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20万余字,凡分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四库学新视角与新材料展开,具体包括四库馆阁之肇建、存藏与修缮,库书的誊抄、撤改及补函,四库馆书籍编纂流程,《四库全书考证》专题研究,四库底本研究,《总目》稿抄本专题研究与考辨等诸多方面,均立足学术前沿,考据信而有征,是一部经过作者熟思审处的四库学研究著作。
明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着录。是编第一卷论书,第二卷论画,中多微理,由其昌于斯事积毕生之力为之,所解悟深也。第三卷分纪游、记事、评诗、评文四子部。四卷亦分子部四,一日杂言上,一日杂言下,皆小品闲文,然多可采;一日楚中随笔,其册封楚王时所作;一日禅悦大旨,乃以李赞为宗。明季士大夫所见,往往如是,不足深诘,视为蜩螗之过耳可矣。
宋赵长卿撰。是集分类编次,凡春景、三卷,夏景一卷,秋景一卷,冬景一卷,总词三卷,拾遗一卷。分隶亦未尽惬也。其词往往瑕瑜互见,并音律亦多不协。然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髓意成吟,多得淡速萧疏之致,故不以一告废之也。
《四库全书总目》是汇集《四库全书》各著录及存目书的提要,由纪昀总汇修订而成。此书问世后影响很大,研究补订者代不乏人。其中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是佼佼者之一。胡氏对《四库全书总目》做了大量的匡谬、补缺工作,他博采群籍,按《四库全书总目》的次序,分别辑录,汇为一编,又对阮元的《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也做了同样的处理。方便读者检阅自己需要的材料。胡氏过世后,王欣夫整理他的遗著,编定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六十卷和《四库全书未收书目提要补正》二十卷。
宋魏庆之编、宋人喜为诗话,裒集成编者至多,庆之书作于度宗时,所录南宋人语较备。庆之书以格法分类,与仔书体例稍殊。其兼采齐己风骚爵格伪本,诡立句律之名,颇失筒择。然采摭既繁,菁华斯寓,固论诗者所必资也。
清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云从字尺木,当涂贡生。 《楚辞》之兴,本由图画而作。后世读其书者,见所征引,自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与凡可喜、可愕之物,无不毕备,咸足以扩耳目而穷幽渺,往往就其兴趣所至,绘之为图。云从始因其章句,广为此图。当时咸推其工妙,为之镌刻流传。原本所有,只以三间大夫、郑詹尹、渔父合绘一图,冠子卷端。及《九歌》为九图, 《天问》为五十四图。而《目录》《凡例》所称《离骚经》《远游》诸图,并已阙佚。 《香草》一图,则自称有志未逮。核之《楚辞》篇什,挂漏良多。皇上特命肉廷诸臣,参考厘订,各为补绘。于是体物摹神,粲然大备。不独原始要终,篇无剩义;而灵均旨趣,亦藉以考见其比兴之原。仰见大圣人游艺观文,意存深速;而云从以绘事之微,荷蒙宸鉴,得为大辖之椎轮,实永被
内容推荐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 全书 。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 北四阁 ;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 南三阁 。
宋唐士耻撰;士耻爵里始末,诸书不载:案《金华志》有灵岩山,山有灵岩寺,为梁刘孝标故宅。其集以灵岩为名,与山相合。集中有《两溪诗》。据《志》即金华之淀溪也。则土趾当为金华人。集中制诰等作,绝无除授姓名。即表、檄、箴、铭、赞、颂诸篇,亦皆拟作。其题自羲、轩以至汉、唐,间取北宋八朝与南渡初年时事。士耻所作,盖即备词科之用也。集久失传,非惟史不着录,即志乘亦不登其姓名。故谈艺诸家,率不之及。今从《永乐大典》内采辑,次为八卷,并其代人之作以类附焉。循诵其文,洽闻弹见,古泽斑然。非南宋末流操臆见,骋空谈者所能望其涯诶,未可以其名不着而忽之也。
《大六壬总归》,明抄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宋郭子晟著,吴东园萍道人介于石校,文中亦简称《壬归》,然其内容较世传本更为完备。是书口门径吐,诸法咸备;类集门要,发其端倪;腕下直书,言简意深;前后呼应,翁然
明袁表、马荧同编、,闽中十子者,一曰福清林鸿,有《膳部集》;一曰长乐陈亮,有《储玉斋集》;一曰长乐高廷礼,有《木天清气集》《啸台集》;一曰闽县王恭,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诸集;一曰闽县唐泰,诗轶不传,散见《善鸣集》中;一圈阅县郑定,有《澹斋集》;一曰永福王傅,有《虚舟集》;一曰闽县王褒,有《养静集》;一飘闽县周元,有《宜秋集》;一曰侯官费元,其集名不传。皆明初人,万麿丙子,表等即高以陈家所藏诸人之诗,选为是集。十人遭集已不尽傅,传者亦不尽可录。此编采撷菁华,存其梗概,犹可以见一时之风气,固宜存以备一格焉。
元杨翮撰。翮字文举,上元人。父刚中,大德间官翰林待制,着有《霜月集》,今已不传。翮初为江浙行省掾,至正中官休宁主簿,历江浙儒学提举,迁太常博士。刚中为时名宿,所学具有原本,当代胜流多与之游。翮承其家训,益镞厉为古文词。故其文章格律,多得自师友见闻,意态波澜,能不失先民矩镬。虽边幅未广,酝酿未深,而法度谨严,视无所师承,徒以才气驰骋者,则相去远矣。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撰。撰录植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此本目录后有“嘉定六年癸酉”字,犹从宋宁宗时本翻雕。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合计之,得二百十篇。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一半以上为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