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 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 本书为 玉耀长河 凌家滩文化展 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 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 、 文明对话 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
自2010年以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青龙镇遗址开展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使这座湮没于地下的唐宋时期港口重镇逐步揭开了神秘面纱。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西部的青浦区白鹤镇,历年发掘发现了房基、水井、灶、铸造作坊、灰坑、河埠头、墓葬等大量遗迹,出土了包括数十万片瓷片在内的大量遗物。本书为青龙镇遗址2010-2015年考古发掘报告,报告分区域、系统地刊布了青龙镇考古的新发现,并对所发现的遗迹、遗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城镇发展、航运线路、对外贸易等上海历史考古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被译成英文出版的考古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庙底沟与三里桥》,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简单回顾原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对读者或许不无裨益。
圆觉洞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躯,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很为壮观。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像而得名。安岳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圆觉洞五代的 地藏菩萨 年代为我国南方出现很早; 五代时期的 地狱变 龛在靠前当属很早。本书为2013-2017年圆觉洞石窟考古调查成果。除常规勘测方式,此次调查采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方法测绘,利用激光扫描、光栅扫描和摄影扫描三种方式,建立造像崖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线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大连广鹿岛区域考古调查报告(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辽宁省大连市广鹿岛区域进行考古调查所获资料的成果报告。调查涉及区域内的23个遗址点,时代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区域调查成果显示,广鹿岛区域内有丰富的本地区龙山文化遗迹遗物,这对认识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形态有重要意义。
《锁钥:先秦印纹硬陶原始瓷器特展》共收录浙江出土印纹陶原始瓷470余件,并湖北盘龙城、叶家山,河南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平顶山应国墓地、太清宫镇长子口墓地、洛阳北窑西周墓地、林校车马坑,陕西张家坡,以及山东前掌大等出土印纹陶原始瓷100件,近1000余幅照片,用简洁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夏商周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的面貌和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情况。印纹陶和原始瓷在南方先秦考古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南方先秦考古学文化的两把 锁匙 ,帮我们叩开了构建南方先秦考古年代框架、探索中国瓷器起源、研究越国礼制发展历程、探讨南北文化交流之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南北部及中国香港、台湾 等地陆续出土了几件形制与三星堆文化同类器*其相 似的玉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长江上 游地区夏商时期*重要的遗址 三星堆遗址,是如 何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的,史书并未给出 我们答案。因此,构筑从三星堆至东南亚的历史框架 ,剥茧抽丝,厘清宏大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播线路, 还原先秦时期宏大的文化交流背景,是四川省文物考 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 编*的《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精)》出 版的目的。 本报告虽未完整地揭示出从三星堆至越南此部的 宏大历史背景,但却为我们重新构筑 南方丝绸之路 提供了新的线索。我们相信,随着今后考古工作的 持续开展,将能够清晰地呈现从三星堆到越南的宏大 历史背景,为新时期 丝绸之路 的建设提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叁)》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壹贰辑简牍编号及尺寸更新表和异体字表。
2022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1921年,河北钜鹿古城的发掘,揭开国博百余年考古的序幕。百年来,国博考古跟随时代脉动,勇于自我调整,开拓进取,成果丰硕。初涉考古发掘,便有乱世抢救文物之意。此后数年开展的发掘、调查工作,则有明确之学术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了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南关商城、河南渑池班村、绛县周家庄、西吴壁、陕西宝鸡吴山、江苏泗洪韩井、河北康保兴隆等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组织开展了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调查、平潭碗礁和大练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及全国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水下考古工作;开拓实施了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内蒙古赤峰古城址等区域的航空考古调查工作。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组织实施三峡文物保护,参与实施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从陆、海、空等不同维度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
师姑墩遗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北距长江10千米,所处地带为长江南岸冲积平原边缘一个面积较小的盆地,地势平坦。师姑墩遗址南面数千米的山区即为长江下游非常大的铜矿带,自商周时期以来那里一直是采、冶、铸铜的资源重地。 师姑墩遗址为典型的墩形遗址,呈椭圆形,北高南低,高1~3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因宁(南京)一安(安庆)、合(肥)一福(州)铁路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共布10米 10米探方9个、5米 5米探方15个,实际发掘面积近1300平方米。发现夏商至春秋时期房址2座、灰坑9座、沟3条、水井1口,以及与建筑相关的大量柱洞和沟槽。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铜器等各类标本250余件,以及较多的铜渣和炉壁残块,还有树干、木头、兽骨等各种动植物遗
窑变坯胎器,街存瓦砾墙。 聪明的吉州窑工匠通过匠心技艺让普通的泥土坯胎窑变幻化为神奇之器,创造出独具特色、天下无双的剪纸漏花和木叶纹装饰,使吉州窑成为宋元时期闻名中外的综合性窑场。窑火炙热的吉州窑窑场,不仅让永和镇留存了六街三市和码头遗存, 街存瓦砾墙 ,还保存了大量宋元时期的窑炉、作坊以及碎瓷残片,得以让人们从中探寻、发现、领略前人的智慧、技艺、精神。自2006年对吉州窑遗址调查以来,项目组就着手准备把相关资料公布报道,然而因各种缘故,总是事与愿违。如今《吉简吉美:吉州窑遗址出土瓷器集萃》即将付梓,算是刊布资料的开端。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肆)》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五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及尺寸更新表和异体字表。
《天水金石文献辑录校注》是一部全面著录天水市境内金石的资料性著述。全书收录金石 500 余通,附拓片照片 120 多幅,所录金石文字一律标点校勘,并设题解和注释,其问世将对研究地域文化、实施文物保护大有裨益。
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汉陵考古队,对汉成帝延陵陵区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本书即是此次考古工作的成果报告,详细介绍了关于陵区布局、延陵陵园、帝陵陵园、皇后陵园与祔葬墓、外藏坑、建筑遗址、陪葬墓与陵区道路、文物采集等方面的调查与勘探成果,并就时代、等级与墓主以及陵园形制与布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该书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勘探报告 系列的*本。
《四川泸州汉代画像石棺研究》全面而详尽地发表了截止至2007年泸州地区出土的画像石棺资料,在客观的文字描述的基础上配以拓片、线图和照片,让读者立体的了解画像石棺的情况,并对部分图像进行了解读。文中的解释主要以同类图像的榜题为依据,再参考文献,以了解图像的内容、背景和来由。在介绍画像材料部分除图像解读外,尽可能予以客观介绍,不夹杂著者的主观看法。
2017年底,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从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征集了163件 黑石号 沉船出水文物,其中长沙窑文物97件,越窑、邢窑、官冲窑等多个窑口文物66件。品种有青瓷、白瓷、白釉绿彩瓷、釉下彩绘瓷、模印贴花瓷等,器形有罐、有碗、有壶、有熏炉等,造型精美、色泽亮丽、图案丰富。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编著的《海丝唐韵千年回望--黑石号出水遗珍(精)》即是这些文物的图录,对于研究中国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特别是长沙窑、越窑、邢窑等窑口的瓷器外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