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当下考古学方法和理论作了全面的介绍,为21世纪的世界考古学提供了一种全新和准确的综述,被誉为 考古学百科全书 。本书架设了 考古学框架 ,并向六个经典W发问,即 何物 (what), 何处 (where), 何时 (when), 他们是谁 (who), 他们的环境 、 他们的生计和食谱 、 他们的技术 、 他们的贸易与交换 (how),以及 社会文化为何演变 (why)。本书因通俗易读,广受赞誉。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以其权威性、科学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学术或兴趣需要,填补图书市场的空白。全书共一册,收词5000余条,分为概论、史前、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遗址与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六大编,内容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考古遗迹,考古遗物,考古遗址与遗物保护,考古学史,文物法规法律,考古学文化,古城址,宫殿遗址,村落遗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青铜器,简牍,石刻等类别,总计约150万字,插图600余幅。重要条目配设黑白线描图或彩色图版,包括著名器物的图片、遗址的复原图、器物的平剖面图、拓片等。全书附有中国考古学大事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录、全国各省区考古学会名录、全国考古
本书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的第六册,收录包山楚墓出土的全部有字竹简280枚及签牌30枚。包山楚简1986年出土于湖北荆门一座战国楚墓中,共448枚,其中有字简280枚。竹简内容包括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册,这批竹简资料对研究楚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物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著的《包山楚简》一书,公布了全部材料。本书由释文和图版两部分组成,大致沿用原整理者的竹简编号和分类、排序。释文部分汇集、吸纳学者的观点,在竹简文本复原和内涵揭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集中体现了包山楚简出土30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图版部分在常规或红外扫描影像中选用效果最佳者,是对以往公布资料的重要补充。
从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受其影响,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墓葬材料和大量的传世文献,使这一时期成为死亡考古学研究的极佳范例。针对中古时期墓葬考古的实际,把墓葬当成古人处理死亡的方式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遗存,主要基于三个关键概念:丧葬空间、丧葬仪式、丧葬观念。其中,丧葬空间是处理死亡的礼仪空间,包括地面墓园和地下墓室两部分,在空间功能上又包括埋葬空间和祭祀空间,通过归纳空间形态,构建每个时期的丧葬模式。丧葬礼仪是墓葬遗存反映的丧葬行为,从静态的考古遗存观察动态的人类活动,从空间形态复原古代丧葬礼仪的场景,历史文献中对中古丧葬礼仪的详细记载,为我们复原丧葬行为和场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丧葬观念是指在
《昆仑之上:汉代升仙信仰体系的图像考古》由王煜著
此为《装作有闲》 《透物见人》纸盒套装,取名《许宏的考古 方 》 此 方 融会了从作为田野考古工作区的 探方 ,到作为考古人在 方法 方略 上的思考,合二为一,颇具深意。 这套随笔集真实展现了考古人许宏的多个侧面,相较于他以往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学术著作,两集随笔文字更贴近大众读者,轻松好读,在浅考古与非考古中,让读者了解考古人刻板面孔之外的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侧面,以及文字中的 轻 思考。 本书装帧设计由设计师刘运来及其团队担纲。设计独具匠心,充分利用考古元素符号,求新求异。外包装纸盒为瓦楞蜂窝纸,模切成品书籍实际尺寸,使两本书嵌入,盒底部粘贴丝带拉手,方便取书;内赠以二里头文化铜牌饰为形状的书夹,纸面纹饰压凸,小巧精美且实用。
《考古笔记》是李零在疫情期间阅读考古学史相关书籍所写下的读书笔记,分为《考古研究大历史》《我身边的考古学史》《魂断蓝山》三篇。上篇从博物馆说起,围绕“考古学”展开;中篇先后聚焦考古学领域的核心人物夏鼐、苏秉琦、张光直,围绕他们各自所持的观点及著作展开;下篇聚焦李零与之惺惺相惜的考古学家柴尔德,阅读了柴尔德的五部传记,“魂断蓝山”所暗示的,正是柴尔德传奇生涯的归宿,余韵悠长。相比此前的笔记体著作,这部《考古笔记》体量更大,既有读书、读史的体会,也有宏观的思考。这套书所讨论的问题、人物,既围绕着考古、考古学和考古学家,同时也围绕着眼前的世界。如全书题记所言:“自今视昔,不再遥远。”
20世纪初之汉魏石经研究,王国维无疑是先驱,而王国维、罗振玉、马衡、徐森玉、张国淦、王献唐、孙海波等是中心人物,其中马衡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地位的便利,与王国维、罗振玉以及各方学者各地藏家都有联系,且亲自数度访洛搜集石经,所以是中心人物的核心。马衡先生被郭沫若先生誉为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精于金石篆刻碑帖研究,将所收集之汉石经拓片(或残石),依据文献记载,整理石经次序,并用石经文字考订文献,编撰成此《汉石经集存》。该书是马衡先生一生中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金石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及收藏价值。
该书全面收录了1911年至2010年一百年间西周有铭青铜器的断代观点,涉及断代论著1400余种,涵盖青铜器5000余件,堪称这一领域的集成性之作,对于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绪论分三个阶段回顾了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研究的历史,重点介绍了 标准器断代法 、 类型学断代法 的发展过程,主体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近百年间的西周有铭铜器的断代情况。全书共收乐器和容器26类,包括:钟、镈、鬲、甗、匕、鼎、簋、盨、簠、豆、卣、尊、觯、觚、爵、角、斝、觥、盉、壶、罍、方彝、勺、(缶 霝)、盘、匜、盂等,每件器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各家的断代观点、观点出处、断代依据等。该书揭示了西周铜器断代是一个不断趋于成熟的过程,同时为以后学者的断代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铭刻于青铜器、封泥、砖、瓦、碑石等各类载体上的文字,无论是辽宁本地区出土文物,还是传世文物,其丰富的文字资料,及其蕴涵的历史信息,都有待于综合的整理与研究。本书抛砖引玉,期待以比较全面的资料展示,为广大学者提供清晰的一手材料。
用文物讲述历史,是了解历史的一种特殊欣赏方式。《国宝100》中,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详细讲述。本套书共包括4本,分别涉及青铜、陶瓷、玉器、漆器、家具、法书、碑帖、绘画。它们有的得到无数赞誉,被国内精心收藏,有的在历史变故中辗转定居异国他乡。《国宝100:第一卷》收录了商代后母戊鼎、东汉铜奔马、清代各种釉彩大瓶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精美图片,让读者对于每件国宝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国宝100:第二卷》收录了“中华第一玉雕龙”、西周大盂鼎、战国青铜杜虎符、元代广胜寺《药师经变》壁画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国宝27件,讲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着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插入大量
《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套装共2册)》分两大部分。*部分概括介绍了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铜镜的出土情况,综述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特点,列举了战国、两汉时期大、中、小型墓葬不同的表现形式。将筛选的684面铜镜,依据铜镜的镜体、主题纹饰及铭文的不同,划分为17类。每一类型的铜镜,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进行对比研究,介绍了不同阶段铜镜的形制、纹饰特点、演变规律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第二部分以铜镜照片和拓片为主,每面铜镜都配有文字介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临淄所出铜镜形制、纹饰及铭文。
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等上级单位的关心和指导下,2017年1月5日,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截止2017年4月12日,2017年度野外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结束,共发掘10000余平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 这次发掘出水的文物种类以金银铜铁等金属材质的器物为主,包括张献忠大西国分封妃嫔的金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国号的银锭等,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册、金银印章,还有各类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另还有瓷碟、瓷碗、铜锁、钥匙、秤砣、顶针等生活用具,种类丰富。 从时代上看,从明代中期至明代晚期;从地域上看,这些文物记录的地域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范围含括了明代的大半个中国;
罗伯昭(1899-1976年),曾名文炯,号沐园,巴县人(今重庆市巴南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为 近代泉家三杰 ,有 北方南张巴蜀罗 之声誉。1957年9月,罗伯昭将其收藏的15431件文物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受到文化部嘉奖。至1965年,罗伯昭又相继向我馆捐赠了70余件/套文物。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构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钱币类藏品的基础。 为纪念罗伯昭 以全部藏泉,公诸邦国 的爱国义举,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次次罗伯昭捐赠展览,精选罗伯昭捐赠文物珍品165件(套),通过 泉坛巨擎 沐园寄怀 爱国义举 垂范后世 不负重托 笃行致远 三个单元,系统展示罗伯昭的重要泉币收藏和学术研究工作。
《中国金银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展示金银器在工艺美术领域流变的鸿篇巨制,也是一部纸上的人类生活史,囊括了先秦至清的金银器皿与金银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和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全书依历史朝代和器物功用,于两千页篇幅内,将金银器这一西风东渐之物在华夏之邦的落地、嬗变、融合直至自生光华的过程,以真实可见的图像影写一一作注。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系统性研究,图文互见,可说是其一贯追求的研究方法与呈现形式,将沉睡于书典中的名目与往昔埋于地下而今重见天日的器物或重建连结,或直观再现,这也是名物研究的要义所在。 全书为精装五卷,中式翻身,内括九十万字,图逾四千幅:卷一呈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二讲解隋唐五代辽;卷三分陈两宋金元;卷四宣明;卷五详清,并附录极具资料价值
本书是作者从事青铜器研究工作十二年来发表论文的精选,多数已经被核心期刊收录,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南方青铜器年代学的思考和理论总结;二是对古文字考释和器物的研究;三是根据青铜器铭文对先秦史制度方面的研究;四是根据有国别铭文的青铜器对家族墓地、方国地理的研究;五是根据出土新材料对诸侯国政治、文化、婚姻关系的研究;六是对晚期青铜器及其宋元时期礼制、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