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希金博特姆耗费多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力作。书中充分有力的调查,揭示了这场二十世纪优选灾难之一的真相是如何在政治鼓吹、重重保密和谣言四散的共同作用下被掩盖起来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原子能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恶劣的一起核灾难。自那以后的三十年里,切尔诺贝利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挥之不去的噩梦:阴魂不散的辐射中毒的恐怖威胁,一种危险技术脱缰失控的巨大风险,生态系统的脆弱,以及对其国民和整个世界造成的伤害。然而,这场事故的真相,却从一开始便被掩盖起来,长久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十多年中,亚当·希金博特姆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以此为依托,辅之以往来书信、未发表的回忆录和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他将那些灾难亲历者所目睹的一切,化成客
本书生动记述了苏莱曼大帝的政治与私人生活,并以此为主线,展现了当时的宫廷政治斗争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作者也探讨了权力、欲望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以深厚的学术积淀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事件。本书文字优美,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使阅读历史成为一种享受,受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 帕慕克的极高赞誉。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 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 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 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 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
1945年4月1日,冲绳岛战役正式开始。83天后的6月22日,日本守军停止了一切有组织的抵抗,战役宣告结束。近5万美军和10余万日军伤亡,此外还有12.5万冲绳平民死于战火。一名老兵竭力解释他目睹的一切,称这场战役为 地狱的熔炉 。冲绳岛之外,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世界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罗斯福总统去世了;欧洲战争结束;美国对日本本土作战的兴趣已经减弱,杜鲁门总统希望使用其他手段来结束战争 毫无疑问,那就是原子弹。 冲绳岛战役经历了血雨腥风的83天,战斗之惨烈也渐渐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丘吉尔因此称之为 战争史中激烈著名的战役之一 。要想透彻地讲述这段历史,就必须采取多视角的方法 从那些在狭小机舱内驾驶自杀式飞机咆哮赴死的飞行员的视角,从那些在燃烧得令人窒息的舰船炮塔内依然坚守岗位的水兵的视角,从那些在污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为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致力于从“内部视角”去观察西方,并为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提供相关背景和线索。作者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重要的演讲和访谈,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 者 张向荣著 出版时间 20210801 I S B N 9787208172036 定价 79.8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418 (千字)
《永无止境的盛宴》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从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古代社会的盛宴。本书反映了学术研究的 方向,关注重点从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西欧,转向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亚述和阿契美尼德波斯、早期的希腊、蒙古帝国、商代中国和平安时期的日本。往昔的帝国通过文字和文物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看到,宴会是人们展示阶级、地位和权力的竞技场,贵族和盟友谈判的舞台,资源调动和分配的场合,取悦神灵的手段,也是身份认同出现、融合和毁灭的地方。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孤独的吗?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秒发生了什么?只有月球平台才能让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距离人类上次踏上月球表面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之久。 重返月球是推动人类进一步发展和取得更大成就的必然选择。月球提供了超出我们疯狂想象的机遇,重返月球计划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NASA的目标是建造一个可居住的轨道空间站,以协调月球开发和探索,而欧洲和中国的航天机构正在规划月球村和开采地球上日益减少的宝贵资源。强大的国际和商业利益正在推动重返月球的竞赛。而作者将科学发展置于月球探索的前沿,描述了月球的殖民化如何开启一个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新时代,并展望了未来50年的月球科学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有了规模空前的月球望远镜,位于永久黑暗的极地陨石坑和月球背面,我们终于可以准备好回答人类面临的一些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是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全新力作,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及其地缘政治影响的权威史学作品。浦洛基教授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幸存者的访谈素材,详尽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
本书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类迁徙史及移民领域欧洲知名学者的最新作品,涵盖史前人类第一次迁徙出大裂谷,到当下叙利亚人大批逃亡,深刻分析了人类千年迁徙过程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科技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影响。书中涉及许多类型的移民,包括探险家、奴隶、朝圣者、矿工、劳工、流亡者、难民、性工作者、学生、游客、退休人员等。书稿另配有超200幅高清图,使用最新数据视觉可视化技术描绘人类3000年迁徙轨迹,用直观明了的方式让读者理解人类迁徙史。
《马可波罗行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旅游行记。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本书记载了他于13世纪从威尼斯出发,穿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经历。在书中,马可·波罗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对东方无限神往,揭开世界地理大发现的热潮,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想象。 《马可波罗行纪》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对于文艺复兴前夜闭塞的欧洲,这不单是一部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也是因为阅读本书,立志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新航路,而踏上航海探险,寻觅一生。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中东就是各大国角逐的舞台。20世纪上半叶,英法两国是竞逐中东的主要势力。1946年,英国通过暗中支持黎巴嫩和叙利亚民族主义者驱逐法国,但胜利的喜悦很快就因新的竞争对手美国的到来而冲淡。 面对谁拥有中东的石油,谁控制苏伊士运河,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还是犹太复国主义等问题,美国都与英国观点不同。双方不再是盟友,美国甚至鼓励和利用中东广泛的反英情绪,终结了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开启了美国主导的新秩序。历史学家詹姆斯 巴尔利用新解密的档案,提出美国才是英国退出中东的幕后推手,当前困扰中东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美国和英国数十年来灾难性外交政策的直接后果。
这是一部跨越两万年的人类价值观演变史,讲述了人类在这段广阔的历史时期,对 暴力 与 不平等 的看法如何悄然而必然地发生转变。 作为当代人,我们如何理解原始社会绝对平均地分配食物,并且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为何封建社会的居民能接受等级制度的压迫,对男女不平权的容忍度极高?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些观念过于陈腐落后,但事实上,以当下的视角评判过去的价值观,是一种 历史的偏见 。 在这本书中,全球知名历史学家伊恩 莫里斯大胆地提出,是人类获取食物、燃料等物质能量的强弱,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和与其相配的价值观。因此,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是得其所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物质匮乏的觅食社会,族群以生存为第一要务,不惜频繁动用暴力保护自己的资源;而在农业社会,定居生活使人们有机会积累更多的物质能量,渴望安稳的他们接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12卷。记述了工业兴起后,促进产业工人的产生并成为新的社会力量,社会主义理论寻找到了生芽成长的沃土。 附:《话说世界》全套书20卷,每卷约25万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图片,时间跨度从史前至2017年(出书前截止)的世界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史、艺术、宗教、科学、社会日常生活等。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 全套书以历史史实为准绳,客观中性地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以史家通识为依据。
1522年,威尼斯。富有四海的奥斯曼苏丹掌握了发动全面战争所需要的一切,而他将目光投向了罗马。 教世界已分裂,苏莱曼大帝将手伸向了它的咽喉。从伊斯坦布尔的宫殿到中欧血流成河的战场,再到北非的焦土海岸,本书开创了一种大胆的写作风格:直击历史,讲述了一个有关权力的 令人瞩目也 险象环生的真实故事。苏莱曼如何成了16世纪 令人畏惧且 权势的人?这是一段建立在残酷选择和私密关系之上的艰难历程——他的奴隶是他 亲密的朋友;威尼斯巨富向他出售宝石,为他赢得盟友;“俄罗斯”妃子则偷走了他的心。十年间,苏莱曼收服了从巴格达到维也纳城外数百万人的灵魂,他的“海盗将军”巴巴罗萨则主宰着地中海。然而,真正戏剧性的情节则发生在小房间里和低声耳语中:在苏丹与他的宠臣互致充满情谊的密信之时,也在他因梦见自己遭暗杀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