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馆藏书 礼记( 插图本)(手工线装)(套装共4册)》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 九经 之一,到宋代被列入 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之书。
荀子是战国末叶的思想家、文学家,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如果说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像一双健康美丽的天足,在后来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下,孟子的思想就被慢慢地束缚、扭曲成一双金莲。所以,如果要细究儒家思想的根本,其方法,唯有研究先秦儒教大家著述一途。《荀子》就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诸侯争霸,血雨腥风。而就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
就朱熹而言,关怀不仅仅是一个不需要做特别事情的纯粹的精神境界的问题(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而且是一个必须有特别行动的道德生命内在的源源不绝不可遏止的力量源泉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普泛的一般的道德力量的源头的问题(如牟宗三先生所说),更是一个具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儒家式担当天下的生命行动的力量源头的问题。研究朱熹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应歪曲朱熹的原意。完全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可能,因为任何解释都会多少加进后人的意思。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努力避免孤立地局限于某些特殊范畴或思想片断来图解朱熹,并尝试把他的思想资料放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中,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他本人而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而追究他的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精神生命相通的关怀。本书便试图运用这一方法,重新
。。。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今见最早十三卷周易注疏藏本,是日本足利学校所藏南宋陆游之子陆子遹朱点标阅本。该书自元代以来,我国没有完整善本收藏。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十四卷周易注疏,乃清代陈鳝据明代孙景芳所藏补刻十二卷(缺卷)及钱求赤写本卷再补刻成十三卷,陈氏又加入周易正义前唐长孙无忌五经正义表、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和八论为卷,厘定为十四卷。王弼编著的《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精)》1955年被日本列为藏书。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言论的总结,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添加版画图和注释、译文、读解心得,选取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双色宣纸印刷,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
本书收录了儒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在复性书院讲学期间答复院内、院外学者的书信,以及平时对学生的示语和批语,是先生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分为正编、续编、补编三部分,论及书院教育的性质和特色,对儒学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治学方法,从中可窥见其“因材施教,随机指点”的教育原则。学界认为“以书札论学者殆无过于朱熹、陆九渊。今日尚持此传统,而文字之美,内容之纯,先生之《尔雅台答问》可上比朱、陆诸大儒而毫无愧色者。”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言论的总结,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添加版画图和注释、译文、读解心得,选取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双色宣纸印刷,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