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100多万件,吕章申主 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只谈了其 中的100件,堪称万里选一。但每篇介绍都是一把钥匙 ,打开了这件文物背后的一扇大门,从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它的精彩,它的荣耀,甚至是它的苦难。而在 100扇大门连成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正是祖国历史 的无限辉煌。
博物馆是一眼甘泉,她让不同的人在此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在这里人神交融,时空飞腾,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一切伟大的艺术和历史,都汇集在博物馆。 它为研究者存在,为学习者展示,为旅游者导引,是苦旅者歇息和充电的港湾,它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和执著的目光。人们在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博物馆既为人们构筑了艺术的殿堂和心灵的长廊,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本书用图片文字把读者引领到异地的云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近代以来的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之苦。逢此多事之秋,宫廷国宝作为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与结晶,其浮沉流转也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有多少国宝流失海外?有多少国宝毁于战火?又有多少志士仁人甘冒危险守护国宝?一部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的历史,既是近现代中国饱受欺凌、积贫积弱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守护民族历史与文明的奋斗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 《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作者向斯,供职故宫博物院整整三十年,对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研究,首次破译故宫国宝绝密档案,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笔法,为读者缕述千年瑰宝、皇帝御用、宫廷典籍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宝文物在流转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是故宫博物院的
梅兰芳纪念馆是中国名人纪念馆。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馆址是当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1951~1961年逝世前在北京的寓所,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面积为716平方米。1983年12月筹建,1986年10月对外开放。该馆现有藏品32421件,计分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类。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文物价值,如剧本中很多清代抄本,大都是善本或孤本。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著名老艺人历年的便、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均极珍贵。所藏字画中有宋、元、明、清和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吴昌硕、陈师曾、陈宝琛、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张大千、溥心畲等人的作品。梅兰芳本人的绘画也藏有多幅。此外还有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用中、西画法相结合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
今年是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40周年,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同志编写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一书,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对我们宣传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发人们坚定信念、昂扬斗志,承载和实现神圣使命具有积极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走进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庆的历史和现实。大庆是全国人民的大庆,铁人是全国人民的铁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铁人永远是一面高扬的、鲜红的旗帜,引领着我们在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进。
本书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在此期间,李大钊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
本书是《带你走进博物馆》系列之一。未成年人将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各类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堂。让这套丛书带你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伴随你成长。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建立在对自己历史的了解之上。本书对中国有代表性和*特色的上百个博物馆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历史跨度上至周口店北京人时代、下迄当今科学技术馆,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并附有这些博物馆的地址,联系方式,交通指南,它们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是研究和宣传抗日战争,特别是武汉抗战的革命纪念馆。建馆以来,致力于武汉抗战历史的研究和宣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书在重点介绍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基础上,也记录了武汉抗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相关人物。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资料,也是一本好的教材:对那些曾经身历其境的老同志来说,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本书将会帮助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民族危亡之时为中国人民开辟光明前途的。愿我们中华儿女,从这一历史回忆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本书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武则天金简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於白下区南捕厅的甘熙故居内,故居共有三百多间房屋,因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得超出百间,甘熙曾在朝为官,深知法规,故对外宣称「九十九间半」。博物馆一九九五年被订为江苏省及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於甘熙故居不少房舍遭人侵占,目前整修恢复原貌的有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并以此分三大陈列主题。十五号是南京传统民居厅堂展示,游客可参观门厅、大厅、内厅、主人房、佛堂、洞房、闺房、书斋等,体会清末民居的居宅理念。十七号展示南京地区民俗技艺,展示现场有老艺师表演皮影戏、泥人、魔术、九连环、剪纸等,游客可花点小钱,当场学艺。十九号的南京传统民居图片展,有秦淮河的河房河厅建筑、多进穿堂建筑及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建筑构件,是研究南京地区明清民居的
《云纹铜禁》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云纹铜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1986年至1987年,这里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早的乐器实物。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武玮、向祎编著的这本《四神云气图壁画》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 镇院之宝 之一,四神云气图壁画。 《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后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移至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 镇院之宝 之一。《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早、墓葬级别*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 敦煌前之敦煌 、 敦煌外之敦煌 。
本书为文学版的辽河口清明上河图。 共收录了48种老物件,分3个部分: 炕上炕下 为生活用品,如悠车子、泥火盆、烟笸箩、拨棱槌等; 屋里屋外 为生产用具,如锔匠挑子、坯模子、苇穿子、打绳机等; 渔来渔往 为渔事用具,如网梭子、捻凿子、滚钩、片钩等。作者将这些老物件放置于许多年前的生产生活的场景当中进行讲述,描摹了一幅辽河口地区生动多彩的民俗风情图。
博物馆之旅 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原制片人郭之文老师根据《走近科学》栏目播出的《爱上博物馆》纪录片中的内容,主编的一套讲述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所藏经典文物的图书。 《博物馆之旅》丛书共分 3 本,《世界博物馆之旅》《中国博物馆之旅》《特色博物馆之旅》,分别讲述了近百座博物馆的近千件经典文物,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曾侯乙墓编钟,也有独具特色的香水博物馆收藏的香水瓶。一件件精心挑选的文物,以独特、厚重、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探寻梦开始的地方 本书为《特色博物馆之旅》,讲述了博物馆的由来,还有形形色色的专业博物馆,如北京扑克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之旅 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原制片人郭之文老师根据《走近科学》栏目播出的《爱上博物馆》纪录片中的内容,主编的一套讲述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所藏经典文物的图书。 《博物馆之旅》丛书共分 3 本,《世界博物馆之旅》《中国博物馆之旅》《特色博物馆之旅》,分别讲述了近百座博物馆的近千件经典文物,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曾侯乙墓编钟,也有独具特色的香水博物馆收藏的香水瓶。一件件精心挑选的文物,以独特、厚重、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探寻梦开始的地方 本书为《中国博物馆之旅》,讲述了22中国博物馆及其经典馆藏文物,这22家博物馆既有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有某领域的专业博物馆。
张俊儒编著的这本《杜岭方鼎》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 镇院之宝 之一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由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一镐挖出,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
王龙正编著的这本《玉柄铁剑》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 镇院之宝 之一玉柄铁剑。 虢国玉柄铁剑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 九大镇院之宝 之一。
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的鸟形铜尊,其巧妙构思和周身繁缛的龙、蛇等各种动物纹饰,不仅体现了妇好主持祭祀、带兵征伐的特殊身份,其艺术性也堪称经典。本书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对妇好鸮尊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深入解读。
曹汉刚编著的这本《莲鹤方壶》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新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 镇院之宝 之一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阿拉善博物馆,融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特色为一体,综合和展示了本地区自然与人文的不断变迁与发展。走进博物馆,欣赏7000年前精美的器物,感叹先民精湛的石器加工技艺,识读东汉石刻里古老的讯息,参悟居延汉简中烽烟的含义,感受岩画上舞者始终如一的激情,聆听黑城亘古的传说,体验卫拉特古老的民族风情,您的思绪必将穿越高山大漠,流淌在西部辽阔的时空里。遥想游牧的艰辛、战火的迷茫、丝路的辉煌、东归的壮举以及现实与未来的华丽混响,您一定会为阿拉善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晾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告诉我们——这里也是中华文明孕育、交融的根脉地带……”这是来自葛承雍主编的《阿拉善博物馆》的节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