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三希堂法帖(全本注释珍藏版影印本精装全6册)
    •   ( 785 条评论 )
    • (魏)钟繇 等书 /2007-02-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清高宗弘历敕命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希堂之得名,源于乾隆珍藏的三件晋代书法名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此三帖被乾隆视为希世之宝,特于故宫养心殿内辟三希堂珍藏。乾隆十二年,高宗命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将其时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的法书编次成卷,并亲自作序,命人摹勒上石。三希堂三帖自然首当其冲被收入,其余法书亦皆出自皇府,故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省称《三希堂法帖》。原刻石现仍完好,藏于今北京市北海公园阅古楼内。 《三希堂法帖》共三十二卷,收入魏晋南北朝至明代的法书计一百三十五家三百四十余种,包括魏晋南北朝五家,隋唐五代十一家,宋代六十九家,金代一家,元代

    • ¥597.5 ¥1195 折扣:5折
    • 百美新咏图传(线装4册、一版二次、8开本)
    •   ( 84 条评论 )
    • [清] 颜希源 著, [清] 王翙 绘 /2010-10-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百美新咏图传(套装共4册)》是清代早期较有名的一部人物木刻版画书。《百美新咏图传(套装共4册)》以历史和传说中的百多位女子为题材,收录中国历代名媛佳丽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小传百篇,并配以图百幅及文人咏词二百馀首。辑图像、传记、诗词及书法于一体。人物镌刻清晰隽雅,形象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画家精工秀丽的艺术特点。我社现据清嘉庆十年刻本影印,原尺寸制版,双色套印,线装出版,以期能更完美地体现中国古代精品版画的神韵。

    • ¥225 ¥400 折扣:5.6折
    • 三希堂法帖 书法字帖名帖 6册 名家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王羲之 王献之 16开精装6册 书法碑帖真迹/法帖 中国传
    •   ( 74 条评论 )
    • (清)梁诗正等编 /2014-06-01/ 线装书局
    • 内容提要 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人高深的精神境界。书法 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 ,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古至今,无数热爱书法艺术的人将大量名家名作临摹、刻石,以期永久保存。不仅如此,他们还刊印了众多书法作品集,让这些瑰宝可以流传于世。从官府刊印的《昇元帖》、《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到私刻的《潭帖》、《乐善堂帖》、《停云馆帖》等,古人刊印的书法作品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就影响而言,当数《三希堂法帖》的意义为重大。

    • ¥145 ¥1580 折扣:0.9折
    • 御题棉花图(宣纸 经折装 8开本)
    •   ( 17 条评论 )
    • [清]方观承 编 /2017-07-01/ 江苏广陵书社
    • 御题棉花图,又称 棉花图 ,清方观承编,清高宗弘历题诗。本书为石刻拓本,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有图十六幅,阴文线刻,线条精细,通俗易懂,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其画法之精妙,刻技之多样,捶拓之精工,足以反映我国古代文化之深邃。乾隆皇帝对《棉花图》备加赞许,反复诵读,执笔为每图题七言绝句,共十六首,皆称颂农桑之语。

    • ¥213.8 ¥380 折扣:5.6折
    • 历代画史汇传及补编(精装共2册)
    •   ( 65 条评论 )
    • (清) 彭蕴璨, 编 /2015-12-01/ 江苏广陵书社
    • 清代编写的一部历代画家人名辞典。辑录上起上古黄帝,迄于嘉庆、道光年间画家共一千五百余人评传,以诗韵编次姓氏,依时代顺序,各列小传,从一千二百六十三种文献资料中采辑编成。后吴心教编著《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四卷刊行,对前书进行补充。据相关版本影印,并新编人名索引。

    • ¥270 ¥480 折扣:5.6折
    • 書畵書錄解题 余绍宋 撰,戴家妙,石连坤 点校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余绍宋 撰,戴家妙,石连坤 点校 /2012-12-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一余平昔讀書,每一書竟,必撮要為之解題。歲月既,積稿盈尺,非敢有所論著,姑以備遗忘而已。去秋(余按:指一九二七年秋》避南還,匆匆雜置行箧中,遗失泰半。今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旅居(余按:指一二七年秋至一九二八年秋僑居天津》無俚,因為補拾歸類,以成斯篇。敝帚之珍聊用。二這是越園公《書畫書錄解題》一書《序例》的段話,清楚地表明了他撰冩該書的起因。起因是偶然的,是丈7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越園公日讀書,所作解題多随手夾人該書中,書如果丢失了,解題手稿也隨之丢失。而今畫類書籍提要幸存者較多,遂有補作之想法。余家文藝傳家三百年,越園公本人頗喜愛書畫藝術,時時以整理舊籍為己任,該書問世亦屬必然。他僑居天津期間,任何職務在身,常與梁任公相過從,縱談學問。而梁氏飲冰室的豐富藏書,為他補

    • ¥197 ¥407 折扣:4.8折
    • 晚清三名家绘百美图近世一百名家画集
    •   ( 96 条评论 )
    • 丹旭 等 绘 钱病鹤 编 /2016-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系晚清著名人物画家费丹旭、改琦、王素三家所绘《百美图》,与民国初年钱病鹤编《近世一百名家画集》合刊。计收三家所绘百美图各一百幅,每幅图配今人题诗一首及扼要解说。钱编画集共得百家,分为四卷,即清代墨宝、今人杰作、新派妙品、征求遗珠各一卷,每幅画均有作者小传。采用宣纸套色印刷,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亦可供美术爱好者及相关专业工作者参考使用。

    • ¥382.5 ¥68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5 绥德
    •   ( 15 条评论 )
    • 康兰英朱青生 主编 /2012-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字记载,图画象形。人性之深奥、文化之丰富俱在文献形相之中;史实之印证、问题之追索无非依靠文字图形。〔1〕汉画乃有汉一代形相与图画资料之总称。 汉代之前,有各种物质文化遗迹与形相资料传世。但是同时代文献相对缺乏.虽可精观细察,恢复格局,重组现象,拾取位置、结构和图像信息,然而毕竟在紧要处,但凭推测,难于确证。汉代之后,也有各种物质文化遗迹与形相资料传世,但是汉代之前问题不先行获得解释,后代的讨论前提和基础就愈加含糊。尤其渊源不清,则学难究竟。汉代的文献传世较前代为多,近年汉代出土文献日增,虽不足以巨细问题尽然解决.但是与汉代之前相比,判若文献“可征”与“不可征”之别。所以,汉画作为中国形相资料的特殊阶段,据此观察可印之陈述,格局能佐之学理,现象会证之说明;位置靠史实印

    • ¥450 ¥80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26 南阳
    •   ( 13 条评论 )
    • 闪彬 朱青生主编 /2013-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本学术工程的第二期,《汉画总录》(11—30册)对南阳地区的汉画作了调查、整理、著录,正编范围限于南阳汉画馆所藏南阳及其诸县出土和征集的画像石,其他因客观原因暂未收录的部分,将在补遗卷中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及其他材质、器物上的图像一并陆续著录。

    • ¥270 ¥480 折扣:5.6折
    • 洛阳名碑十品
    •   ( 9 条评论 )
    • 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著 /2013-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碑碣之作,始于先秦,兴于两汉,盛于隋唐,历代沿习。庙宇学官、桥梁道路、摩崖造像、陵园墓地,多显其踪。或记功叙事,或圣旨文告,或舆地图画,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补史之缺,纠史之舛。大量的碑刻更是一个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留下了不少碑刻名品。上启东汉,中经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历代皆有,蝉联不断。这些碑刻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名碑已损毁或夫失,如今存世的早期完整拓片就显得尤为珍贵。为弘扬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服务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从当地历

    • ¥506.3 ¥900 折扣:5.6折
    • 岳飞书前后出师表【正版书籍,满额减】
    •   ( 2 条评论 )
    • (宋)岳飞 书,天津古籍出版社 编 /2006-01-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岳飞所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行草书,只有刻石,未见墨迹。成都的武候祠,南阳的武候祠及汤阴的岳庙和济南大明湖遐园都有此帖的刻石。 历来对此贴的真伪存有争议,尤其是文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之‘桓’字,是宋钦宗越桓的名讳,写时应讳有缺笔,而此帖却完整无缺,是明显的伪作。更有人凿考订此帖,是明朝人所托岳飞之名之作。但无论其真伪,就其书法艺术而言,还是很可取的。即使认为其为伪作者,也丝毫没有否定其艺术价值,如同流传下来的‘二王’杂帖,有谁敢肯定全都是真迹,又有谁怀疑过它的价值呢?毕竟碑帖考证与书法艺术是截然二事,此帖也没有因其存有真伪之争忽略了它的艺术价值。此帖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也证实了这点。 文中有两处明显脱字,释文中以括号标出,临写者注意。

    • ¥135 ¥284 折扣:4.8折
    • 汉画总录23 南阳
    •   ( 16 条评论 )
    • 牛天伟 朱青生 主编 /2013-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本学术工程的第二期,《汉画总录》(11—30册)对南阳地区的汉画作了调查、整理、著录,正编范围限于南阳汉画馆所藏南阳及其诸县出土和征集的画像石,其他因客观原因暂未收录的部分,将在补遗卷中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及其他材质、器物上的图像一并陆续著录。

    • ¥270 ¥48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7 绥德
    •   ( 13 条评论 )
    • 康兰英朱青生 主编 /2012-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字记载,图画象形。人性之深奥、文化之丰富俱在文献形相之中;史实之印证、问题之追索无非依靠文字图形。〔1〕汉画乃有汉一代形相与图画资料之总称。 汉代之前,有各种物质文化遗迹与形相资料传世。但是同时代文献相对缺乏.虽可精观细察,恢复格局,重组现象,拾取位置、结构和图像信息,然而毕竟在紧要处,但凭推测,难于确证。汉代之后,也有各种物质文化遗迹与形相资料传世,但是汉代之前问题不先行获得解释,后代的讨论前提和基础就愈加含糊。尤其渊源不清,则学难究竟。汉代的文献传世较前代为多,近年汉代出土文献日增,虽不足以巨细问题尽然解决.但是与汉代之前相比,判若文献“可征”与“不可征”之别。所以,汉画作为中国形相资料的特殊阶段,据此观察可印之陈述,格局能佐之学理,现象会证之说明;位置靠史实印

    • ¥450 ¥80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19 南阳
    •   ( 16 条评论 )
    • 王清建 朱青生 主编 /2013-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本学术工程的第二期,《汉画总录》(11—30册)对南阳地区的汉画作了调查、整理、著录,正编范围限于南阳汉画馆所藏南阳及其诸县出土和征集的画像石,其他因客观原因暂未收录的部分,将在补遗卷中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及其他材质、器物上的图像一并陆续著录。

    • ¥270 ¥48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2 米脂
    •   ( 16 条评论 )
    • 康兰英 等主编 /2012-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汉画”沿用习称。《汉画总录》关注的汉画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器物纹样和重要器物、雕刻、建筑(宗教世俗场所和陵墓)。所以,与《汉画总录》互为表里的国家图像数据库则称之为“汉代形像资料”,是为学术各称。 汉画研究根基在资料整理。图像资料的整理要达到“齐全”方能成为汉画学的基础。所谓齐全,并非奢望汉代遗迹能够完整留存至今,而是将现存遗址残迹.首先确定编号,梳理集中,配上索引’让任何一位学者或观众,有心则可由之而通览汉代的形相资料总体,了解究竟有多少汉代图形存世。能齐观整体概况,则为齐也。如果进一步追索文化、历史和人性的问题,则可利用这个系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入浩瀚的形相数据,横征纵析,采用计算机详细精密的记录手段和索引技术,获取现有的全部图像材料。与我们陆续提供给学

    • ¥450 ¥800 折扣:5.6折
    • 汉画总录18 南阳
    •   ( 13 条评论 )
    • 王清建 朱青生 主编 /2013-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本学术工程的第二期,《汉画总录》(11—30册)对南阳地区的汉画作了调查、整理、著录,正编范围限于南阳汉画馆所藏南阳及其诸县出土和征集的画像石,其他因客观原因暂未收录的部分,将在补遗卷中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及其他材质、器物上的图像一并陆续著录。

    • ¥270 ¥480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