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文与韩愈其名,诗与刘禹锡并称。柳宗元诗、文皆有佳作,为后人称道。本书精选柳宗元诗文,以题解、注释、全译的形式出版,以方便读者阅读。
《元曲三首》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元曲风格多样,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 常与唐诗、宋词并称,从而形成了我国几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文学。
《孟子》乃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乃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 圣人 ,孟子也被称为 亚圣 。 《孟子》是记录体散文,有很多长篇大论,多了一些机智的辩论。其写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孟子》均为七卷,本书将七卷分为了14个部分,精选篇章,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还对每篇文章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读解,让读者能够更加
方苞,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安徽桐城人,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散文家。著有《惜抱轩全集》等,编选《古文辞类纂》。本书选录方苞的散文二十二篇,姚鼐的散文十八篇,皆为侧重于放映他们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的作品,前面有其文概述,下有注释,后有翻译,条理清晰。通过这个译本,反映出桐城派,特别是方姚二家的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和散文创作成就。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系统化的文学理论批评专注。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 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 美学规律。 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这本吴伟业诗选注译本以他的七言古诗为主,皆为其诗之精华,内容充实,辞藻华丽。前有提示,后有注译,便于读者阅读。
《张衡诗文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五十里)人。家为著姓,祖父张堪,以才德受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在任渔阳郡太守期间,御寇开边,民安世清,以
《纪晓岚批点唐诗》、《纪晓岚批点宋诗》是从纪晓岚批点的4000多首唐宋诗中精选出来的,每书各选诗100首,每首诗下都有注释、译文、品汇、纪批四项内容。纪晓岚不仅是学术史上的一代宗师,《四库全书》的总纂,而且在艺术上也是广有建树的文学家。鲁迅称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由纪晓岚批点的唐宋诗,称得上是艺术与评论的双璧。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欣赏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等大诗人有圈有点的名篇,而且还可以谛听纪晓岚、方虚谷、何义门、查慎行等鉴赏家们的娓娓评侃。 书后附《阅微草堂砚谱》,收录纪晓岚藏砚142方(唐诗附60方,宋诗附82方)。这些宝砚不仅形式奇特多样,而且还有纪晓岚亲自题写的铭文。
《韩诗外传》是一部采择上古至西汉初年的历史故事与传说、人物言行、诸子杂说编纂而成的书。其特点是每一则故事或议论后都引用《诗经》。本书所选,以故事性较强、富有启发意义的章节为限,同时,对于已见于先秦古籍的章节不予入选。
吴淡如的作品以励志、爱情为轴心,坦率讲述人生经验和生命价值观,深爱广大读者的喜爱,如今她已成为台湾青少年、上班族最知心的倾诉对象。 近几年,她一直想让自己深爱的古典文学以读者更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挑灯夜战,执著推出“我的启蒙书”系列丛书,借由流畅易读的文字,使读者悠游在最浪漫的文学世界里。此书便是她的“启蒙书”中的一本。 这本书里选的50首唐宋词,虽是作者个人的偏爱,却也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菁华之作。50首婉约词犹如吴淡如的50次缠绵之旅,读者徜徉于唐宋词的忧伤之径,体验词人的感伤之美。
鲁迅小说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他虽然骨子里透有悲切与彷徨,但始终进行着绝望的反抗——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开掘,使鲁迅小说在卓绝的语言张力和严谨的文章结构之外,显示出灵魂之深;世人从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那里得到震惊和自省时,较少注意鲁迅对“至诚之声”及“温煦之声”的呼唤。而鲁迅散文,这种“个人的文学之尖端”(周作人语)的文字能够帮助读者领会其作品中除国民性批判之外,更为深微的关怀与慈悲。 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重新结集为《鲁迅经典全集》奉献给读。
“千家诗”是“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简称。南宋刘克庄编。问世以来,经历南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影响不断扩大。 “千家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数在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读物。希望在阅读与欣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千家诗》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于记诵,在编排上亦很有特点,因崦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衰,至今仍有其生命力,便在相的注秋以颇为浮浅,时有谬说,故后来的重液压本颇多,此次整理,据通行本加以校勘,注释力求简明,着重解决定词难点,有时也作些串讲,简评或介绍写作背景,或分析思想内涵,或鉴赏艺术特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纳兰容若的词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纵观容若的词风,清新淡雅间又不乏真情实意,虽然多是哀婉抒情之词,但却并不艳俗,反倒是清新脱俗,不流于坊间一些低俗之作,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聂小晴编著的《纳兰词》收录的纳兰容若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书中设有原文、注释、赏析三个栏目,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同时,《纳兰词》还附有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等图片,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千百年来,宋词经久不衰,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本书除了选取词作原典之外,还增加了大量鉴赏之言,有助于读者朋友在浅显的文字中体会词作的深层内涵,领略宋词的无尽风韵,从而再次为中华文化的精深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