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整理和研究河西汉简的重要成果,是近年来汉简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全书以肩水金关汉简的整理和研究为重点,共分四大版块,内容涉及释文校订、词义考释、散简缀合、历谱考释、名物考证等几个方面,创获颇多,对汉简研究贡献较大。 本书所收论文除少数几篇,多曾陆续发表,此次结集出版,作者又重新加以修订和增补。 此外,本书还涉及整理和研究汉简材料的基本程式,对于研究汉简的初学者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意义。 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汉简文字的整理和研究,而且对推进河西地区历史人文、名物制度等相关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商周金文选》是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的选本,年代下限断至秦统一以前,共收入拓片二百六十六件。本书按年代、地域编次,即商代晚期,西周早(武王至昭王》、中(穆王至夷王》、晚《厉王至幽王》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则按地域《江淮、齐鲁、三晋、关中》分国别排列。为方便读者,对铭文作了释文。通假字和异体字用括弧注出,缺字用方框表示(能补者于以填入》,不识之字除个别存原篆外,均作隶定,一般古今字及重文、合文不再标明。《商周金文选》采用器铭,除少数公私藏拓外,主要引自下列着录:、《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三代吉金文存》《商周金文录遣》《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考古》等杂志五、为便于制版,部分拓片作了缩放处理。
魏晋二百年间,草、行、真这三种重要的书体完成了初步定型。此后,汉字便确定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真书这五种基本书体。 唐以降,中国文字结构形态几无变化,中国书法也进入了一个争奇门艳,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自然经历了数个高峰和低谷,以波浪式的方式演进,直至现当代。 作为书写载体的简读的使用,恰存在于先秦至魏晋这一历史阶段。我们编辑出版这一套《中国简读书法系列》丛书,恰是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 内蒙古居延汉简4 。
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了数量不少、与吴国历史相关的铭文铜器,近年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及零星发现的简帛资料,对于研究吴国历史意义重大,颇有补正吴史的作用。本书通过利用这些资料,对《吴太伯世家》所载内容进行广泛注释。本书以《吴太伯世家》原文为纲,以《春秋》《左传》等传世文献及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为目,对迄今所见吴国史料进行汇集,并立“新证”一目,对原文出现的地名、人名、史事等酌情注释,就相关问题既有研究成果的介绍汇总,亦有自己的见解陈述。
本书是佛教文化的专题研究,研究对象以古代域外普贤信仰为主,涉及普贤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思路、起源、发展演变、基本特征等方面。本书在普贤信仰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对一些问题进一步探究,从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来审视域外普贤信仰的重要问题。
本书利用的资料出土文献与文物并重,讨论的范围很广。碑形墓志问题、墓表问题、神道石柱问题,墓塼书式、书法问题,墓塼墓志的出土时地问题、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总体性问题,都在探讨之列。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利用出土的文物和文书,对中古中国西北边疆历史的一些敏感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簠斋金文题识》乃余往年集记绿。题识内容丰富,考定铭文,判断时代,很有价值。特别是记绿器物出土地点及流传经过乃本书特长。除秦始皇诏版一三一器因李斯篆书为借拓者外,书内各器均为簠斋自藏。 题识资料来源,余已不能全然记得。除少数取自《簠斋藏古目》,多抄自金文拓本之包装纸上。簋斋考辨鉴定器物,决心收藏以后,为赠友好及传世之用,乃令传古助手拓成若干纸,用毛头纸包装起来,随手将考释及各事题于包装纸上。时经百余年,中间更换包装纸,簋斋题识又转抄于新纸上。拓片与稿本自来由陈氏长房长支保管。余乃篮斋六世长孙,自年轻即保管并服务于拓片箱。所见拓片包装已为民国初年由祖父礼丞遣人换包抄绿,已非簋斋手笔。惟其如此,后日抄读者即遇到许多困难。 部分绿自别处者,如《铜镂鞠》题试。今余书箧中另有一份
当代学者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王美盛先生,对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两组有名石刻文字:石鼓文、诅楚文进行了考订,并将斑驳的文字一一补齐,在此基础上用毛笔书写,展现了两组文字的特征。
本书是佛教文化的专题研究,研究对象以古代域外普贤信仰为主,涉及普贤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思路、起源、发展演变、基本特征等方面。本书在普贤信仰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对一些问题进一步探究,从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来审视域外普贤信仰的重要问题。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甘肃天水秦简”。
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已经过去120个年头了。经过历代学人的努力,从筚路蓝缕到盛世显学,殷商甲骨学早已走出专家研究的象牙塔,成为日益提升的国民素质与文化自信的一个标志。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为读者揭开种种有关甲骨文的谜团。例如,“甲骨文字怎样产生的?甲骨文字都记录了什么?听说甲骨文记录了世界上.例车祸?司母戊鼎是咋回事?殷墟发掘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味的故事呢?”本书旨在让.多的青少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受益者、传承者,认识甲骨学殷商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