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荟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于“荟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黻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青囊奥语》为后世伪托唐杨筠松所作的风水堪舆之书,是理气派风水之学的阅读典籍,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择居理念及诸多思想观念,其中《四库全书》所收为其流传范围很广、影响优选的版本。作者刘轶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在《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一书中,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很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万
《〈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所选提要,以渐本《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以殿本《四库全书总目》、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卷端提要为参校本。《〈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共选提要1000则,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文献,二是书未必重要但提要写得精彩者。 《四库全书总目》卷帙浩大,通读为难,作者是为此编撰了《〈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旨在为中等以上的文史爱好者、文科大学生与研究生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相关专家提供研究信息,包括有关作者研究、文本整理与研究的成果。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清代《四库全书》的两种书目之一。《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纪昀等即撰写各书提要,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由于此书篇幅过大,一般人使用不便,纪昀等又压缩删节,不录“存目”,诸书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著录图书3470种。相对于《总目》,《简明目录》要简明扼要许多,篇幅适中,是了解《四库全书》和传统文化的一种工具书。对于一般读者了解祖国文化遗产,能够起知类通方的作用,进而鼓励和指导读者去寻找原著阅读。此次重新整理,用简体字横排,并新编书名、著者两个汉语音序索引,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和查检。本书署名由例由王公大臣领衔,实际编者为大学士纪昀等人。纪昀为清乾隆时期大学者,学问渊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太玄》十卷 雄撰,晋范望注 《文志》雄所序三十八篇, 《太玄》十九。其本《太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分三卷,曰一、二、三太初相。又有首、、、、搞、、、文、挽、、告十一篇,皆以解剥元,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文志》十九篇之已相异。以今本校之,其篇名、篇一一本皆合,固未有脱佚也。 注其者,白以,惟宋衷、最著。至晋望,乃因二家之注,勒一。雄本《易》而作,以家卦,以首彖;以爻,以象,以文文言,以搞、、挽、、告系,以卦,以序卦,以卦,全仿《周易》。古本各自篇,望作注,析元首一篇分冠八十一家之前,析元测一篇分系七百二十九赞之下,始其,至今仍之。
《青囊奥语》为后世伪托唐杨筠松所作的风水堪舆之书,是理气派风水之学的阅读典籍,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择居理念及诸多思想观念,其中《四库全书》所收为其流传范围很广、影响优选的版本。作者刘轶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在《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一书中,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很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倾注毕生心血之作,他至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如他自己所说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以及《孟子集注》。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 《四书章句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