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被后人广为称颂。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脂砚斋这个名字*是与《红楼梦》密不可分,从他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有的认为脂砚斋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的亲友。无论脂砚斋是什么人,他对《红楼梦》所作的批评,则的确是给本来已经精彩无比的大观
《西游记整理校注本(套装共3册)》以世本为底本,唐僧家世部分以明刊《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简称“朱本”)为底本。底本的缺文和明显的讹误首依明刊《鼎锲京本全像西游记》(简称“杨闽斋本”)、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简称“李本”)、《新刻增补批评全像西游记》(简称“闽斋堂本”),诸本间差异又难以裁夺的,又比对了明刊朱本和明刊杨致和的《西游记传》(简称杨本);次参清刊本《新说西游记》(简称“新说本”),并在回末的《校记》中逐一注明。鉴于“人文本”的广泛影响,就其所作的勘误也在各回的校记中注出。底本、参校本等相互抵牾、又皆不能允当者,再依次比对清刊《西游证道书》(简称“证道书”)、《西游真诠》(简称“真诠”)、《西游原旨》(简称“原旨”)等,作出准确的选择。通过反复的比对和斟
本书为《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以六朝时期《搜神记》等十三种志怪小说为基础,选取文字优美、故事生动的小说,进行翻译和注释,以展示六朝志怪小说的面貌。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影响等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二是对《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创作主旨、文化意蕴、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三是对《金瓶梅》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手法、语言艺术等成就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评论。力图使读者对《金瓶梅》有一个较为全面、同时又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唐宋名家文集:韩愈集》内容简介:据南宋魏仲举刊刻的《五百家注昌黎文集》统计,韩愈有文近300篇,涉及书、启、序、祭文、碑文、墓志、铭文、表状、记传、杂文等各体。明代散文家茅坤编纂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昌黎文钞》,收录表状9篇,书启状46篇,序33篇,记传12篇,原论议10篇,辩、解、说、颂、杂著等22篇,碑文及墓志铭52篇,哀词、祭文、行状8篇,总计192篇,约占韩愈散文的2/3。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为底本,参考《唐宋八大家文钞·昌黎文钞》和韩愈《顺宗实录》,精选出韩愈散文70余篇,借鉴当代韩愈研究的有关成果,按照中州古籍出版社“国学经典”丛书的要求,对精选出的篇章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
《唐摭言》约成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九月之后至三年七月之前。全书十五卷,详细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与此相关的遗闻琐事、文士风习,并保存了许多诗人别集中失载的断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极有资料价值。书中有一部分故事被后世演为小说戏曲,如裴度还带、王勃滕王阁作赋、王播孤贫中举、孟浩然终身不遇、李白写《清平调》等。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杰作,反映了清朝康、乾时期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的传统文人群像。作者吴敬梓(1701-1754)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卑劣丑恶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艺术之成功,使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此外在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此次印行《儒林外史》,用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刊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 志人小说 ,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它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书本着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原则,节选了《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以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全面而生动地还原了汉末魏晋时代的风貌。
李汝珍著的《镜花缘》包括:武后催花 百花遭贬;唐敖出洋;君子国与大人国;劳民九国游记;从黑齿国到长人国;白民国与淑士国等内容。 本书可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四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弟,心存失落忧郁之感,既跟随妻弟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一卷。后五十四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间重聚,后唐小山又重进仙山。结尾写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又下招明年重开女试。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府为背景,精细地描述出这一贵族家庭的生活画卷,揭示了贾府由显赫走向衰微的过程和原因。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干,真实地记录了宝玉与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抗争和最终走向封建祭坛的命运悲剧。《红楼梦》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人情世态,从而全面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社会理想。 本书为原文配上注释、评点和插图。注释用于疏通文义,排除字面理解障碍;评点主要用来引导读者从文学性的角度更好地欣赏作品;插图则使阅读形象化,可以拓展想象空间。
李宝嘉编著的《官场现形记》列“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代表了晚清小说的 成就。1903年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有1904年粤东书局石印本、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本次整理,以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为底本,并参校粤东书局石印本。全书分为五编,每编十二回,共六十回。以如椽之笔,全方位、多角度地尽情揭露了清末官场的种种丑行,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笔墨酣畅,入木三分。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了很好。全书一百二十回,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数百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封建末世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本书为绣像本,除对生僻字词注音释义外,还附清代改琦《红楼梦图咏》精美绣像50幅,以方便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