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地方,其实未必真了解。我们真的了解香港吗?匆匆旺角,匆匆中环,匆匆九龙,匆匆铜锣湾,那就是香港?不,本书作者刘克襄告诉你:起码有四分之三的香港,你是陌生的。 作者以自己的行走和眼光,向读者展示出香港独特的很多不为人知的山野田园风光。 此书不仅仅是一本在香港穿村行山的指南书,也不仅仅是一本辨识香港花鸟虫木的风物志,它还是一本展示当代都市人走向生态文明,走向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路线图和珍藏香港山山水水人文地理的纪念册。
《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通过对国画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如钱选、石涛、倪瓒、八大、马远、陈洪绶、夏圭、法常等画家及其画作的介绍,将这些国画作者的人生经历、境界和追求揭示出来,同时在介绍过程中将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读来颇令人感怀。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地方,其实未必真了解。我们真的了解香港吗?匆匆旺角,匆匆中环,匆匆九龙,匆匆铜锣湾,那就是香港?不,本书作者刘克襄告诉你:起码有四分之三的香港,你是陌生的。 作者以自己的行走和眼光,向读者展示出香港独特的很多不为人知的山野田园风光。 此书不仅仅是一本在香港穿村行山的指南书,也不仅仅是一本辨识香港花鸟虫木的风物志,它还是一本展示当代都市人走向生态文明,走向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路线图和珍藏香港山山水水人文地理的纪念册。
《文明的变迁——巴黎1896寻找李鸿章(精)》作者边芹怀着一种别样的情绪重走李鸿章的旅法之行,找寻李鸿章留下的足迹。这是两个人的旅行,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有活着的人的现实,死去的人有死去的人的历史,现实与历史的碰撞让人害怕。怎么能保证这个世界不与人们对它的叙述混淆在一起?时隔百年的两次旅行能把这一切牵到哪里? 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旅行,作者结合一些中国社会的现象和心理,警醒世人。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被多少假正义卷裹,让善变成做作和模仿。模仿得很像的民族很先毁灭。
《乡愁永新》是本图文并茂的摄影艺术画册,作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永新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记录着巨变中那些独特的民间文化符号。乡愁中,透过诸如编织斗笠、手工榨油等传统技艺,我们看到“民间手艺”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
《语丝(增订本)》是作者英国游后的文字纪录。这里收集的几篇东西,除了是关于的,就是与有关的牛津、海德堡以及与有血浓于水的关系的美国麻省的。《语丝(增订本)》文字轻松,不严肃。像是游记或小品文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