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事件在美国如何被描述和纪念,从战后年代的低调处理,到1990年代的 大屠杀热 ,反映出不同时代中,集体记忆如何因变化的风气以及当前需要被设计和修改,而族群谋求生存的主题贯穿其中。作者对人们不假思索接受的观点提出反思,关注其对道德实践的影响,强调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从传说的猫妖,到身负重任的 驱鼠大将 ,再到家庭中的 喵星人 ,猫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变化,是近现代史的一面镜子。 猫的近现代,是猫终于成为猫的时代。人们不再心怀畏惧,将猫视为妖怪或神明,也不再用忠义等道德准则去评判它们。然而近代化又让人们以 是否有用 去衡量它们,大肆饲养与大肆捕杀反复上演。直到20世纪中后期,猫终于开始以自身的形象成为人们刻画、消费的对象, 猫热潮 到来。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的空洞化,凸显了猫在陪伴方面的无可取代,猫成为家庭一员。 猫的近现代,是近现代社会的延伸。猫不会说话,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本质上无法理解猫的幸福,要经常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行为,否则就变成一种自我满足。猫的幸福只有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也同样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进行了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 世纪大审判 。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A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作为人类社会的宝贵遗产,东京审判对以后国际法的发展、对追究 反和平罪 与 反人道罪 的国际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各国学术界从法学、史学、国际关系学等方面对东京审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东京审判的影响不限于学术界,也受到了各各方面的瞩目 法庭筹建经历了怎样的政策指导和起步准备? 法庭管辖权之争如何成为延烧至今的法律大辩论? 能否对发动战争的领导、策划和实施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东京审判留给后世哪些遗产? 本书做了要而不繁的介绍。
中世纪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中世纪是理解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 的思想试炼场。继《西方史纲》《罗马史纲》之后,李筠再次变换写作构思和手法,以20年的学术功底,精心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异彩纷呈的中世纪博物馆。走进这座新颖的博物馆,“维京人”“骑士”“女巫”“炼金术”“黑死病”迎面袭来,李筠用这些zui典型也zui有趣的中世纪话题帮读者建立起中世纪的初步印象。而后,李筠用“帝国”“教会”“王国”“大学”“城市”五个专题展室,向读者系统地展示了中世纪诸多脉络的独特演化,精彩地呈现了人类历 zui壮观的多元时代,有力地揭示了现代世界从中世纪脱胎而来的历史逻辑,同时细腻地与读者一起品味从“混乱”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历史智慧。
本书的作者吉安·波拉西奥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自然的态度来看待死亡,正如我们把出生当作一件自然的事情。将非必要的、可能引起过多痛苦和副作用的措施减少到 限度,我们才能走好生命的 一公里。从我们都是有死者的角度来观照我们的生活、调整我们的价值观。 为此,波拉西奥着重介绍了诞生自英国,至今仍然 年轻的“安宁疗护医学”(Palliativmedizin)。他指出,安宁疗护团队的作用,就是在生命的终点,陪伴患者走好生命的 一公里,还生命以应有的尊严。 随着全世界,尤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老人和病人需要长期护理、安宁护理和临终关怀;越来越多的子女和家属关心这些问题, 需要这方面的指导。本书基于医学事实,又 了医学领域,关注的是跨学科的领域,提出了很多具有启迪性、适应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的具体观
这本《希特勒末日记》(TheLastDaysofHitler),作者为H.R.特雷弗·罗珀(H.R.Trevor-Roper)原为英国情报官,曾受命揭露希特勒末日所犯罪行的任务,因此接触了大量的手资料。在书中,他采用了活的材料来书写历史,内容翔实、文笔生动,不仅对于史学家研究末日中的希特勒是十分珍贵的史料,而且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也是非常有趣的历史读物。
二战期间,《纽约时报》走向全世界的160多名战争记者,全面地报道了这场大战。“《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丛书由屡获殊荣的二战史 学者理查德·奥弗里亲手挑选,从 到英勇将军,从铁血战场到平凡士兵,以 现场感带领读者感受所有的战役、政治和个人故事,堪称一部宏伟的史诗。本丛书以时间为序,共4册:《叛逆的帝国》:发端于1919年的战争前史,至1940年12月沙漠反击战。 《对峙与博弈》:1941年1月攻克拜尔迪耶,至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 《染血的勋章》:1943年1月德军发动潜艇战,至1944年9月英军撤出阿纳姆。 《和平的进击》:1944年10月华沙起义失败,至收笔于1948年的战争后史。
上野千鹤子回答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 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切身的建议,让男女两性都可以 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本书中,大卫·安德烈斯震撼发声:是法国的农民阶层让1789 年的大革命取得胜利,并捍卫了 终成果。长期以来,人们谈到这场革命时,眼中只有法国贵族、精英与市民阶层,但事实上,农民阶层的抗争惠及的人群 广、影响范围 大。史学著作用 多篇幅来讲述罗伯斯庇尔、丹顿、拿破仑的故事,却忽略了这场革命中率先揭竿而起的法国农民,忽略了他们在拼死捍卫自己的政治权利与底层人民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良知、勤奋踏实的乡村世界,展现了身处这个世界的人们是如何奋力捍卫自己的生活,并为后代、为集体而努力的。
自从公元前27年建立元首制之后,一直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再没有陷入长时间内战,境内相对安宁。然而,罗马人首先是征服者、帝国主义者,用武力夺取了一个从东部的幼发拉底河一直延伸到西部的大西洋海岸的庞大帝国。他们制造的和平是由军力和统治带来的,而不是与邻国共存。罗马人咄咄逼人,冷酷无情,在他们创建帝国的过程中,数百万人死亡或被奴役。 但罗马和平是真实存在的,不仅仅是皇帝们的夸耀。帝国的一些地区在很多代人的时间里再未经历过重大战争。那么,罗马和平到底是什么,对那些被罗马人统治的人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呢? 备受赞誉的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讲述了帝国创建的故事,揭示了罗马人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开始控制世界上这么多地方的,并询问罗马和平的良好形象是否属实。通过作者全面的讲述,我们得以对罗马和平的
《全球通史21:城市的进程》为该丛书中的一册,供广大喜欢历史的朋友阅读。从史前文明到20世纪,从国家之间的战争到家庭生活的变迁,纵横交错之间,过去的历史回到我们身边,看似触手可及,读来厚重深远。《全球通史》的责任编辑说,职业生涯中能遇到这样的书是幸福的。美术编辑说,一生中永远忘不了这些精彩的图片。他们预言:这套书会让中国的作者知道,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这套书会让中国的读者知道,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好读。
15世纪以来,欧洲航海家一次次向南太平洋出发,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也为了一圆冒险之梦,未知的南太平洋上,风雨骇人;难卜的征旅中,命运在招手......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的真相 硝烟弥漫的20 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 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见死不救,让不得不豪赌朝鲜…… 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 多年,耗时10 余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后之作——《□寒冷的冬天》。为创作本书,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100多位散布在美国各个角落的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 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很残酷。哈伯斯塔姆通过其独特的视角、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二战”之
本书中,大卫·安德烈斯震撼发声:是法国的农民阶层让1789 年的大革命取得胜利,并捍卫了 终成果。 长期以来,人们谈到这场革命时,眼中只有法国贵族、精英与市民阶层,但事实上,农民阶层的抗争惠及的人群 广、影响范围 大。史学著作用 多篇幅来讲述罗伯斯庇尔、丹顿、拿破仑的故事,却忽略了这场革命中率先揭竿而起的法国农民,忽略了他们在拼死捍卫自己的政治权利与底层人民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良知、勤奋踏实的乡村世界,展现了身处这个世界的人们是如何奋力捍卫自己的生活,并为后代、为集体而努力的。
年龄歧视在女权主义研究中一直未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本书通过对现当代北美及英国女作家们代表作品的分析,揭示了老龄化社会中对老年妇女的种种歧视及其造成的可怕后果,剖析了这种耻感文化产生的根源,以期唤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本书从日本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视角出发,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评析 日本研究,特别是欧美英语学界的日本研究。书稿分为三个部分,共19个篇章: 部分为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关注译介,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 出版的 日本研究译著,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究其第三方镜鉴的意义。第三部分为书稿的主体,聚焦 日本研究经典作品析论。书目的甄选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量:其一,作品本身具有较高质量,在 学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目共睹;其二,中国 对其关注或了解相对较少,或在日美等不同学界境遇迥然,值得探究其背后的褒贬臧否;其三,作品反映出较强的典型性和样本意义,能够尝鼎一脔,透视不同学科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学术风格。在行文中,着意以下几点。首先,“以点带面”,以一部作品为借力点或切入口,进而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或某一类主题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