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获得2020年度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书稿以大量丰富史料证明自古以来云南及西南地区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深厚的历史根基等内容。以百部翻译为汉语的彝族文献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历史类、谱牒类、哲学类、伦理类、天文历律类、地理类、文学类、艺术类、医学类、农牧生产类、军事类、译著类、文书和文告类、文字类等。资料翔实丰富,涵盖面广,以文献研究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结合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彝族文献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蒙古历史文化文库》重点推出国内外蒙古学学术著作,凡属蒙古学方面的通史、专史、研究专著、专题论集、文献研究和资料汇编等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对国内学界有较大参考价值者,均在收辑之列。 作为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心之一的中国内蒙古,作为蒙古学研究出版中心之一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库不仅具有上述作用,同时传承与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及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和人民所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本书弥补了中央亚细亚历史的空白,说明了在强有力领导者领导下扩张势力的游牧民族的状况。本书的魅力是在讲述游牧民族与中国、西藏、俄罗斯等的关系史的基础上,说明了卫拉特的历史,把中央欧亚草原引入了世界史的舞台,正确地评价了游牧民族发挥的历史作用。它是本为没有留下语言的欧亚游牧民代言历史的学术著作。
《冰湖腾鱼》为中国冰雪文化遗产经典读本。自然地理摄影师边缘2006年10月在中国吉林省拍鸟途中意外获知查干湖采用蒙古族古老的冬季捕鱼方式。十年期间用相机记录冰天雪里地里故事。画册以图文画册的形式,记录了中国蒙古族冬季捕鱼的劳作方式和渔猎文化,图片按照捕鱼的流程进行编辑排列,描述蒙古族渔猎的文化背景以及民间习俗。边缘著,撰文曹保明,摄影边缘,本画册获《美国国家地理》授权,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作者边缘,从事新闻编采20多年,历任报纸总编辑部编辑记者,航空杂志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先后荣获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中国国家林业局森林文化奖、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奖。作为行走世界的中国著名自然地理摄影师,对图片和文章有着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编辑出版自然
以洪门为源头,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乃至今日香港台湾地区的新义安、竹联帮等,构成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发展史。万法归宗,洪门乃是中国近现代秘密社会的最早起源。 本书详述了中国大帮派“洪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洪门的帮会结构、帮会规则、斗争策略、隐语切口等,也讲述了历史上真实的“洪门五祖”、陈近南、孙中山、秋瑾等洪门前辈的事迹,是部完整描述洪门的著作,可称“一部关于洪门的百科全书”。
抗日战争和随后而来的国共内战从未远离我们。对于这两场战争,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它宏大的一面。然而,战争终究是由普通人承担的,对于战争中的普通人我们却知之甚少。《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以实证的方法研究这两场战争中一个很小的截面,即中共领导下的华北农民是如何走向战场的,以及他们走向战场之后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痛苦和挣扎,也可以看到传统、乡村、革命和战争如何在普通人身上交错。
《青海回族史》内容为:青海是多民族地区,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证明,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地区就有远古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遍布河湟流域以至环青海湖和青南玉树地区的 马场垣 、 卡约 、 柳湾 、 诺木洪 等遗址及其彩陶器物,都是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及稍晚时期的文化遗存。商周秦汉时期,青海地区正是古羌人活动的中心地带。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氏族部落人口的繁衍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生活活动范围的扩大,同一地域相邻种落②间开始发生形式多样的接触,特别是日益强盛起来的原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族(汉族先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与整个黄河流域包括上游地区在内的其他种落发生日益频繁错综复杂的关系,引起
本书的材料主要包括考古(特别是古彝文考古)、前人研究成果、汉文文献和彝文古籍以及民俗遗迹五大类。其中以考古材料为基石,以前人研究和汉文献为参考,以彝文古籍和民俗遗迹为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