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图文并茂的图典形式,展现中国绘画艺术各个门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体例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史或图录、画集,图随文走,更见形象便捷。 本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久远历史和丰富品类。时代上溯到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初年,上下七千年。品类包括已呈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石器时代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两代的青铜器,已具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已属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板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这些品类组成了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本书按时序分章编排,然各章并非简单地按朝代组合,而是根据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征分阶段来归纳,各章标题也尽量突出此阶段主体
玉器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书集中选编了中国历代玉器的纹样造型近400幅,编者通过原器物墨拓法和少量的线描图案,准确而细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原有纹样和造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迷人风貌。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丰富。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以至于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即所谓“君子佩玉”。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随着时代的演变,玉器
程希主编的《烟画背后的爱国史(金正琥先生捐涉侨烟画图鉴)》是一本由海外侨胞无偿捐赠烟画实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江苏泰州单声珍藏文物馆联合撰写、编辑,主要反映近代著名民族工业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烟画作品的图集。 全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以烟画实物为载体,赞美了中国民族烟草工业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发愤图强、实业救国的爱国抗争历史,赞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萨迦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报告(精)》(作者段修业、王旭东、李最雄、傅鹏、格桑)收录了萨迦寺壁画价值评估;萨迦县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萨迦寺各殿堂环境;壁画病害分类及分布;壁画保护修复前期研究;二层及二层以上殿堂壁画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论述20世纪中国美术考古成就的重要著作!对从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科学田野考古起,到20世纪晚期的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时间为经,不同专题资料为纬,巧妙交织,作了翔实的梳理与论述,填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误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借鉴价值,是美术史研究的一部信史和入门的重要参考书。400多幅彩色图像,图文对照,可读性强。
美丽的洛河岸边,有片神奇的地方,上部黄土,下部石头,名曰大力山。北魏孝文帝开始,便在这里开凿了气势恢宏的皇家石窟。旧称巩县石窟,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众多石窟群裹排名第八。那庄严的大佛,壮观的帝后礼佛图,精美的佛宠,使历代善男信女文人骚客常来拜谒。石窟寺内存留上自汉代下至民国,不同时期、不同形制、大小各异的造像题记、塔铭、碑刻近一百三十品。其中北魏时期各种造像题记四十品,这些造像题记形制较小,刻画自然,增减随意,粗放直露,于穉拙质朴中见真淳,于不规整中生奇妙;唐人造像题记五十品,多有鸿篇巨制,洋洋大观,字口饱满清晰,法度森严,雍容峭劲;余者多是宋代以下石刻,虽然他们大小不一,书体、风格多样,但亦多有精妙,堪称瑰宝。这批石刻,不仅于文字、考古、美术、文献的研究有重要
《文明的印痕:贺兰口岩画》包括彩图、线描图、拓片以及文字部分,该书共收录贺兰口精美的人面像岩画、符号岩画与动物岩画及风光照片150余幅,另有部分岩画线描图,每一幅图片都配以优美的说明文字,力求向读者全面展现贺兰口岩画的精彩与风景的秀丽,为我社岩画系列丛书的又一力作。
《中国汉画研究》是一份汉代画像研究学刊,本书是《中国汉画研究》2005年卷,共收录12篇论文,分为报告、研究、综述和评述部分,“报告”对陕西、四川两地出土的汉代画像资料作了考古学上的汇报和整理,“研究”就画像观者、具体画像题材、谶纬、铭文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综述”是对陕北画像石的研究综述,“评述”是两篇论文的读书报告。本卷以陕北地区为主题,图文对照,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学术价值很高。
昔屈原作《天问》,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屈原在流放中见到楚国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壁画,所画“天地山川鬼神琦璋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屈原所见壁画各事,我们可以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事件。 王逸的儿子王延寿作《鲁灵光殿赋》,对殿内图绘的古今人物图像作了详细的描写。当时以山东为中心,画像刻石进一步兴起,成为绘画艺术的新风尚。 其画像技法是画师在磨平的石面上用墨笔绘出底稿,然后用凿錾工具刻成高低不平的图像纹饰,形成具有凹凸不平的立体画面。最后施彩着色,使与绘画有同样的色彩效果。 画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和庙、阙等建筑上的雕刻,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汉画像石的出土与研究,在近二十年里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