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老子思想言论的总结,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添加版画图和注释、译文、读解心得,选取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双色宣纸印刷,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即孟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孔设的门人,是继孔予之后儒家学派最有的人物,后世以孔孟并称。
《四书章句集注》是“古典名著聚珍文库”系列之一。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朱熹认为《》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因《》、《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遂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本书收录了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在复性书院讲学期间答复院内、院外学者的书信,以及平时对学生的示语和批语,是先生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分为正编、续编、补编三部分,论及书院教育的性质和特色,对儒学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治学方法,从中可窥见其“因材施教,随机指点”的教育原则。学界认为“以书札论学者殆无过于朱熹、陆九渊。今日尚持此传统,而文字之美,内容之纯,先生之《尔雅台答问》可上比朱、陆诸大儒而毫无愧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