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魂归邺西:曹操高陵研究
    •   ( 176 条评论 )
    • 周立刚 /2024-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曹操高陵考古发掘报告出版之后第一项关于曹操高陵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陵墓、陵园和陪葬墓等关键要素的完整考古面貌,曹操高陵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各种质疑观点的真实情况,相关画像石、卞后墓葬和曹操DNA研究等问题的再分析,相关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等,都在本书中逐一展现。其中陪葬墓等多项考古材料为首次公布,关于各类质疑观点的梳理分析也是首次尝试。希望通过这些成果,能够让学者和公众看到曹操高陵的完整面貌以及其从发现到研究的全过程,从而对其有一个更加科学、理性和全面的了解。

    • ¥54 ¥108 折扣:5折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5:寻找埃及失踪的古墓
    •   ( 204 条评论 )
    • /2023-10-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埃及古代遗迹之壮观举世无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从恢宏金字塔深处的墓室,到国王谷隐蔽的地下陵墓,几代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系列法老的墓葬。然而,还有很多陵墓尚未确认墓主,很多地区仍未被彻底探寻,新的科技与新的历史研究也不断带来新的信息。 备受瞩目的图坦卡蒙墓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亚历山大大帝和埃及艳后的陵墓究竟在何处?国王谷里是否还藏着神奇宝藏?有足够多的线索诱惑着人们,激发人们的想象,却没有充分的证据指向确切的结论。 克里斯 农顿在书中不但精彩地捕捉了埃及考古学史上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生动讲述非凡探索者们的发现过程,而且思考着已有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留下的重重谜团,以及公众的兴趣如何影响埃及学的发展,再次燃起人们对未来埃及考古发现的热切期待。

    • ¥50.1 ¥88 折扣:5.7折
    • 光宅中原:拓跋至北魏的墓葬文化与社会演进
    •   ( 497 条评论 )
    • 倪润安 著 /2022-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 晋制 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 唐制 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59.8 ¥105 折扣:5.7折
    • 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
    •   ( 2034 条评论 )
    • 刘振东 著 /2015-11-01/ 文物出版社
    • 由刘振东*的《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以坟丘墓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从墓葬的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两大部分人手,重点探讨中国东周至南北朝这一较长历史时段的墓葬制度,尤其是墓葬等级制度,并触及中国古人的冥界观问题;另外从东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对中日两国古代坟丘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期望此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窥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变化之轨迹,有助于促进东亚范围内墓葬研究的交流、互动。

    • ¥99 ¥198 折扣:5折
    • 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   ( 19 条评论 )
    • 李新伟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 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 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 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8.8 ¥118 折扣:5折
    •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   ( 1650 条评论 )
    • 郑岩 /2016-10-01/ 文物出版社
    • 郑岩*的《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画像砖壁画等使用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还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 邺城规制 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

    • ¥55 ¥110 折扣:5折
    •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木雕鼓车保护与修复报告
    •   ( 11 条评论 )
    • 孙玉军 著,淮安市博物馆 编 /2019-04-01/ 文物出版社
    • 2004年7~9月,淮安市博物馆在清浦区运河村发掘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是迄今江苏地区出土的规模*、结构*为奇特的战国贵族墓葬。此墓因早期被盗,主椁室与外藏椁随葬的青铜礼乐器、容器等珍贵器物被洗劫一空,尚余各类器物130多件,可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的26件。其中以一辆实用木质马车为国内考古罕见,弥足珍贵,该车大多数木质构件纹饰清晰,轮、轴、辅、衡、轸、軨、厢板、建鼓等主要部件保存较好,且有一定数量的青铜饰件、骨雕饰件、漆绘饰件,大部分车厢板都雕刻着精美的蟠螭纹与云纹图案,从整体形制看,此车装饰华丽,制作精良,表明了墓主人有显赫的地位,是战国时期贵族阶层礼仪身份的象征。根据车舆木雕装饰板与建鼓组合的特征,将这辆木质马车命名为 木雕鼓车 。马车惊现后,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对木雕鼓车

    • ¥91.2 ¥160 折扣:5.7折
    • 湖湘文库--城头山遗址与洞庭湖区新石器
    •   ( 61 条评论 )
    • 郭伟民 著 /2012-08-01/ 岳麓书社
    • 《湖湘文库:城头山遗址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从考古学的证据出发,希望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建立起一个以考古学文化为主线的洞庭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时空框架,并将这个框架置于长江中游乃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下讨论相关问题,这个框架的核心是澧阳平原,澧阳平原的核心是城头山遗址。

    • ¥68.4 ¥120 折扣:5.7折
    • 汉代郡国分治的考古学观察--以关东地区汉代墓葬为中心
    •   ( 289 条评论 )
    • 宋蓉 著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汉初,郡国并举,形成了政体上的东西分治。本文以考古学资料为中心,在传统制度史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与政治因素的互动中再度观察汉代的郡国制问题。通过对关东地区汉墓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关东汉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脉络,揭示出当地汉文化发展的渐进改良模式。进而,通过与两汉政治环境变迁的对照,指出汉代制度层面的郡国分治与社会文化的东西异制相互影响,移风易俗,平稳而有效的整合了地域差异显著的关东之地。

    • ¥55.8 ¥98 折扣:5.7折
    • 中国抚仙湖水下遗址 黄懿陆 云南人民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黄懿陆 /2015-06-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中国抚仙湖水下遗址》主要总结了2001年、2006年、2007年三次抚仙湖水下探索的经验、主要集中介绍了2014年作为云南省文化事业项目的开展情况,集中对2014年科学考察发现的水下证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已经出现了集权制,有证明王权,神权存在的水下证据,有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浮雕记录,特别是对该遗址的年代,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且提出了建立中华抚仙学的构想,具有、定的启示作用。这是对抚仙湖水下遗址真相的次深入探揭示,也是一次有理有据的学术探索。

    • ¥59 ¥153.37 折扣:3.8折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研究院 文物出版社【正版】
    •   ( 2 条评论 )
    • 云冈石窟研究院 /2008-06-01/ 文物出版社
    • 石窟寺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像最早于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谷地)诞生。佛教石窟造像之风的东渐,大约首先是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波及关陇,五世纪因云冈石窟的开凿,达到鼎盛,进而流布中华。云冈石窟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一改葱岭以东昔日佛窟的石刻、泥塑、壁画三位一体的模式,直接比照古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东方首次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全石雕性质的佛教石窟群;同时,广泛吸收中外造像艺术精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而,对华夏佛教石窟的推广、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72 ¥173 折扣:4.2折
    • 盛唐风采:唐薛儆墓石椁线刻艺术
    •   ( 52 条评论 )
    • 郑华 编 /2019-10-01/ 文物出版社
    • 薛儆,别名薛缜,盛唐时人,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汾阴(今山西万荣)薛家,唐睿宗之婿。其散官为银青光禄大夫,勋爵为驸马都尉上柱国汾阴郡开国公,死后赠兖州都督。其墓位于万荣县皇甫乡皇甫村,1995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墓进行了发掘,发现并出土了青石墓志一合及门楣、壁画等珍贵文物数十件。 杨明珠主编的这本《盛唐风采(唐薛儆墓石椁线刻艺术)(精)》通过大量的图片,对唐薛儆墓出土石椁上的线雕图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

    • ¥72.9 ¥128 折扣:5.7折
    • 麦积山石窟研究
    •   ( 132 条评论 )
    •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编 /2010-03-01/ 文物出版社
    • 在秦岭山脉西端茫茫林海的边缘,耸立着一座中外闻名、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以其奇特的山形。秀丽的风光、迷的烟雨、多姿的雕塑、古老的壁画、神奇的传说,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骚人墨客……本书收录多篇对1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以供参考。

    • ¥79.8 ¥140 折扣:5.7折
    • 光宅中原——拓跋至北魏的墓葬文化与社会演进
    •   ( 278 条评论 )
    • 倪润安 著 /2017-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 晋制 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 唐制 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50.1 ¥88 折扣:5.7折
    • 秦始皇陵之外:秦艺术新视域
    •   ( 58 条评论 )
    • 柳扬(Liu Yang)主编;赵婧译 /2023-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收录了十位全球研究中国早期艺术与文化的顶尖学者结合新近秦考古材料、以秦艺术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杜德兰、包华石、班大为、汪悦进、李安敦、夏含夷、陈光宇、柳扬、苏芳淑、王辉等学者围绕 继承、创新与政治 都城、陵墓与祭祀 历史、文化与艺术 交流、互动与碰撞 四个主题,从类型学、图像学、古文字学等维度,系统解读了秦艺术与历史。这些新洞见,对于我们理解秦的执政理念、艺术创新和文化交融,以及它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 ¥50.1 ¥88 折扣:5.7折
    • 大葆台汉墓文物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编
    •   ( 1 条评论 )
    •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编 /2015-06-01/ 文物出版社
    • 北京大葆台一、二号墓,是目前北京地区考古发掘规模优选、十分豪华的两座汉墓。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使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据《汉书。霍光传》中注释黄肠题凑说“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据考证这是西汉广阳王刘建和王后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号墓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也是迄今已发现规模优选的黄肠题凑墓。为研究古代的帝王葬制,提供了十分重要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大葆台一、二号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文物。其中许多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是研究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

    • ¥99 ¥180 折扣:5.5折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
    •   ( 73 条评论 )
    • 陈大为 /2014-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研究》将敦煌僧寺纳入到整个中古社会佛教发展的这个大的历史背景当中,以敦煌净土寺和龙兴寺为重点,研究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的存在形态。首先以敦煌净土寺为中心探讨其与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人群的方方面面的往来关系。其次,探讨吐蕃及归义军时期的龙兴寺在敦煌地区政治、经济、佛教、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专题性研究,揭示了龙兴寺的社会功能,推进了敦煌佛教史的研究。再次,对敦煌寺院的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并勾画出敦煌寺院的结构及其布局。第四,进一步将僧寺与尼寺进行比较,在尼寺研究上取得不少成果。后,对于佛教寺院的社会事业专章讨论,揭示了佛教的世俗存在形态和深厚的民众信仰基础。第五,为敦煌佛教的研究者提供了经过整理的

    • ¥50.1 ¥88 折扣:5.7折
    • 临安洪起畏夫妇合葬墓
    •   ( 27 条评论 )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市文物馆 编著 /2015-12-01/ 文物出版社
    • 《临安洪起畏夫妇合葬墓》根据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安市文物馆2013~2014年西坟山遗址、墓群考古工地的发掘资料整理而成。洪起畏,南宋末曾任镇江知府。2013年其夫妇合葬墓发现于浙江临安。墓葬经过精心设计营造,为同茔异穴合葬墓,有墓前建筑和高大封土,也建有排水设施,形制独特。二人均有墓志,记载内容丰富。尤其是洪起畏墓志,对南宋后期历史有证史补史之用。

    • ¥96.9 ¥170 折扣:5.7折
    •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作品)
    •   ( 3344 条评论 )
    • 齐东方 著 /2018-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独有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道教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入地下?为什么要埋入地下?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 ¥55.8 ¥98 折扣:5.7折
    • 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文集
    •   ( 36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局 编 /2010-10-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政府承办的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上的论文19篇,这些论文主要围绕“城市核心区的大遗址保护”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包括《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无锡大遗址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发挥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市》《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阳特色的大遗址保护之路》等。

    • ¥55.8 ¥98 折扣:5.7折
    • 启幕江南: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
    •   ( 31 条评论 )
    • 吴中博物馆 编 /2021-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环太湖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随着多年来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环太湖地区基本建立了以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 良渚文化为代表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成为中国史前文化发展脉络为清晰的地区之一。 本书为配合吴中博物馆展览 启幕江南 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 的同名图录,图录收录了环太湖地区以草鞋山、东山村等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近200件,展现了自古以来环太湖地区丰富的史前文化。

    • ¥61.5 ¥108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