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民国乡间儿童游戏的调查,有两篇,分别发表于 1926 年和 1933 年。列有游戏方式 100 余种。调查者对各种游戏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有生动的插图,让读者从中可以重拾已然消逝的乡土儿童情趣与文化,其中有不少游戏对于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颇有助益,可作现代儿童教育的参考。
吕思勉著的《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主要追述中国家族制度之根源,研究其变迁,讨论宗族、姓氏、谱牒之源流,家族范围之大小,继嗣之法,财产之制度,妇女之地位。作者对以上问题一一穷源竟委,明析无疑,实约千百卷中
2025版新版地图
辉格式的历史又称为“历史的辉格解释”,这一术语是由英国史学家巴特菲尔德首先创用的,它指的是19世纪初期,属于辉格党的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的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
以王尔琢就读黄埔、参加北伐、建功井岗等事件为线索,记录其骁勇善战的革命历程,展现其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做出的贡献,彰显湖湘英烈勇于任事、卓烈敢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
看历史杂志编著的《看历史(解码历史现象背后的秘密)》共六章,分别1644,大明劫;跌落马背的大清;无言的戒石;马关之痛;南海一号与大航海时代;盐业维新。1644年,大明朝面临内忧外患,从开封之围到清军入关,再到南方弘光政权的灭亡,多方势力的合力“杀死”了大明王朝。清朝入主中原靠的是骑射功夫,但很终随着承平日久,军备废弛,八旗子弟从马背上跌落,王朝也走向毁灭。戒石本是告诫为官不得贪腐的训诫,很后却沦为为人把玩的石头。详细解读马关条约签订的前后过程。从南海一号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在海洋上的大有作为,及至明清时的闭关锁国,从大航海时代到萧条海禁,中国从海洋退回陆地。盐业的2600多年发展史,也是一个个王朝兴衰的发展史。
九十八岁高龄辞世的季羡林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读书随笔、散文篇章,另有关于梵文佛教、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译著凡千余万字。宁静致远系列,旨在用最相互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性”及“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忍最明亮的心怀。如果说书籍的意义在于明辨真理,提醒世事,温暖心灵,那么这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那些晨明的清朗,午后的安详还有雪日的孤独。 感谢在季老文字里获得悟动的读者们,因为你们,才有了选编这套书的初衷;因为你们,季老的生命将继续……
浦江郑氏家族自南宋初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累世同居十五代,凡360余年。其事迹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被载入《孝义传》。元至正四年(1344)郑氏家族 被旌表为“孝义门”,后又多次受到元、明朝廷的嘉奖。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 家”。时称“义门郑氏”,又名“郑义门”。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的名声,从宋、元到明、清,郑义门约有173人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达47人,官位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中,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 浦江郑氏累世同居,维持这个庞大家族存续几百年的原因很多,其中《郑氏规范》是核心,是维持这个家族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家法依据。《郑氏规范》内容详备,凡168则,历经三世修订、增补而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家法规范的杰出代表,《郑氏规
清王朝的崩溃:公元1911年中国实录 1911年,这个短促的年代似乎包太多太多的内涵,留给我们咀嚼品味的东西和思维的空间都了以往任何一个年代。60年前,张扬着“上帝”旗帜的洪秀全精心谋划了旨在颠覆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数十万肩着铁锄竹担从田间垄头走来的农民,共同撑起的“太平天国”的半壁江山,最终却被“书生将帅”拉起的同样出身于农家田土子弟的湘淮军,掩埋在历史的遗盆腔之中;60年中,由清王朝手创的“新军”士兵的一声不经意的枪声,却宣告了清王朝267年统治的终结。 1911年无疑属于社会历史节律的秋季。正像田野里劳作一年的农人,只有面对秋果的厚薄肥瘦,才会更加认真同时也更加自觉地回头打量那个漫长的辛劳过程。因而,当1911年洽谈室成为历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一个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艺术的讲座二十余篇。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艺术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更使我觉得,能一心一意地以纯洁的心情来探讨历史中的美,确实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 当史学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还未能像现在这样时,我们的人类其实是非常不安全的。我们没有参照物,我们容易迷路与走散。幸好有了史学,它是人类用无数的性命、无数的错误换来的经验,是它在光照人间。 在历史面前,最骄傲的人也会突然变得谦虚起来,因为,只有它才是真正的。当它用的姿态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时,我们就知道,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根本目的——竭尽所能,孕育幸福。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艺术的讲座二十余篇。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艺术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更使我觉得,能一心一意地以纯洁的心情来探讨历史中的美,确实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 当史学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还未能像现在这样时,我们的人类其实是非常不安全的。我们没有参照物,我们容易迷路与走散。幸好有了史学,它是人类用无数的性命、无数的错误换来的经验,是它在光照人间。 在历史面前,最骄傲的人也会突然变得谦虚起来,因为,只有它才是真正的。当它用的姿态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时,我们就知道,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根本目的——竭尽所能,孕育幸福。
【全2册】2025版 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填充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