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缘,有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罗布泊。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片荒原上爆炸成功。此后,罗布泊的上空又升腾起氢弹和地爆的烟云。这里是中国核武器试验的基地
本书精选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对现代教育者和为人父母者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活的样子。当一个人,能够在历尽千帆之后,依然做到童心未泯,始终不渝地去生活,那么,他内心映照出的世界将温柔如初。《万般滋味都是生活(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集)》全面收录《渐》《大
著名诗人金波曾言,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母乳。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童谣的启蒙作用在于“美听”的愉悦、语感的体验和趣味的培养。同时,童谣又是儿童认识世界、阅读世界的最初“风向标”。孩子们通过童谣的诵唱和口
面对恐惧,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求某种能给自己带来确定感以及彻底的安全感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自己建立了各种意向,以充当安全的围墙。许多人乐此不疲地追求所谓的安全感,最终沦为它的奴隶。在本书中,克里
春归晏印特签版,江苏文艺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藤萝为枝 原价 ¥69.80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出版时间 2022-05-01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为社会产业链中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人才则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目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增设文化产业专业;文化产业课程也正在飞速地开展起来。 为适应和满足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开展文化产业课程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文化产业基础》教材。它具有如下特点: ①该书是目前本也是的一本高职高专层次适用的文化产业专业教材;②汇集了的研究成果;③体系完备,内容深入浅出;④编写体例创新,便于教学。
《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讲述:2014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3387.7亿元,比2013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3.36%。 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4.3亿元,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达4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0.5亿元,博客达33.2亿元,在线音乐达52.4亿元,网络动漫达38亿元,移动出版(手机彩铃、铃音、移动游戏等)达784.9亿元,网络游戏达869.4亿元,互联网广告达1540亿元。
本书立足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进程,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为时代背景,以创新为着眼点,对文化产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聚焦文化改革,着眼文化市场,面向文化实践,通过多元工具,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富于资源禀赋和特色的地区进行了充分调研,对文化产业发展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建设、文化产业的治理路径、文化产业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探讨。本书从文化产业新战略、文化产业新市场、文化产业新创造、文化产业新融合、文化产业新标准、文化产业新企业、文化产业新视野和文化产业新调查八个维度,对中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全景式深入剖析,在较高起点对
《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研究》全面介绍艺术设计创意产业产业,包括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与产业范围,创意的生成和产业化路径,创意产业的组织实施,产品的价值特点与销售,艺术设计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经营战略等。
李思屈等著的这本《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研究以实现文化产业综合效益的政策评估为目标,以产业经济的逻辑基点为入口,进而追求包含社会文化等公益因素,为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与文化事业政策研究留下接口。本书采用的“3P模型”,是基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一种指标体系,同时又吸收了欧美“创意指数”的基本思想,以求与国际学术思想的研究模型接轨,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
本书收录的是2013年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的嘉宾演讲和对话,主要内容和观点涵盖以下领域: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文化软实力与美丽中国;特色文化城市与创意驱动力;数字出版与未来阅读;创意战略与文化影响力;百年文创力——两岸文化产业案例经典;文化内容跨界融合——新媒体、新业态、新趋势;三山五园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文化复兴。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前沿观点,而且结集了经典案例解析,有助于文化产业从业者了解的产业动态和行业趋势。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子活动海峡两岸客家论坛于2012年11月23(星期五)下午在嘉应学院举行,该次论坛是沟通世界客家宗亲,连结两岸客家根脉,响应广东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建设幸福广东,树立梅洲“客都”品牌,推动客家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接客家文化与经济工作的重要活动。
本书是在当下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订原则、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发展趋向、调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开展的专题研究。一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策进行梳理,对其发挥的历史作用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整体设计,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制订提供决策参考。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文化产业概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具有主干基础课程的性质。《中国文化产业概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理论教材,能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基本知识、发展状况,了解电子网络、文化出版、影视演艺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整合文化资源、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的经验和方法,掌握研究上述问题的研究前沿和研究方法,也能够通过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各文化传播媒体、中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服务。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研究》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出发,详细列举了我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系统梳理了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中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认为现实管制型的文化体制以及不彻底的财政分权体制是造成农村公共文化物品非均等化和低效供给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并指出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的转变与构建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制度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以中央与地方政府文化服务事权与财杈的合理划分为基础,也需要采取具有多元竞争并存特征的多元供给模式,更依赖于包括农民文化需要满意度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书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创意经济项目总监埃德娜·多斯桑托斯亲自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作者花建为国际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研究领域的学者,在全球长期跟踪研究,承担过20多个国家和部委省市院重点课题。先后承担成都、上海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报告的撰写,并亲赴联合国进行陈述,获得圆满成功:曾荣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学术贡献奖”等多个重大奖项。此书为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晶。《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从创意集群到文化空间)》大量采用手资料,从美国沙漠创意小城圣达菲、英国文学之都爱丁堡、日本设计之都名古屋到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融入实地调研的丰富案例。全书文笔流畅,插图精美,包括全球主要文化产业集群分布图等,为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世界文化产业”丛书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于2004年初开始组织外专家、学者编写,目的是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一个瞭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和实证。该丛书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内容涉及出版业、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音像业、广告业、演艺业、网络业等方面,资料翔实,数据丰富,历史与现实衔接,宏观与微观兼具,亦述亦评,饶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