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柳堂集》:所收十余篇论文涉及中古史、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诸方面。其中《论再生缘》是篇重要论著。《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及其补文是其晚年的自传性遗文,对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及作者本人生平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分别收作者生前手定重要论文、序跋数十篇,涉及中古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前书系统论述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 三源流说 ,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讨论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元白诗笺证稿》:对唐
本书分为文献编与经学思想编两部分。文献编部分除一篇撰写目的在重新检讨《四库总目》殿本与浙本的关系之外,其余各篇均在探讨现存于世的各种提要与《四库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与文献价值,试图藉此建立各种提要的先后顺序与《四库总目》稿本的年代系谱,为未来进一步比较各阶段稿本的异同预作张本。经学思想编部分则以探讨《四库总目》定本的经学观为主要目的,藉以了解此书在“汉宋对峙”的核心观念下,如何阐释各种经书讨论的主要问题。
祁彪佳(一六〇二—一六四五),字幼文,又字虎子、宏吉,号世培,自署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等,山阴人。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曾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兼苏松巡按、都察院右食都御史等。明亡,投水殉国。着有《远山堂诗集》《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等。《祁彪佳诗词编年笺校/浙江文丛》对祁彪佳诗词进行编年笺校。诗以国家图书馆藏《远山堂诗集》为底本,校以浙江图书馆藏《远山堂诗集》本、国家图书馆藏《远山堂诗始》本,并参考《祁忠惠公遗集》、祁彪佳日记及《寓山题咏》诸书。词以《祁忠惠公集》为底本,校以惜阴堂丛书本。全书按创作年月编次,并根据祁氏不同时期的出处状态和诗词数量厘为十二卷:前面十一卷分别是未仕候考选作、闽中司理作、外服乡居作、越中胜游作、晋京旅次作、居京候铨作、御史任上作、辞归山居作(析
吴嘉紀(1618—1684)是明末清初遺民詩人,其詩幽澹似陶潛,沉痛似杜甫,孤峭嚴冷似孟郊、賈島,清人卓爾堪稱其為“海內大家”。本書以清道光間泰州夏氏刻本為底本,會校諸本,並據周亮工賴古堂刻《陋軒詩》等增補九十二首,逐篇校勘、箋釋,儘量考訂寫作年月。書末附錄《吴嘉紀手札序贊輯佚》《陋軒詩序跋題記》《吴嘉紀事蹟輯存》《諸家品題評論輯存》等七種及《吴嘉紀年表》一種。全書資料豐贍,箋校嚴謹,堪稱研讀吴嘉紀作品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