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简称《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庙置守庙百石孔稣碑》。东汉永兴元年(一五三年)立无额。隶书,十八行,行四十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主要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公赎。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 本次选用之本马上海图书馆所藏明拓本,经王懿莱、周大烈递藏,『辟』字右部二横可见。椎拓极精,极为难得。整幅为朵云轩所藏,百年前旧拓。均为 原色全本影印。
《河南碑刻类编》分为河南碑刻的前世今生;河南名碑的趣事旧闻;碑帖市场的繁荣可期三编,主要内容包括:河南碑刻知多少;河南现存重点碑刻录等。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现存碑刻不下万通,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济源等地。在这上万通碑刻中,较有价值的当在2000通左右,比较的有300通左右,最为的当在100 通左右。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收录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东洲草堂金石跋》和沈树镛的《郑斋金石题跋记》两种作品。(清)何绍基,沈树镛撰,汪政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