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篡的,故称《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间,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共选作品近八百篇,有赋、诗、骚等各种文体达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为保存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典籍。因编选时间早,各种文体多,选录精审,内容丰富,故王运熙先生称之为 我国现存Z早,影响Z深广的一部总集。 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 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 。很多名篇依赖《文选》才得以流传至今。 《文选》选文的标准是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所收录文章成为后人学习写作的范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文选》一度是科举士子的教科书和学习诗赋的范本。 《文选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 人生事业指南 。曾国藩家族后人绵延至今已有八代,据相关统计,其中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就者达二百四十余人,且无一后人败家辱行,其延续家族事业长青的智慧奥秘可从 家书 与 家训 的字里行间探寻。
南宋文学家陆游所撰的一部笔记体小品文集,记述了当时社会历史、政治、人物、等许多掌故和轶闻。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雪堂藏古器物目录(外5种)》汇集了罗振玉自藏古器物、金石文字、图书、书画的目录。共有《雪堂藏古器物目录》、《雪堂所藏金石文集簿录》、《大云书库藏书题识》、《贞松堂秘藏旧钞善本书目》、《宸翰楼所藏书画录》、《松翁剩稿》等6种。
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
《大师的国学课18·了如指掌·国学馆:先秦政治思想史》原为1922年梁先生在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内容,后经整理出版。这部著作是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亦体现了作者晚年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史。《大师的国学课18·了如指掌·国学馆:先秦政治思想史》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根源为先秦哲学思想的背景,然后从先秦诸子中提出儒、道、墨、法四家,以为先秦诸子的菁华尽在于此。也因此虽然以政治思想为书名,但作者认为政治思想仍然以哲学思想为根基。
近之译经者,多尚汉学,而或拘泥之过,往往穿插附会,不近人情。惟高(垂阝)王文简公经义述开一编,解释经语,务求心之所安;而经传释词十卷,纯从虚字体会,所以通古今之钟,洵深于汉学而不关于汉学者饮。
《汉魏六朝诗选》选录从汉兴到隋亡八百年间的约三百首诗作,其诗歌按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和隋诗分为九部分,选择每一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和诗作,进行诗人简介、题解和注释,并在题解部分概述重要的诗歌形式,对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在每一层次之后增添内容简析。前言部分分析了汉魏六朝诗歌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本书作为古典文学名家精心遴选的选本,可使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精华。
中央文史研究馆为人民政府礼贤敬士之所,自1951年成立来近50年间,先后聘请文史界、书画艺术界的二百余位名人为馆员,符定一、章土钊、叶圣陶、萧乾、陈寅恪、启功等先生先后任馆长、副馆长之职。本集选编他们的论著计60余篇,内容涉及历史、文学、书画、戏剧等各方面,每篇文章之后有作者简历。
霍松林主编的《古代文论名篇详注》的编写原则是:既适于教师讲授,又适于学生自学。其体例是:精选推荐阅读名篇,文内用夹注,文后附说明。“夹注”力图作到,一、特殊的虚词、实词及句子,加以注音、释义及语法说明
凡下决心欲于国学海洋中渔猎真知的朋友,登堂入室之前,必须将此书翻阅一二。为何?读完书的读者想必答案已详。曹伯韩、章太炎二公,可谓真良师矣。曹公将国学浩瀚织成一张罗网,于颗颗网眼处挥洒学识,语言严谨而平实。章公则摆一副革命者的姿态,指点历史、激扬学术,将上千年的文化和权威大胆作一评说,务求未来国学之进步。本书上下卷便是织工与革命者的合作,风格迥异,然殊途同归。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
《唐宋词格律》原是用于大学专门讲授唐宋词体制格律的教材,书中收入唐宋词牌一百五十三调,以常用者居多,一般涩体省略不取。每一词格,除标明句、豆、韵外,每字逐一标明平仄,或可平可仄等。每一词牌,皆说明它的来历及所属宫调,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每一词牌,有“定格”和“变格”等词格的区分,并列举一首或数首唐宋人的经典词作示例,供参考比较。
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编纂的《全宋笔记》是一套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大型文献丛书,是一部经过系统整理、收罗齐全的宋人笔记总汇。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编著的《全宋笔记(第7编9)》收
本书是陈寅恪集之一种。收作者生前所撰《论再生缘》、《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等13篇古代史研究专著。
《卢前文史论稿》为《冀野文钞》第二辑。包括《何谓文学》、《酒边集》、《八股文小史》《民族诗歌论集》。书后附录谢冰莹《记卢冀野先生》一文。卢前字冀野,别号饮虹,江苏南京人,民国时期的“江南才子”,身兼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多重身份、曲学大家吴梅的得意门生。 本书内容包括《何谓文学》、《酒边集》、《八股文小史》,以及《民族诗歌论集》。其中,《何谓文学》以1930年大东书局本为底本,《酒边集》以1934年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本为底本,《八股文小史》以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本为底本,《民族诗歌论集》以1940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本为底本。书后附录谢冰莹《记卢冀野先生》一文。
本书是陈寅恪集之一种。收作者生前所撰《论再生缘》、《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等13篇古代史研究专著。
一是记义门从子子未始为采辑。犹子祖述付之梓。止六卷。予就所见广之。而书名则仍前刻之旧。一义门读书。丹黄并下。随有所得。郎记于书之上下方以及旁行侧裹。卷帙既多。《义门读书记(套装上中下)》不能全载。故全刻用经疏之例。仅标章句。楚亦依其旧。
《大师的国学课27·了如指掌·国学馆:中国哲学十讲》根据作者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上的讲稿整理而成,从整体上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各个相同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作了详细对比,列举出双方的诸多共通之处,并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九个最重要的哲学派别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将西方哲学的相似观点贯穿其中,其援西八中的研究方式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一书中,收录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一百多首,其网罗宏富,展现了历代乐府诗的发展风貌和流变轨迹。并对其讲解,出注,皆以其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乐府诗艺术魅力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