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共收录先秦至六朝有代表性的诗文七百多篇。唐代李善的《文选注》是和《文选》一书不可分割的集大成的著作,不仅有助于理解词义典故,并且为文字训诂和校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此书以清嘉庆胡克家复刻南宋淳熙尤袤刊本最为通行。现据以校点整理。此为全新升级版本,特为胡克家《文选考异》各校勘条目编号,于正文相应位置植入校码。书后附篇名、著者索引,极便读者使用。
《苏东坡全集》是苏东坡诗、词、文及学术著作等所有作品的汇编,包括正编十一种:1.《苏轼诗集》;2.《苏轼词集》;3.《苏轼文集》;4.《苏氏易传》;5.《东坡书传》;6.《论语说》;7.《东坡志林》;8.《仇池笔记》;9.《东坡手泽》;10.《艾子杂说》;11.《苏沈良方》。附编七种:1.《历代地理指掌图》;2.《物类相感志》;3.《调谑编》;4.《格物初谈》;5.《杂纂二续》;6.《渔樵闲话录》; 7.《问答录》。本书是在四川大学著名学者曾枣庄、舒大刚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所研究人员负责点校的《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的基础上修订汇编而成,出版后将成为市面上收录苏东坡作品最为全面丰富的苏东坡全集。
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三袁”中声名最为卓著。其人性情洒脱,钟情山水,同时又精明强干,为官清廉公正,颇有政声。他主张诗要从“自己胸臆流出”,要有性灵、趣味、新奇,提倡向民歌学习,其诗本色尖新,浅近俚俗,在明代诗歌专事模拟的风气下,令人耳目一新。《袁宏道集笺校》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也根据套书统一重新编排,较老版更为美观悦目。
内容介绍 它是一部在中国失传1300多年的书,但它却始终牵动着一群人为它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它是一部被中国政治界和文化界称为古秘笈的书,一多年来,许多人知道它的名字,却因为难得一见而抱憾终生。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 。 《群书治要》,又名《群书理要》。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告诉魏征,他要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唐,苦于无从着手,魏征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应该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找智慧。于是,李世民下旨,让魏征组织一个班子,将先贤的著作中,对治理国家有用的,编辑成一部书,以便他随时阅读学习。魏征就开始了编辑工作,他组织的编辑班子中,有萧德言、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都是才高八斗、学贯古今的人物。 这套书从先贤的一四多部书,八.九多卷中,拣选出了六十五部书,五十卷的经文,等于是五十言的经文。而所有会
宋刻《玉篇》原本, 无足本流传。流传较广者是清代泽存堂翻刻本,然错讹较多,校改甚多。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一部宋刻递修本《玉篇》,据其版式,当是南宋宁宗前后刻本,为海内孤本,未见单行者。《玉篇》是继《说文》之后 为重要的字数,也是 部楷书字典。《玉篇》可分为“原本玉篇”和“今本玉篇”两种,“原本玉篇”为抄本残本。一般指的《玉篇》即经过宋代增广修订的“今本玉篇”,而 多为元代改版的本子,宋本只有残本流传。今师顾堂获得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授权,将此本影印行世。
《浙江山川古迹记》,清杭世骏辑,现藏 图书馆,钞本,六卷,八册,无格。前有杭世骏自序、章钰跋和唐翰题跋。此书是关于浙江山川古迹历史记载的一个总结性资料汇编。 《浙江山川古迹记》征引材料宏富,对 考察浙江的地方文献很有帮助;抄写精工,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
...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是 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主编, 汇集了 众多高校学者参与其中。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出版 辑六册与第二辑八册,共收录相关文献五十余种。第三辑遴选收录明清时期传教士汉籍文献13种,其中《神鬼正纪》《日晷图法》等多种重要文献为 整理出版:高一志《神鬼正纪》一书,该书是明清时期传教士 完整介绍天使论,并与中国本土神鬼思想进行对话的著作,以往学界关注不多,此次予以整理出版;庞迪我述、孙元化译的《日晷图法》,是明清时期对日晷作法介绍 为全面的著作,此前均以抄本存在,此次整理者历时数载,搜集到 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四种抄本,参酌考证整理而成,希望此书 整理本的出版能够引起学界关注。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
该书尽可能地汇辑了叶氏现存著述,并精选底本,详加校勘,包括:遐庵汇稿、矩园余墨、遐庵谈艺录、太平洋会议与梁士诒(以上为专书);诗汇编、词汇编、函电补编、文章演讲 补编、对联补编、史料补编、附录几个部分。
《成都文类》是南宋庆元年间四川安抚制度使袁说友编纂的一部有关成都诗文的分类纂次的总集,共五十卷。所收作品上起西汉,下至宋孝宗淳熙年间,共一千余篇,内容则为历代文人对蜀中尤其是成都山川风物、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的咏赞。此书搜采范围颇为广泛,保存了大量当时所能见到的珍贵资料,其涉及范围遍及全蜀,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本书所选一百位湘籍名人,几乎都是传承湖湘文化的精英人物。他们所写信件、文稿,或引经据典,或文白夹用;其书写或草、行、篆、正揉为一体,或狂草连篇,这也反映出湖湘名人渊博的常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历代赋汇》是迄今为止辑录先秦至明代赋作最为完备的赋体作品总集。此次选用康熙殿本为工作底本,以俞樾双梧楼书屋本为主要校本,并对原书所收赋作进行辑补与辨伪。力争为研究者提供一本校勘精良且使用方便的文本。
傅增湘先生校讎古籍約一萬六千卷,其據校勘所得,對自藏或所經眼善本撰爲跋文,詳述學術淵源、版本源流、文字得失、流傳經過,以《藏園群書題記》爲題,先後匯爲初集、續集、三集。本書爲傅氏裔孫傅熹年先生校訂《藏園群書題記》初集、續集、三集各跋,按四部分類重新編排,參考《北京圖書館善本目錄》分類,酌情調整省並,共計五百八十篇題跋,編爲二十卷,並附《雙監樓藏書雜詠》以及有關古籍版本、藏書家故實、近代重要古籍刊傳等情況的序記雜文等二十二篇。
本《知止斋存稿》为周良宵学术研究论集,共收录其各个时期作品40余篇,内容涵盖蒙古史、元史、宋史、辽史、明史等,体裁包括学术论文、文献整理、序跋书评。作者研究功力深厚,语言精要而颇具文采, 特色,很有学术价值。
...
《山海经》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公认是一部奇书,集地理志、博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该书开创了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神奇多姿,形象生动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山海经古彩图套装》,收录了两幅与《山海经》有关的古彩画。一幅是明代《山海百灵》图卷(签题:唐胡瓌《蕃兽图》)。此卷绘于明代,现藏于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该画长744厘米*高34.5厘米。另一幅是日本江户时期的《怪奇鸟兽图卷》,其作者为日本画家,具体作者不详。卷中描绘《山海经》中所介绍的怪禽异兽共七十六种,分为:鸟类三十种,兽类四十六种,每种形象皆附有题名和草书简单介绍。此画现藏于日本成城大学图书馆。该画长1312厘米*高27.5厘米。 《山海经古彩图套装》以经折装的形式呈现,再现了《山海经》古图的古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