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该领域较具代表性的论著,是近二十年来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参考坐标。本书的章节安排如下: 绪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章,t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的自然、人群、经济与聚落(主要讨论气候与地貌、考古文化谱系与居民种族、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生计方式与经济类型、住宅形式与聚落形态等问题); 第二章,t青铜器时代汉水流域的文化演进、城邑分布于居住形式(主要讨论文化演进及其区域差异、城邑分布及其形态、住宅形式与聚落分布、生产工具的组合与田野面貌等问题); 第三章,t秦汉时代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主要讨论人口分布与迁移、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交通道路、城邑与村落、文化区域及其差异等问题); 第四章,t七至十三世纪汉水流域的自然、人口、城邑与经济(主要讨论自然地
本书介绍了我国40多种主要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对于初学历史地理的朋友们来说是够了,但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而言,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知道,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有时间和空间的,从理论上讲,任何有时间和空间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这样的学科研究特性就造就了历史地理学文-献的广泛性。我们在过去的研究经历中,运用的文献已经远不止本书介绍的文献,历代的诗文集、会要、会典、笔记小说、类书、传记等都可成为我们研究历史地理的文献来源。比如唐宋诗歌、唐宋笔记中,就有许多复原当时生态环境的珍贵史料,我们不能不看。所以,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对历史文献的阅读面可能远比一般研究断代史或专门史要求更广,看的书要更多。因为从理论上讲,任何历史文献都包含着历史地理的研究信息。所以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食东部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以报达城为中心,由近及远,按地区展开,分别从自然环境、城乡聚落、农田水利、商业贸易、道路交通、风俗物产、名胜古迹等诸方面记述了各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本书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其翔实的资料对我们了解当今中东、中亚甚至南亚、高加索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很有帮助。另外,本书中的很多记载可与中国的史籍,如正史、方志、游记等相比勘、验证,从而修正古籍记载的讹误,并补充新的材料。 作者直接和间接引用了记述该地区的多种阿拉伯、波斯、突厥历史地理文献资料,而这些历史地理文献多是现在尚未译介过来,且学者关注不多的。作者对所引用资料进行了合理的编排,这既包括本书的记述是以报达城为中心,由近及远,按地区展开的,又包括作者分别从自然环境、城乡聚落、农田水利、商业贸易、道路交
本书介绍了我国40多种主要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对于初学历史地理的朋友们来说是够了,但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而言,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知道,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有时间和空间的,从理论上讲,任何有时间和空间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这样的学科研究特性就造就了历史地理学文-献的广泛性。我们在过去的研究经历中,运用的文献已经远不止本书介绍的文献,历代的诗文集、会要、会典、笔记小说、类书、传记等都可成为我们研究历史地理的文献来源。比如唐宋诗歌、唐宋笔记中,就有许多复原当时生态环境的珍贵史料,我们不能不看。所以,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对历史文献的阅读面可能远比一般研究断代史或专门史要求更广,看的书要更多。因为从理论上讲,任何历史文献都包含着历史地理的研究信息。所以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书以中国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为主,也包括一部分中国地理学史和历史文献学研究。 在历史经济地理领域,着重探讨了战国时期北方重要水利灌溉工程漳水十二渠的创始人以及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问题。在历史军事地理领域,主要考证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和军事设施的地理问题,其中包括魏国西长城的走向、闾左的身份与其地域来源的关系、巨鹿之战与刘邦还定三秦之役、楚汉彭城之战、韩信平齐之役、垓下之战等重要战役的地理进程。在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方面,论述了史念海和侯仁之两位学科 创始人的主要学术贡献。 在地理学史领域,重点阐述了唐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以及明代地理学家章潢的学术创见,并剖析了清代徐松的历史地理名著《唐两京城坊考》所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 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着力
本书以中国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为主,也包括一部分中国地理学史和历史文献学研究。 在历史经济地理领域,着重探讨了战国时期北方重要水利灌溉工程漳水十二渠的创始人以及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问题。在历史军事地理领域,主要考证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和军事设施的地理问题,其中包括魏国西长城的走向、闾左的身份与其地域来源的关系、巨鹿之战与刘邦还定三秦之役、楚汉彭城之战、韩信平齐之役、垓下之战等重要战役的地理进程。在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方面,论述了史念海和侯仁之两位学科 创始人的主要学术贡献。 在地理学史领域,重点阐述了唐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以及明代地理学家章潢的学术创见,并剖析了清代徐松的历史地理名著《唐两京城坊考》所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 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