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史 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出发,选取20世纪较有名气,且在自己所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选取他们以历史顺序写作,且篇幅相对短的作品。这些作品由于产生时代的特殊性,不仅具有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展示出20世纪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与思考。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波斯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先后与希腊、阿拉伯、蒙古等多个文明发生碰撞与交流,近代以来又多次发生激烈的变革。作者从波斯文明自身的视角出发,将文学与政治交织,文化与社会相融,既展现了“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流露出“蔷薇”下的温婉柔情。伊朗左右着中东的天平,中东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是一部文明冲突与更迭的历史,从古代波斯到现代伊朗,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本书里栩栩如生。
《文明之光(精华本)(精)》是吴军博士《文明之光》全四册的精华本。 全书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选取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件,透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式的讲解,揭示人类文明不断解决问题、曲折前行的辉煌历程,以及平凡人等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伊本·白图泰于弱冠之年离乡远游各国。1333年至印度德里,留居9年;1345年游历广州、杭州等地,1347年至印度,1349年返回摩洛哥,后又去西班牙和中西非旅游。1354年定居非斯。他口述其旅行见闻,由他人笔录成书,名为《伊本·白图泰游记》。此书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包含对中国民俗和景象的记载,对研究中国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参考价值。文笔生动,引人入胜,作为世界名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代读者心中拥有崇高地位。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480年,当时地球上的超级大国波斯向希腊发起入侵。帝国的力量排山倒海,遮天蔽日。波斯人一路挺进,血洗温泉关、焚烧雅典城。斯巴达王的头也被挂在了旗杆上。希腊幸存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它对自由的信仰从未泯灭。波斯王的海上巨兽被一步步引向了海峡深处,一场超级豪赌在那里上演…… 几百年后,另一个帝国罗马和劈面相遇。没有军队,没有财富,他撼动这个世界的武器就是自己的信仰。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他哭泣过,诅咒过,但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像太阳一样壮丽,像大海一样深沉。罗马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最终获胜的不是帝国,而是。 波斯没能击败对自由的信仰,罗马没能击败对生命的信仰。没有人能击败信仰。它比所有的帝国都更坚固,更久远。
《世界征服者史》所叙述的年代,起自成吉思汗,止于旭烈兀平定阿杀辛人的阿剌模忒诸堡。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内容包括蒙古前三汗,即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和贵由汗时期的历史;第二部分实际是中亚和波斯史,其中包括花剌子模的兴亡、哈剌契丹诸汗,以及那些地方的蒙古统治者,如成帖木儿、阔儿吉思、阿儿浑、舍里甫丁等;第三部分内容比较庞杂,它从拖雷开始,以较大的篇幅谈到蒙哥的登基及其统治初期的史实。本书所记述的史实,大部分是志费尼亲见亲闻的,因此它是最原始的、最有价值的史料。
在那年夏天,美国的股票市场欣欣向荣,总统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生了大洪灾,还有一场举世哗然的大审判。在那年夏天,美国人还见证了有声电影的诞生、电视的发明和一个黑帮头子的盛极而衰。当然,那年夏天还与两位“凡人英雄”密不可分:一位是单人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航空英雄查尔斯 林德伯格,另一位则是“棒球史上伟大的球员”贝比 鲁斯。 n 在这本“轻历史”作品中,布莱森用“万历十五年” 式的写史手法,将各种人物和事件巧妙地拼接为一面“叙事之镜”,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让我们在幽默睿智的文字后见识到了喧嚣的冒险、盲目的乐观和狂热的谵妄。布莱森不仅带我们回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生活的“那年夏天”,还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历史叙事的优雅之美。 n 1927年的美国已是一个实力雄厚
从台伯河畔的弹丸小邦到令人难忘的“永恒之城”,三千年的罗马城市史凝结着西方文明的精华。古典时代,军团从这里出征,使罗马从城邦走向帝国;中世纪时期,世俗权力与天主教会在这里激烈交锋,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程;近代以来,这里又成为统一运动的策源地,见证了现代意大利的形成。这是恺撒、加里波第、墨索里尼的城市,也是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尼尼的城市。它曾遭占领、劫掠,饱经风波与战火,但始终享有无上荣光,克里斯托弗?希伯特用优美的文笔、犀利的观察、风趣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这一切:罗马:何以永恒?
本书涉及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的论述,十余年来长销不衰。作者是史学大家,他把中国历史和文化放入世界文明发展中,以游览大江大河的化视角,将从远古到当今一万年的中外文明、政治、经济、社会等合于一册,复杂的历史在书中显得纵横交错,深入浅出,尽显长程发展的大脉络。
本书是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刑部提牢主事赵舒翘搜集整理清建政以来有关监狱管理的条例、章程及重要狱务的处理方法等编纂而成的一部关于清朝监狱管理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囚粮考、条例考、章程考、杂事考四卷。其内容包容了狱政管理的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对监狱管理人员的管理,二是对囚犯的管理,三是监狱监管安全方面的管理。作者本人作为管理清朝中央南北两所监狱的长官,在搜集整理编纂历代监狱管理方面的规章的同时,还十分坦诚、深刻地阐述了个人从事监狱管理工作的体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末的狱政管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像我们今天在监狱管理中所实行的分类管理、规范化管理等,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末监狱管理中就已初露端倪。通观全书,可以发现,当时监狱管理事无巨细,考虑周密,订规立矩,周全详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