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年谱长编》带你用黄埔军校5.8万名毕业生的经历和视角重新、全面的认识当时的黄埔军校,首次披露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大量讲话和活动资料。 《黄埔军校年谱长编》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历年积累、黄埔军校研究专家陈宇穷30年收集整理基础上完成,系统梳理了黄埔军校波澜壮阔的历史,史料详实,脉络清晰。这是海峡两岸第一部贯通黄埔军校全史的力作,完整记录了黄埔军校在广州、南京、成都、凤山各个时期的重要轨迹,详尽记述了军校创办、发展、荣膺世界籍名校的历史传奇。全书以1924年-1949年间黄埔军校本校历年事件为主体,同时前缀1911-1923年的“前期筹备时期”,同时以附录的形式补充了1950年之后在台的“凤山军校时期”的材料。全书体例,采取逐年、月、日排序纪事,部分条目根据叙事需要采用纪事本末体。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史料,详述
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 20世纪 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作者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作者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
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书中引述了大量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各位论者的思想背景和言说语境各不相同,将他们的言论条贯于一个系统当中,不仅显得牵强而芜杂,而且可能导致曲解和附会。
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书中引述了大量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各位论者的思想背景和言说语境各不相同,将他们的言论条贯于一个当中,不仅显得牵强而芜杂,而且可能导致曲解和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