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出色的学术著作是对1945-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政 治冲突的权威记录。作者将此书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崩溃的种种弱点,第二部分论述导致共产党最终夺取政权的优势所在……这本书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现代史知识的最重要的补充,是这一领域的著作。 ――美国《亚洲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奠定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观。李靖莉和陈虎编著的《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对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五十余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下编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专题,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同时,“大事年表”、“相关链接”等,使得历史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交代清晰而丰富。
本书分为四篇,鉴赏篇收录了不同风格的紫砂花盆作品,包括淳朴敦厚的古代盆、简洁明快的近代盆和多姿多彩的现代盆;配置篇介绍了盆、景配置的原则和典型例证;史话篇对宜兴紫砂器做了简要介绍;工匠篇包括宜兴历代著名紫砂艺人名录和历代陶艺家姓氏、人名款索引。
对于崇祯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迥异。肯定者,谓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勤政皇帝,一个精明强干的青年天子;否定者,谓他是一个苛察残暴的专制帝王,一个刚愎自用的亡国之君。他重用袁崇焕、洪承畴等名将能臣,又亲自给他们掘好了悲剧的陷阱。他的血液里承续着太祖朱元璋的刻薄寡恩,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爱好广泛而多情的丈夫。他不幸生在一个“天下汹汹”的多事之秋,与他“博弈”的是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乱世枭雄,尽管他殚精竭虑,早生华发,但却无力挽救病入膏盲的大明王朝……崇祯帝是一个被许多人同情的皇帝,连李自成也说他“君非甚暗”。本书运用翔实的资料,以严谨的论述品评了崇祯一朝的得失成败,以广阔的视野分析了“君非甚暗”说的成因,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说,引导读者感悟历史、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