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整理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近年来见诸《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报刊杂志上的各种访谈、演讲文稿及专著书序。全文以平易亲和的文字,揭开国共关系、西安事变、中苏关系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并展示了一位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鲜明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包括他对历史真相的执着以求,对芸芸众生的现实关怀,对民族主义的全面反思,对人性的尊重和深度发掘。
《直言:1978―2012中国话语》是一本大众历史读物,却比普通的大众图书多一分思考与厚重。它以编年体的结构,选取了1978―2012年间反映当时社会变化及社会心理的各种话语,生动真实地呈现了这段历史,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侧影,是一份跨越三十余年、兼具人文思辨和知识趣味的历史档案。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当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鲜活的生活轨迹和社会心理历程。
本书为大型系列丛书《日本侵华图志》第7卷。本书采用了大量海内外手图文史料,图文并茂、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日本侵略奴役中国东北人民的史实,揭露日本策划满蒙独立,炮制伪满洲国,进而通过军事、文化奴役、经济掠夺等手段,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的历史。本书的不少图文史料为次公开发表,因此更增加了本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收藏价值。
《兴隆场》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Brown)与中国合作者俞锡玑在四川重庆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以日记的形式,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秘密会社(哥老会)、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本书对1912~1949年的38年里,中国丝绸业发展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内容包括养蚕、缫丝、织绸、印染、贸易、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实况介绍。全书分民国时期的丝绸业概况,民国初期至抗战前的丝绸业,抗战时期的丝绸业,抗战后至1949年的丝绸业,民国时期的柞蚕丝绸业,附录(丝绸产销创汇情况)等六大部分,是一部丝绸史料丰富的记实书籍。 本书供丝绸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贸易人员以及研究丝绸历史的专家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