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您迈进这古朴庄重的编钟馆,观赏着2400年前的巍巍古乐器,聆听着演奏厅内铿锵的金石之声和悠扬的丝竹之乐的时候,您可知道,这编钟、编磬及其同出的125件古乐器、15000多件各类文物,是怎样被发现和怎样从地下被发掘出土的吗?您是否知道外学术界为什么称曾侯乙墓的发掘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大发现吗?一起来看看谭维四专著的《战国王陵曾侯乙墓》。
《皇陵风雪: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是“考古中国”系列之一,由岳南、杨仕编著。 《皇陵风雪: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讲述了: ……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 震惊、愕然、猜疑……这条被封锁了两年多的消息一经播出,立即使各国考古界为之哗然,无数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本内容充实、资料丰富、结构严谨、科学系统、论点精辟、文笔生动流畅的,集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考古手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风俗民情等,知识面广阔无垠。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说的:“它简直是一部用实物写成的西汉百科全书”。
《皇陵风雪: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是“考古中国”系列之一,由岳南、杨仕编著。 《皇陵风雪: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讲述了: ……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 震惊、愕然、猜疑……这条被封锁了两年多的消息一经播出,立即使各国考古界为之哗然,无数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决战地》就是一本地域色彩很强的关于战争的书籍。书中所提到的很多地方在今天大多不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同日而语,但在古代的某一段或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些地方都是军事重镇、战略要地,一场战役的胜败可能就直接关系着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甚至是国家分裂或统一。由于历史的沿革、时间的推移,人们或是遗忘、或是只记住了战争的名字,比如“牧野之战”、“柏举之战”、“蔡州之战”……但是又有几个人能一一说出“牧野”、“柏举”、“蔡州”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因此,现代人对战争地点的了解远远少于那些战争本身,而这就正是本书要与您探讨的。 本书介绍的这些决战地,有的是因一次战争而名垂史册,比如牧野、郾城、麻城等;有的则发生过多次战争,比如寿县、崤山、太原、大同以及一些古代重要的关隘如居庸关、山海
清东陵是一部用砖瓦木石写就的历史,是固化了的清代宫廷历史档案。清东陵的营建历史,可追溯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达两个半世纪。在这里,前后营建了5座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共14座帝王后妃的陵墓,成为清王朝规模、影响、名气的皇家陵墓群之一。《清东陵档案解密》将带您走进帝王的陵寝,见证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兴衰。
清西陵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多位后妃、阿哥、王公的陵寝所在地。自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至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共建有14座陵寝,包括4座帝陵,3座皇后陵墓,7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本书作者将带您走进这些古建筑群中,去解密中国皇陵的最后绝唱,窥探千古帝王的命运沉浮。
受“祖先崇拜”以及“视死如生”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自古对墓葬就十分重视。而今人通过墓葬可以探寻我国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墓葬的故事》就为你讲述了墓主人生前那些传奇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穿越塔克拉玛干》是《西域游历》系列中的第6部。《西域游历》一书,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906——19O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西域游历》一书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从西向东包括了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甘肃西部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斯坦因在这些遗址所发现遗物的主要类别有雕塑,绘画,简犊文字(包括汉文、梵文、伎卢文、和田文、龟兹文、吐蕃
定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幕,整个发掘历时2年零2个月、用工2万余个。深埋地下数百年的文物宝藏将世人带入大明王朝那风雨飘遥的岁月,令人称奇的出土文物以各种方式揭开一个个数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定陵的发掘为后来整个中国陵墓和文化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本书内容包括:悠悠古商城、古商城秘史、古商城趣事、古商城旅游景点、古商城人文景物传说、古商城商业民俗及俗语、古商城节日习俗、洪江区旅游交通服务示意、洪江古商城周边名胜旅游景点介绍等。
定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幕,整个发掘历时2年零2个月、用工2万余个。深埋地下数百年的文物宝藏将世人带入大明王朝那风雨飘遥的岁月,令人称奇的出土文物以各种方式揭开一个个数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定陵的发掘为后来整个中国陵墓和文化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定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幕,整个发掘历时2年零2个月、用工2万余个。深埋地下数百年的文物宝藏将世人带入大明王朝那风雨飘遥的岁月,令人称奇的出土文物以各种方式揭开一个个数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定陵的发掘为后来整个中国陵墓和文化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这是一本内容充实、资料丰富、结构严谨、科学系统、论点精辟、文笔生动流畅的,集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考古手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风俗民情等,知识面广阔无垠。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说的:“它简直是一部用实物写成的西汉百科全书”。
朋友!当您迈进这古朴庄重的编钟馆,观赏着2400年前的巍巍古乐器,聆听着演奏厅内铿锵的金石之声和悠扬的丝竹之乐的时候,您可知道,这编钟、编磬及其同出的125件古乐器、15000多件各类文物,是怎样被发现和怎样从地下被发掘出土的吗?您是否知道外学术界为什么称曾侯乙墓的发掘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大发现吗?一起来看看谭维四专著的《战国王陵曾侯乙墓》。
钧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是我国陶瓷艺苑里的奇葩,其内涵之博大、意蕴之美妙、体系之独特、影响之深远,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是介绍钧窑、钧瓷特点的普及性读物,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钧窑与钧瓷的历史,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钧瓷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盛衰状况、烧制特点和艺术风貌,对广大读者、陶瓷工作者、钧瓷爱好者、钧瓷鉴赏家、收藏家都有很大的裨益。
洛阳公庙内明代所建定鼎堂的西山和后墙上,镶嵌有《周公解梦》碑石,内容共二十七章,刊在十四块碑石上。每块碑高一百二十五厘米,宽四十五厘米。碑刻为楷书,清秀隽雅,很耐观赏。从碑文内容比较一洛阳周公庙刻石与三义堂藏版极为相近。由于长期风吹、雨淋、日晒,自然风化严重,加之多次拓印,局部字迹以漫漶不清。
清东陵是一部用砖瓦木石写就的历史,是固化了的清代宫廷历史档案。清东陵的营建历史,可追溯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达两个半世纪。在这里,前后营建了5座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共14座帝王后妃的陵墓,成为清王朝规模、影响、名气的皇家陵墓群之一。《清东陵档案解密》将带您走进帝王的陵寝,见证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兴衰。
百年考古大发现系列丛书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又挑选了数十项,原则是每个项目为一本书。这些项目除了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外,项目的选择上也兼顾到考古文物学术内容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作为考古文物的普及读物,这些项目还必须有的可读性、社会的认知性。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暮霭低垂,一群盗墓贼凿通了历史与现代。神秘的地宫、传说的宝藏、绝命的咒语、不朽的古尸……多少风流人物生前的苦心经营,因他们的盗窃之举毁于一旦;无数被岁月掩埋的不解之谜,也因他们的闯入得到答案。 同时,他们也是无数离奇事件的书写者。各路盗墓贼如何见招拆招,穿越机关重重的地下迷宫?邙山因何吸引无数人在这片山岭上掘地三尺?一代枭雄曹操是否真是通过盗墓支持巨额军费开支?探寻谜中谜,破解案中案,这是一部诡异卓绝的盗墓大观。 《盗墓秘闻》的作者是王宇。
定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幕,整个发掘历时2年零2个月、用工2万余个。深埋地下数百年的文物宝藏将世人带入大明王朝那风雨飘遥的岁月,令人称奇的出土文物以各种方式揭开一个个数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定陵的发掘为后来整个中国陵墓和文化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一代一代的帝王用无上的权力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地下宫殿,作为灵魂永生的天堂。他们每天都听人呼喊万岁,不停地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却谁也抗拒不了生命的规律和朝代的更迭。死亡照样发生,陵墓继续修造,盗墓贼从未停止活动。墓主人一个个化为枯骨,甚至骸暴荒野,无人看见灵魂永生的奇迹,只有造陵人的精神和劳动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