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京西古道已然成为门头沟区一张金色的文化名片,在实践过程中,愈加发挥显示其文化张力与价值魅力。 本书以人文视觉、文化审美的叙事角度,通过时空感、历 史感、生命感、价值感强化调动,来展现京西古道文化魅力,强调古道文化审美体验。展示了京西古道的起源、演变及其历史文化,阐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并对古道文化的发展及利用进行了有益探讨。书中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卓尔不群,使人耳目一新,油然而生前往踏勘体验之念。
浙江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本书简要描写浙江浦江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还有即席讲述的反映当地文化风俗的自然话语,具有十分珍贵的方言语料价值,所有方言文化的内容均有对应的方言转写及普通话译文,同时还以二维码方式附有音频及视频。
李维菁著的《生活是甜蜜》介绍:徐锦文,一个渴望仰望艺术世界的女子,两手空空闯进艺术圈,光靠飞蛾扑火的 冲向幻象之光。而她不是创作者,想献身给艺术之光,却无路可去,于是献身给艺术的代理人,绕路而行。锦文在那个圈子的生态链中位居弱者,内心充斥自觉位阶低一层的愤愤,时间久了,她也学会了用品位的势利来打人耳光。而爱情的憧憬好似淡红色流质,在她身边流淌。 她私心幻想的还是被爱情拯救、受豢养的美丽女人。这样的女人,没有一世荣华,也不会万古流芳。 但,弃鬼之身也得活完一遭。她的骨骼、肌肉、筋脉、血管、毛发,曾经那样饱张精血充满气力,飞向就在眼前的盛大太阳。
本书为庆祝中山大学建校90周年,也是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成立25周年而作的纪念文集。通过“红灰情深”、“生活追忆”、“同窗情深”、“岭南人”、“康乐物语”等几个部分来还原当年的岭南大学,记录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真实的回忆了“岭南时代”的校友、子弟们的童年记忆和师长们的珍贵往事。
多彩的民间艺术,点染一个缤纷的大岭南。岭南民间文艺是岭南人民大众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艺术,涉及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民间手工艺,博大精深。本书展示了其中的说唱、舞蹈和手工艺部分,这些代表了岭南文艺中 活力、 灿烂多姿的民间艺术, 值得大家读一读、看一看。
徐霞客(1587——1641),明末江阴高士,被授予“华夏游圣”“近代地理学鼻祖”等桂冠,是具有 影响的江苏历史文化名人。他曾留下游记手稿若干,经历代整理发掘与研究发现,《徐霞客游记》终于成为中华经典之作。本书从梧塍徐氏、胜水奇人、壮游天下、科学考察、文化传承、悲壮东归、游记沉浮七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徐霞客的生平及贡献,生动呈现这位千古奇人对人类文化提供的创造性精神财富和原创性科学发现,令大众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些历史年代、历史事件以及与历史传闻相关的人物、活动及文学作品等内容。忘记历史就无法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对于历史中所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努力去改正。 中吉两国人民互为友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我们应该保护悠久的历史,了解古老的民族精神。为什么在艰难的岁月里,两国的领导人总能团结一致,共同迎接挑战,并且最终战胜困难?在这本书中也列举了相关事例。我们还记叙了两国人民在文化、传统方面的相似之处。“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中吉两国要更加团结……古老的民族智慧并没有消失,它仍然陪伴着我们。 《新疆纪行》涉及了古今历史、艰苦岁月、民族史诗、重大事件以及我们的当代生活,还有我们认识的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旅行家等等……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东西。只有触及他们,
多彩的民间艺术,点染一个缤纷的大岭南。岭南民间文艺是岭南人民大众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艺术,涉及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民间手工艺,博大精深。本书展示了其中的说唱、舞蹈和手工艺部分,这些代表了岭南文艺中 活力、 灿烂多姿的民间艺术, 值得大家读一读、看一看。
所谓“画像石”,即在一些巨大的石板上所镌刻的图画,主要见于石椁、石墓、石祠等,是伴随着厚葬风气而出现的。当时一些富商大贾及中小官吏在丧葬中以石板代替木椁,以石板上的刻画代替漆棺或悬挂的帛画。后来拓印技术发展起来,人们将石板上的画面用墨捶拓下来,通称为“拓片”,实际上就是人类 早的“拓印版画”,比“木刻版画”要早,因而成为中国美术 重要的一章。本书主要介绍徐州地区的画像石,其出现和流行的时代是西汉中期至东汉大约300年,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既包括现在的徐州地区,也包括周围的若干县。
丰德园,位于上海嘉定嘉宝片林(嘉定北部生态绿廊)中,四面环水,得天独厚。作为今人造园的尝试,它与秋霞圃、汇龙潭(孔庙)、古猗园等嘉定历史名园源远流长。本书以丰德园的造园叙事,讲述古典园林艺术的叠山、理水、花木、建筑之美,由此回望嘉定秋霞圃、汇龙潭、古猗园、州桥、老城区、安师等人与事,呈现出本土文化生命的生生不息。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内的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 、规模 、保存 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朝天宫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书详细梳理了朝天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文化名人等信息,使得读者可以对朝天宫这一江苏文化符号有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