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论明史》从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对明朝进行了深刻解读,系统阐述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生态、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等等,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吴先生的文字功底又很了得,文笔通俗流畅,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通俗性普及性不言而喻。
本书选取了七个能够全面反映大明王朝运作规则的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 以文学化的笔法描述七个人物在历史场景与文化中的境况,剖析其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展现出大明王朝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全貌。
从成吉思汗开疆拓土以来,蒙古的黄金家族的名声便响彻全世界。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烟云,这个家族也终于迎来了它的末代王爷 奇忠义。 在天翻地覆的20世纪,一个蒙古王爷,如何面对自民国以来的种种变故?支持抗日、反对蒙独、当选 国大代表 、起义支持共产党、主动还政于民、*后成为人民政府的旗长,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此曲折的故事,都是作者亲自采访奇忠义本人及其家属获得*手资料,*终展示出来的。 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讲述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却鲜有人知的蒙旗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黄金余音缭绕世纪,回肠荡气之于天地。
沈定平编著的《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趋同与辨异上下)》涵盖明末至南明七十余年间中西交往的历史,《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趋同与辨异上下)》通过对五组矛盾现象的解析,揭示文化交流的实质和特征。它们是,耶稣会内部有关“天”、“上帝”称谓的论争,明朝士大夫中掀起“南京教案”与编纂《崇祯历书》的分野,闽浙中下层士人拥戴或排拒基督教的斗争,基督教不同派别围绕中国礼仪之争,辽东战争期间引进与阻止西洋大炮及炮师的对立。凡此表明,坚持反映文化互补性的和平与平等交往的原则,跟激化文化差异性而导致矛盾冲突的图谋,成为利玛窦时代以后,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宗教派别斗争的焦点,也是贯穿这一时期基本的历史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