 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全书共二十一卷,以春秋时各国 著名人物为主线,客观叙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典型故事,并以此贯穿当时的历史环境, 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的精品读本。

    • ¥4.2 ¥12 折扣:3.5折
    • 宋论新绎 国学经典 大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名著 文献学专家刘韶军倾力打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135 条评论 )
    • 刘韶军华景时代 出品 /2021-10-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清代学者王夫之的史论著作《宋论》,共十五卷,以宋代帝王的顺序分章,通过对每位帝王在位时的人物、事件的功过得失的评述,以及对诸多历史细节的考察,探讨宋王朝由盛转衰终灭亡的原因。《宋论》中有许多精彩而深刻的历史评论,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体会其中所分析与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引为鉴戒,使古人的精心之作能为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兴盛提供有力帮助。 本书从已有的整理本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现代式的解读,并作出要旨阐释与精华评析,使广大读者都能读懂此书,并由此更深刻地理解历史。

    • ¥31.9 ¥58 折扣:5.5折
    • 资治通鉴 陈磊 译注
    •   ( 125 条评论 )
    • 陈磊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和《史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更替的规律;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则更加现实,他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

    • ¥15.3 ¥26 折扣:5.9折
    • 战国策 中华书局
    •   ( 127 条评论 )
    • 缪文远,罗永莲,缪伟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战国策》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这部书记载了战国两百多年间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以及策士们在游说诸侯或相互辩难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对后世产生了长远影响。本次约请专家以清代黄丕烈《士礼居丛书》覆宋本作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 ¥15.6 ¥27 折扣:5.8折
    • 国语 陈桐生 译注
    •   ( 12 条评论 )
    • 陈桐生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 ¥16.2 ¥28 折扣:5.8折
    • 资治通鉴白话文白对照全译 史记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书畅销书中国通史 中华线装书局书古籍国学名著 畅销书
    •   ( 9 条评论 )
    • 校注:陈磊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 年体通史,规模 。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和《史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 替的规律;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则 加现实,他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 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 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

    • ¥12.75 ¥26 折扣:4.9折
    • 容斋随笔/国学经典 洪迈
    •   ( 16 条评论 )
    • 洪迈 著作 /2010-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容斋随笔》内容简介:《容斋随笔》是宋人洪迈撰写的一部有名笔记,是宋代也是中国古代笔记中的精髓。《容斋随笔》是个总名,其收录的内容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个部分,又名《容斋五笔》。 该书为笔记,有轶文辑录,也有史料考证;有掌故荟萃,也有经验总结;有治国行政的宏论,也有养生健身妙道介绍,将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容斋随笔》从中选出二百余篇,选取的标准侧重于知识性、借鉴性与可读性。注释力求简明准确。译文以直译为主,个别文字过简与艰涩之处,采用意译,避免由于文字过简直译出现失之衔接的现象,同时防止过多的附加叙述造成脱离原文的倾向,力求通顺流畅。

    • ¥18 ¥36 折扣:5折
    • 群书治要(全本)
    •   ( 17639 条评论 )
    • (唐)魏征,等 /2013-01-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贞观初年著名谏官魏征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从先前历代帝王治国资政的史料中撷取有关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精要而成的一部匡政巨著。该书上起五帝,下迄晋代,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撷取汇编而成,全书总计五十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套按照经、史、子分类的类书,可以说是唐朝的 四库全书 。 该书曾随唐朝的灭亡而一度在中国失传达千年之久。所幸的是该书被日本的遣唐使带回国后被日本历代天皇及大臣奉为宝典,从而得以保存下来。20世纪90年代该书被重新引入国内得以整理出版。净空法师也撰文倾力推荐该书。这是一部当今国人了解国学的入门书,学人的案头书。

    • ¥24 ¥48 折扣:5折
    • 国学治要(全本3册,精装典藏版)
    •   ( 2699 条评论 )
    • 张文治 著 /2014-06-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国学治要》和《群书治要》并列为国学入门*经典读本,被净空法师称之为:这两本书可以复兴中华。 《国学治要》是民国年间张文治等人,穷十年之力,编撰而成的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丛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经线,厘定成《经传治要》、《史书治要》、《诸子治要》、《理学治要》、《古文治要》、《诗词治要》、《书目治要》七辑,从《四库全书》中精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汇集而成,共二百余万字,故被人们称为 小四库全书 ,是一把熟读中国古典文学、窥探传统文化精华的钥匙。该套书在民国期间流传广泛,被列为民国大中院校学生的国学入门书,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群体中热销至今。

    • ¥84 ¥168 折扣:5折
    • 宋论(上下)(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 2 条评论 )
    • 校注:刘韶军 /2013-04-01/ 中华书局
    • 《宋论》是明末清初 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是根据《宋史》所载史实所进行的历史评论。《宋论(上下)(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共15卷,按帝王庙号进行分卷,每卷下少则一篇,多则几篇文章,每篇一个主题,首尾完整,内容独立。是一部流传广泛,具有很高价值的史论名著。

    • ¥35.86 ¥72 折扣:5折
    • 群书治要360(第三册)
    •   ( 504 条评论 )
    • (唐)魏征 著 /2015-11-01/ 团结出版社
    •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 治要 ,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 贞观之治 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群书治要360 第三册》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 ¥10 ¥20 折扣:5折
    •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
    •   ( 2 条评论 )
    • 校注:陈桐生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 重要。

    • ¥13.72 ¥2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