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为 “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古代文献的特殊形态——石刻文献的研究中,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视角,立足于文化史的宏观鸟瞰,对古代石刻文献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展示了古代石刻文献的丰赡和魅力,丰富、完善了古代文献的广阔内涵,揭示了石刻文化和石刻文献独特的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主要章节包括:从物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代石刻;宋前及宋代刻工和刻石文化;元明清刻石工、刻石业及文化交游;拓本生产与流通;秦始皇东巡刻石的传统、礼仪与文本文化;汉碑、社会网络与礼物;汉末三国石刻;石刻的空间与文本景观;永州摩崖石刻的产生与演绎;朱熹对石刻文化的作用;晚清笺纸与石刻文献;晚清士风和碑拓流通;附录还
《秦汉碑刻校勘图鉴》真实写照了碑帖上的文字图像,用文字来记录图像,给众多人们提供一些研究价值。研究金石碑版本的学者,商估史来不乏其人,著作自多。《秦汉碑刻校勘图鉴》作者是李志贤。
本书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本书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 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 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近年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苏荣誉教授一直致力于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在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该文集收录了他关于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的*成果,既有像《妇好墓青铜器与南方影响 殷墟青铜艺术与技术南方来源与技术选择新探》这样的文章对传统热点问题进行再次深度阐发,也有像《枣庄徐楼出土铸镶红铜青铜器探讨 兼及红铜铸镶纹饰青铜器的时代与产地问题》这样的文章结合新材料进行新研究,该书的出版将会推动学界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进一步研究。
《牢山剑水:鲁尼文叶尼塞碑铭译注》 是白玉冬“突厥鲁尼文文献集成与研究”专题研究的首要部分,首先依据突厥鲁尼文碑铭图版,全面系统排查叶尼塞碑铭,依据图版和前人研究成果,甄别出史料价值较高的 68方墓志铭,给出录文、换写、转写与中译文。其次,对尚未被解读的原字V,以及转写意见不一的词汇,结合其他古突厥语(包括回鹘文)碑刻及写本文献,尽可能提供客观公正的答案。从对碑铭原字的认读着手,给出重点碑铭如实的摹写、换写,准确的转写、中译文,以及词注与相关考释,并将 上关于叶尼塞碑铭的诸多研究成果与主流观点介绍给 , 终为 学术界提供一个翔实可信的叶尼塞碑铭文献整理成果,并对伯恩什达姆等多位学者的研究做出回应与反馈,这在 尚属 ,也是本书在学术思想方面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出土宋代墓志近150种,是关于陕西出土宋代墓志的系统性文献整理成果,旨在通过调研考察摸清当前陕西出土宋代墓志总体情况,根据拓本或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墓志文本的释录和考订,进而从史学、文学、宗教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及交叉领域视角发掘其文献价值。宋代墓志既是重要的出土文献,同时也是珍贵的文物资源,本书的出版,将推动有关部门对于陕西出土宋代墓志文物资源的重视和保护,也将吸引更多的学者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向更深入的阶段。
本书稿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 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 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 、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 本书旨在为 犍陀罗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增添一项资料工具,亦可为中国 考古和艺术领域编纂类似的工具书提供一个范本。
本书收录南朝陵墓石刻中仍存文字的拓片,主要涉及萧梁王侯墓前的石刻遗存,反映了南朝特有的时代风貌与神韵;同时收录汉代至唐代重要的碑拓,如汉代《校官碑》、三国吴《天 发神谶碑》、南朝《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瘗鹤铭》、唐代《明征君碑》等,反映了石刻文献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连续性,彰显出南朝“继汉开唐”的历史地位。南京大学程章灿、 张学锋、童岭三位教授并结合自身研究专长,从古代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切入,对石刻拓片背后的历史故事、政治生态、社会文化土壤等深层因素予以发掘和重现,使读者可 以深入了解六朝历史,感受六朝文化。
碑刻艺术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镌刻于碑石上的纹样千变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本书从碑刻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审美价值入手,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碑刻纹样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纵向上以朝代为序,对古代碑刻纹样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古代碑刻纹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将同朝代碑刻纹样与其他器物上的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每种纹样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析,梳理碑刻纹样的历史流变规律,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碑刻上的传承、创新与运用,以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供基础性的助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西安碑林数千藏石中,甚至在中国现存数以万计的古代碑刻中,《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国际知名度、被中外学者研究得最多的一块碑。由一块古碑,衍生出了一门历久不衰的国际性的学问,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例。
《印学研究》第七辑“印外求印专辑”,通过对明清以来篆刻创作演进过程的考察,分析了前期“印中求印”与后期“印外求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印从书出”、“印外求印”艺术理念的特质及其在篆刻艺术发展中的意义,对钤印陶文、甲骨文、泉币、碑版、非篆书等文字入印进行了个案探讨与发掘,对金石学影响下的篆刻特征进行了梳理与评说,拓展了“印外求印”模式下的创作空间。此外,本辑还编发了一组古玺印、钤印陶文考释,篆刻辨伪,印人考证文章,尤其对战国私印中的复姓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共收论文22篇,并选録了当代名家书画篆刻作品12件。
北京大学的发展杂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社舍各方面人士、新老校友畏期以来的熟心捐助是一种常兄的支持形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是经常得到捐赠的部门之一,大到畿莴平米的图馆馆舍,小到日進不断、难以数计的的经常赠书,涓涓细流,逐渐匯成大河。透过每笔捐赠,我们看到了无数仁人志士願中圆教育事来進步,冀北京大学不断骚展的赤诚之心。 最近,我校校友徐圆衔先生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89种石刻拓片的举勤,又是上述无数公益捐赠中一个新的事例。徐国衔先生虽然年轻,但已是涪南有影响的收藏家。他熟心社舍公益事業,能够从自己的收藏中捐出一些北京大学固害馆未藏却又有着重要资料價值的拓片文献,寅在是一件造福孕林、泽被後人的好事,我校乃至各界蘸者必将徒中赏益。徐圆衔先生曾在北京大学艺术学研究生裸程研修班学习过,他丽
元进墓志是近年来出土于洛阳的北魏墓志。据墓志记载,元进是北魏常山康王之孙。志文为楷书,风格平和温润,用笔中的圆笔明显增多,具有方圆结合、平稳舒展的特点。
本书试图从书法史学和书法艺术审美的角度对隋唐墓志进行审视,把墓志书迹置于书法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作为隋唐书法史的专题,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开展研究,从而确定墓志书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隋唐书法的历史面貌,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深化对书法史的研究。通过挖掘墓志书迹遗产,宏扬传统的书法艺术。我们对五千余方隋唐墓志书迹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分类筛选,从中选择了隋唐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墓志书迹二百余方分别加以介绍与赏评,理出墓志书迹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发展轨迹。为避免陷入简单赏评的肤浅层面,在考察中把墓志书迹置于隋唐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与整个唐代书法的历史相联系,把左右时代书风的名家书法与民间书法结合起来,在相互比照中探讨墓志书迹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我们的着眼点在于墓志书迹的书
路远研究员在中国古代石刻研究领域中勤奋耕耘,创获颇多。全书有关碑刻研究的论文,上至汉魏,下到明清,不仅对相关的金石文献资料、文物现存状况和历代拓本流传一一进行梳理,而且对前人的观点勇于剖析,从实证出发逐一辨析,得出一系列令人信服的新见,以还史实的真相。本书研究的碑刻均是碑林收藏的历代碑刻珍品,如《熹平石经》、《集王圣教序碑》、《郎官石柱》、《玄秘塔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等,许多金石学家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证和研究,路远研究员运用二重证据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全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客观研究和当代学术研究的视角,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展现了新一代碑林学人在传承千年碑林、迈步当今学术研究领域的种种努力和情怀。我们相信,随着此书的出版,对于宣传碑林文化、加
《印学研究》第七辑“印外求印专辑”,通过对明清以来篆刻创作演进过程的考察,分析了前期“印中求印”与后期“印外求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印从书出”、“印外求印”艺术理念的特质及其在篆刻艺术发展中的意义,对钤印陶文、甲骨文、泉币、碑版、非篆书等文字入印进行了个案探讨与发掘,对金石学影响下的篆刻特征进行了梳理与评说,拓展了“印外求印”模式下的创作空间。此外,本辑还编发了一组古玺印、钤印陶文考释,篆刻辨伪,印人考证文章,尤其对战国私印中的复姓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共收论文22篇,并选録了当代名家书画篆刻作品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