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3折-4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代表性项目卷(上、下)
    •   ( 670 条评论 )
    • 冯骥才 主编 /2015-05-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 1200 余条,总字数约 100 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 2006 年、 2008 年、 2011 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共计 1219 项 )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 311 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

    • ¥248 ¥620 折扣:4折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
    •   ( 487 条评论 )
    • 冯骥才 主编 /2015-05-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160 ¥400 折扣:4折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史诗卷
    •   ( 337 条评论 )
    • 冯骥才 总主编 /2015-05-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格萨(斯)尔》、《江格尔》和《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 三大史诗 。其中《格萨(斯)尔》于 2009 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 非遗 代表作名录。三大史诗是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 百科全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史诗卷》内容涉及人物、社会、经济、宗教、民俗、艺术、语言、生态等。共计 95 万字, 200 余幅图片。本书的出版使 三大史诗 这一我国多民族文化的 百科全书 和 民族文化标本的展览馆 能够向读者展示其 百科全书 的真正面目。本书不仅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而且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三个部

    • ¥168 ¥420 折扣:4折
    • DK图解世界文化遗产 : 古今中外的各国国宝
    •   ( 2 条评论 )
    • 英国DK出版社 /2024-01-01/ 华中科技大学
    • 纵观42000 年人类文明史,横跨世界七大洲,展示200 余件无可比拟的文化遗产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文化瑰宝,它们承载着人类的信仰、威望和 工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的骄傲。 从失传千年的古代珍宝到万众瞩目的现代杰作,本书精选200 件以上的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它们如珍珠般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之中。书中那些珍贵的图片和精彩的故事,让这些瑰宝重又生动起来,向我们展露它们的美与技艺,以及或许已被历史掩盖的真正蕴意。

    • ¥116.22 ¥298 折扣:3.9折
    • 中国的世界遗产图集中英文对照
    •   ( 0 条评论 )
    • /2004-05-01/ 九州出版社
    • 这是一套供公共场所橱窗展览用的图片。全套共120张,幅面300mm*230mm,包括中国现有29项世界遗产,共计231幅图片,全彩色精印,每图均配有简明的说明。展出时若按上下的两层排列,图幅之间相距10厘米,展线约长25米;如按上中下三层排列,展线约长16.5米。图片说明另纸印刷,剪裁后贴于图片之下即可。图片说明为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可同时并用,也可以分开使用,用户可根据不同情况决定。 本套展览图片可供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宾馆及其他公共场所展出,同时它备有精美的封套,也可供收藏或作为礼品馈赠。

    • ¥142.1 ¥414.3 折扣:3.4折
    • 壮族铜鼓习俗【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黄文富 著 /2013-08-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打击式乐器中的一种,集重器、神器、乐器、礼器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始期约在春秋时代,最初的形态来源于炊具铜釜。当代壮族铜鼓习俗的分布以红水河流域为核心,集中分布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天峨县、南丹县、巴马县、凤山县、大化县和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及与广西毗邻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壮族聚居地区。壮族铜鼓习俗内容十分丰富,有铸造习俗、使用习俗、歌舞习俗、传承习俗等多种类型;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包括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神话传说等艺术内容;主要以建筑活动、婚恋嫁娶、丧葬祭祖、节日庆典等具体文化时空为载体;具有娱神、镇邪、娱人、礼人和象征权力地位、财富等民俗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之传承保护应加强

    • ¥256.2 ¥664.94 折扣:3.9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王文章 主编 /2008-09-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则从保护方法的操作性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多视解的总结和探讨。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是科学地普查。为有效促进这项普查乃至研究、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2007年6月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东吴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积极献出自己的学术智慧,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不仅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作了回顾,还介绍了此项工作的日本经验。专家们指出,21世纪开始的这次“非物质文化”概念下的调查工作,应该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追踪调查并有所突破,即继往开来。为达此目的,要田野考察先行。专家们的讨论阐发,不仅论及

    • ¥462.08 ¥1155 折扣:4折
    • 新叶村【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秋香,陈志华 /2011-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新叶村位于浙江建德市,宋代始建,迄今已历经800年风雨。新叶村是「叶姓」血缘村落,历代以农耕为主,耕读传家,为浙西地区典型的农耕文化村落。目前村中仍旧保留着早期的村落格局、街巷,还有不少明代以来建造的住宅、祠堂、宝塔、庙宇、书院和文昌阁,成为玉华叶氏繁荣的佐证。目前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述说着这个宗族从一支一派到多支多派发展的全过程,述说着宗族制度的牢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可以从文峰塔、文昌阁、书院以及许多大宅的书房中看到;农耕生活和相应的文化也可在土地祠、玉泉寺之类建筑物中找到遗迹。最有趣味的是,这个家族从元末明初的兴起到明末清初开始的衰落,整个的历史过程也都在不同时期构建的房舍和聚落规划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此完整的血缘聚落建筑群,如此众多的建筑类型,如此丰富的人文信息,为新叶村

    • ¥144 ¥360 折扣:4折
    • 中国 早的历史空间舞台:甲骨文地名体系概述【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马保春,宋久成 著 /2013-01-0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以地名学的眼光关注甲骨文中的地理资料,是一本系统利用甲骨文资料进行地名研究的专著。通过对地名的追溯和研究,可以获取早期地理面貌的梗概。本书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地名研究简史、甲骨文地名的确定及其词法构成、分类与等级划分等内容,重点利用甲骨和金文资料分析甲骨文中的区域地名、都邑与普通地名、场所地名、自然地貌、经济地理地名、现今仍在使用或与现今地名有密切联系的甲骨文地名。书后录前人所绘与甲骨文地名相关的部分地图。

    • ¥128 ¥320 折扣:4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浙江师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编 /2009-06-0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2辑)。全书分为特稿、域外动态、非遗理论研究、非遗个案研究、民间文化和田野调查六大部分,主要探讨了韩国传统艺能的传承现况及其反思;韩国文化财制度和生活文化的记录文化财厅和民俗博物馆记录工作的考察;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思考;嵊州竹编的生存现状调查及对其振兴发展的一点思考;昆曲艺术在苏州的传承与传播以“清曲社”、“清曲”为例等内容。

    • ¥144 ¥360 折扣:4折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妙手华章:潮汕建筑与嵌瓷【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谢奕峰 /2013-07-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谢奕锋编著的《妙手华章潮汕建筑与嵌瓷》 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潮汕建筑与嵌瓷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 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潮汕建筑与嵌瓷形态。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 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 读者从《妙手华章潮汕建筑与嵌瓷》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 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精 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我们仿佛听到南粤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故乡 。

    • ¥479.98 ¥1200 折扣:4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美:传统首饰【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贾玺增,程晓英 /2015-04-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第二辑):传统首饰》是面向大众和世界介绍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读本,精选了中国最有代表性、视觉美感的民间传统造型艺术品类,以图文并举的方式解读作品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民风习俗、工艺流程与美学特色等。《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第二辑):传统首饰》具体介绍的是中国传统首饰。

    • ¥217.6 ¥544 折扣:4折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刘三姐歌谣【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黄桂秋,曹俏萍 编著 /2013-05-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壮族民间认为,兴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所至,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富集的代表性地区,在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歌谣文化,宜州也被人们认同是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序列的完整性、歌谣种类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传播的广泛性与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于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结合“刘三姐歌谣”独具的特点,从刘三姐歌谣的历史渊源、形式内容、文化内涵、美学价值、传承保护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和介绍。文字力求做到学术性与资料性相统一,可读性与美观性相统一,系统性与检索性相统一,知识性与新颖性相统一。此外,各章节还

    • ¥219.2 ¥548 折扣:4折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壮族铜鼓习俗【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黄文富 著 /2013-08-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打击式乐器中的一种,集重器、神器、乐器、礼器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始期约在春秋时代,最初的形态来源于炊具铜釜。当代壮族铜鼓习俗的分布以红水河流域为核心,集中分布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天峨县、南丹县、巴马县、凤山县、大化县和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及与广西毗邻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壮族聚居地区。壮族铜鼓习俗内容十分丰富,有铸造习俗、使用习俗、歌舞习俗、传承习俗等多种类型;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包括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神话传说等艺术内容;主要以建筑活动、婚恋嫁娶、丧葬祭祖、节日庆典等具体文化时空为载体;具有娱神、镇邪、娱人、礼人和象征权力地位、财富等民俗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之传承保护应加强

    • ¥224.48 ¥561 折扣: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