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于毛泽东知行合一研究的权威理论著作,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生平为脉络,从 行 (实践)与 知 (理论)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毛泽东为建立新中国而艰苦奋斗的经历。在 行 的方面,注重客观叙述毛泽东走出韶山,再到参加革命、走上领导岗位并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程;在 知 的方面,注重描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过,尤其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解决中国革命中一系列问题的过程。全书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深化对百年大党历史的认识。 该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研究毛泽东思想领域权威学者蒋建农教授著述,全面系统地梳理毛泽东知行合一的历史进程,生动呈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与革命精神,具有较
约翰 菲茨杰拉德 肯尼迪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小立志投身政治,他的爱尔兰裔家族通过奋斗跻身波士顿地区最富有的望族之列,而他则迅速崛起为史上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之一,由此铸就了其作为美国神秘人物的历史地位。自他英年早逝以来,弹指数十年,世间充斥着关于他个人魅力的描述、他多次婚外情的报告、对他政治遗产的争议,但过往的所有记述均未能神形兼备地塑造出完整而真实的肯尼迪。正是这种历史认知上的分裂促使弗雷德里克 罗格瓦尔采用最新解密档案,创作了一部篇幅浩大的两卷本传记,恰到好处地将肯尼迪置于激荡的 美国世纪 中。第一卷跨越肯尼迪出生到决定参选总统的前39年,记录了他早年的人际交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长经历,他的想法、文字作品及政治抱负。罗格瓦尔仔细审视了肯尼迪入主白宫前的岁月,展现了一个
翔实生动地记录了蒋介石从出生到病逝的整个人生历程。再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 第一家庭 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其晚辈目前各自的境遇等。在中国现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受到各界长期关注的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引起两极评价的人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观其一生演绎出了多少成败荣辱、多少人生感叹!
郑闯琦先生编著的《蒋介石全纪录》(上下卷)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公正、客观、形象、完整地评述了蒋介石的一生,35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这个历史关头的风云人物。其中大部分照片为首次披露。
本书稿辑录了陈独秀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稿和其他文献资料,将是国内资料最为齐全的研究陈独秀的文献汇编。本书稿是人民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启动的编辑出版工程 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 丛书的一种。该丛书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美国出版商协会2018年PROSE图书奖传记与自传类荣誉提名 《卫报》2015年最佳图书;《印度快报》2015年年度杰出图书;《爱尔兰时报》2015年年度读者图书;《国民在线评论》2015年最佳图书名录;《观察者报》2015年年度图书 埃德蒙 伯克(Edmund Burke, 1730-1797)生活在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时期之一。他努力应对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危机,积极争取与美洲殖民地的和解,并在三场欧洲战争中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家政策。他还主张改革英国议会,推动爱尔兰的宪法改革,并成为法国革命论争中的核心人物。 本书鼓励我们重新思考埃德蒙 伯克的遗产和他发挥关键作用的那个动荡时代,将伯克还原到他最初的政治和智识背景中,剥去了对其思想长期积累的失真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本书颠覆了伯克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的固有形象,反对将伯克定义为一个落后的民权反对者。相反,作
《林肯传》不仅是林肯的传记,更是一部选择之书、人生之书、幸福之书。 林肯是从无名之地顽强长出的一株小草,拥有来路不正的基因,还拥有巨大的好奇心和过人的学习能力。他运气不好,爱情转瞬即逝,相伴一生的,是个恶魔一样的女人。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己复礼的仁义、幽默风趣的故事,抵挡着事业上的种种不顺,甚至可说是糟糕透顶的接连失败,也抵挡着情感上日积月累的侵蚀。 林肯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就之大足以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竭尽全力,他保全了美国,解放了黑奴——上帝选择他来完成这艰苦卓绝的工作,给他眼放千里的战略目光。在我们常人看来,这是炳耀千秋的盛举,是事业上难得的好运气。然而,他在成功的峰顶被人刺杀,一刻也没耽搁,像是上帝在专心致志地利用他,转眼卸磨杀驴。 阅读《林肯传》,你将不仅看到
本书是一部关于斯大林的传记作品,主要介绍了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政治活动。全书分为三卷,约有90万字,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堪称鸿篇巨制。本书作者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曾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苏联 军史研究所所长,他从 手资料和大量史料中截取鲜为人知的 ,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真实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考察,为读者还原了斯大林——一个强大的 、一个剥落掉光环的人和一个真实可信的灵魂。本书主要译者岑鼎山、张慕良等均为原 编译局 专家。
出生于1818年的卡尔.马克思,在走完生命的65个年头后,成为了西方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然而,他的形象却在后世的思想宣传中逐渐僵化,我们渐渐忘记了他作为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他身处的19世纪欧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因此,美国权威欧洲史学家乔纳森.斯珀伯决心用人性化的细腻笔触,通过极其严谨的史家研究方法,为我们呈现出一个“过去的马 克思。”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斯珀伯将马克思还原到19世纪的欧洲历史背景中,通过大量丰富的事实细节——从他的家庭环境,求学经历,恋爱婚姻,到与同时代人的社会交往,政治参与——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卡尔.马克思。此外,书中对拿破仑三世、俾斯麦、亚当.斯密以及达尔文以及其他大量马克思同时代人的关联性描写,使得本书的意义了普通的传记,成为
本书旨在循着胡林翼政迹与人生的历史轨迹,讲述其在当时政治斗争的历史大舞台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形象以及“人文”等多方面的活动,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评说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人文意蕴。重在拂去岁月积留的层层尘埃,着意清理和探查当年晚清王朝“中兴”之业根基,探寻胡林翼在晚清历史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以还原当年历史的复杂场景,揭示历史变革的内因,考察“中兴名臣”人文特征以“内圣”之境界,求“外王”之业绩。力求以全新的视角,为学术研究者、史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一套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开新性、普及性、可读性相结合的雅俗共赏的历史文化读物。
这本书的内容,书名《200位老人回忆张闻天》已经做了明白交代。200位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与张闻天有过交往者,接受访问、集会发言、题词题诗、口述和评说历史,回忆他们见到的张闻天,从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到历史业绩。张闻天的文献编辑出版工作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逾30年。 《200位老人回忆张闻天》这本访问记录的编辑出版,是30多年来这一工作的继续,也是它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本书由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编著。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1901——1994)的传记。纵观20世纪的科学发展,作为惟一两次独享诺贝尔奖的人,鲍林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这位而固执的理论化学家,在其幼年时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独立性和求知欲。他的傲不驯在其学术,政治及生活等各方面都毫无掩饰,他的化学键理论使地载誉史册,同时他的为人及个性又让世人对他褒贬不一。当年他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身先士卒倡导的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至今仍是医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书客观评价了鲍林的一生,不仅回顾了鲍林的学术及政治生涯,还从心理学上探索了鲍林的性格形成。使人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了解了这位科学家的不朽与局限。
《西奥多·罗斯福自传》讲述西奥多·罗斯福自幼体弱多病,一度奄奄待毙,后来成为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他倡导一种个人奋发的生活,深信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外界的征服,更体现在对自我的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