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被他称作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斌语)蒋廷黻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广、影响大的,就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本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仍备受后人垂青,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后附录蒋廷黻三篇经典论文、八篇报刊文章,笔力触及范围更广,大有警醒时人的酣畅之感。 本书的观点在今人看来也不无拍案叫绝之精妙,字里行间的分量足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内忧外患中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前景的担当。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揭露了约翰 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壬子兵变,讲述了潘裕昆将军的几张照片往事,记录了一代才女陈懋恒的婚礼现场。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在胡志明市(旧称西贡市)淘老照片的有趣经历,叙述了姐妹俩徒步串联至延安的往事等。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有必须重新审视一下世界史。 近五百年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场运动。只不过是这场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特异性进步,使得金融资本膨胀成席卷世界的力量,差一点殖民和统治全球。 中国也受到严重伤害。值得庆幸的是来自外部的伤害使得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量,这力量逆转了中国社会下坠的轨迹,让中国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 但是最近三十年里,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被全盘西化的言论所充斥。我们的理论界出现了混沌。复兴的时代需要理论的指引,需要自信。我们的自信只能出自这一百多年来血与火的实践凝聚而成的智慧。以产业经济为主导,发扬中华新文化,强军
吕思勉著的《中国阶级制度小史》主要讨论我国阶级制度之起源及其种类,之后如何变化、发展,或者至今仍有何种遗迹。作者沿流溯源,异常明晰。其“论国人、野人”为很古老之阶级,游侠为古代武士之继承,而古代之所谓
海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的出版,填补了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专门史研究的空白;同时出版的还有由该校学生创作的《井冈山的红色传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在近期召开的有关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来自全国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具体包括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时期党的建设、“三月失败”的原因与教训等内容。
《中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本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也是本由纪检监察干部倾注心血、联系反腐败斗争的实际而写就的读史感悟。 作者习骅在“反腐线”工作多年,全书收录了他创作于2012年—2014年,并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多家媒体上的24篇“说古道今”的文章,以轻松的笔调通过众多令人嗟叹与沉思的人物故事,来讲述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不变正道。作者巧妙地从古今历史,特别是明清治国、吏治等历史典故中寻求成败教训、总结得失经验。 《中国历史的教训》有趣、有料,叙事流畅生动,见解独到深刻,传递廉政新思维正能量。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鉴于此,中央纪委下属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组织出版了曾获美国普利策奖的经典作品《历史的教训》。 《历史的教训》一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 《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
《中国西部考古记》是法国学者色伽兰的著作,记述了1914年考古队历时半年实地考察四川一省古物的情况。作为考古队员之一的色伽兰全程参与并详细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存在于四川地区的古代石刻、四川崖墓、四川古代佛教艺术和古代中国封墓艺术,等等。西域考古记举要》介绍斯坦因三次考察西域的成绩,并可以知晓斯坦因以前考察团在新疆考察的经过。后附有格鲁塞《中亚佛教艺术》一文。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有一类讲谋略、讲方法、讲智慧的书,近些年颇受读者青睐。大抵是因为我国古人的智慧、做事的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 笔者从众多的讲方略的典籍中精选自认为有价值的图书十数部,编成《中国策书》。分帝策、战策和处事策(上下册),合集出版。以期对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策书做一些整理和保护工作,同时也为喜欢收藏这类书籍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本册为《帝策》。
北宋是一个的历史时代,名臣贤相之多,足使其他时代相形失色;北宋是一个最坏的历史时代,内部党争不断、变法无望,对外战无不败、攻无不输;北宋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曲水流觞,文采飞扬;北宋是一个普遍愚蠢的时代,不知变通,无力革新,面对危机苟安拖延;北宋是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充满希望,也充满绝望。 本书以南宋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所编撰的《宋名臣》为蓝本,再由《宋史》中整理出其时代背景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北宋王朝的危机生存。
《史学遗产六讲》是白寿彝先生从理论上对中国史学遗产进行系统的发掘、爬梳的开创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宏的视野和渊博的常识。书中对史学遗产之精华所作的分析及其在当今史学事业中之价值的阐释,其真知灼见,在在多有,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者和广大史学工作者来说,尤其对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来说,《史学遗产六讲》既是入门之书,又是指导之书,成为人们走进史学遗产这一辽阔繁茂的园地、从而走进宏伟庄严的史学殿堂的一条路径。
丝绸之路上的通商孔道,是中国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稿系统梳理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之路的历史发展变迁,并阐述了其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
《史学遗产六讲》是白寿彝先生从理论上对中国史学遗产进行系统的发掘、爬梳的开创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宏的视野和渊博的常识。书中对史学遗产之精华所作的分析及其在当今史学事业中之价值的阐释,其真知灼见,在在多有,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者和广大史学工作者来说,尤其对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来说,《史学遗产六讲》既是入门之书,又是指导之书,成为人们走进史学遗产这一辽阔繁茂的园地、从而走进宏伟庄严的史学殿堂的一条路径。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中国近代化历程如何拉开序幕。百万书《唐朝那些事儿》作者冬雪心境,早在研究唐朝之前,就已开始对晚清历史的深度研究,共持续十五年,终成此书,《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旨在向我们展示晚清一百年中:显微镜下的血与火,近代化下的罪与罚,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为何会很终结束帝制,走向共和。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历史,而且需要知道历史为什么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