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的《马克思传》是部系统研究马克思生平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18年3月,并于1923年在莱比锡再版。本书是根据1918年德文版翻译的,是个根据德文原文翻译的中译本。全书按照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历程安排章节,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把一些内容相关的事件和活动适当集中。这就使有关问题的联系较为紧密,重点突出,阐述较为充分。总之,在记录马克思生平的众多尝试中,弗兰茨 梅林的《马克思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传记体现了梅林杰出的专业知识、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和炽热的感情,它使马克思栩栩如生,这是其他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所不可取代的。
本书是德国柏林大学社会民主党史教授古斯达夫 梅尔所著。内容包括:家族和幼年、练习生和少年著作家、青年德意志运动和青年黑格尔派、在柏林、次在英国、和马克思的友谊等。该版本是国内出版的个版本的恩格斯传,早出版于民国末年。从版本阅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本书自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管窥民国时期左翼文化组织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改造与传播路径。单就中文文本的呈现而言,很多专有名词的翻译跟今天差别很大,整体表达风格同样迥异于今日汉语。译者郭大力1939年完成的译稿丢失。1940年到了东陂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教,教学之余开始第二次翻译,成稿后存放在张栗原家,但不幸张栗原病逝,译稿又找不到。他坚持不懈,1942年第三次的翻译本终于面世。
《乾隆名相盛世重臣:陈宏谋纪实》为陈宏谋九世孙为其先祖列传。本着切近事实的态度,《乾隆名相盛世重臣:陈宏谋纪实》先从历史顺序叙述陈宏谋生平及为官历程,在陈列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陈宏谋的基本人生观、治世准则、经学治要及对后世的启迪。
本传记以马克思本人对自己的生平、学说的叙述为主体,辅以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叙述和回忆以及最贴近当时时代的历史材料,并以作者解说,按照时空顺序将这些材料进行程度串联,使它们成为一个具备可读性的整体。本书同时注重了对马克思本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和思想发展的描述,选材收录了不少马克思作为一般人的生活细节,力图使读者可以像了解一个身边的老朋友那样了解马克思。本书也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在材料选取上,所有重要史实都给出了出处,而且基本上都是原始出处;在理论观点上,本书追踪了外的学术前沿。
《维多利亚女王传》是英国传记大师里敦·斯特莱切的佳作,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传主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目前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也在于它的作者斯特莱切是开创一代新风的现代非传统传记大师。书中记述了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作者在传记里,透过维多利亚女王本人及其左右大人物的王袍朝服,揭示真实面目,公私相衬,亦庄亦谐,谨严而饶有情趣,富于生活气息。作者根据大量资料,精加汰洗,巧为剪裁,让这本传记不只是大可参考的历史传记,而更是大可欣赏的传记文学。书中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活经历,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对于热爱传记文学的读者来说
《赵匡胤传》对改革家赵匡胤作出应有的评价和介绍。赵匡胤是我国历目前一个重要人物,史家在论及封建皇帝时,往往把唐宗、宋祖并称。事实上他代表了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我们对他应当作出应有的评价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赵匡胤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所有这些争论是接近容许的,这和党对科学工作所提出来的百家争鸣方针,精神上是悉相符合的;因为只有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才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贾似道研究资料汇编》共分为:贾似道文集;历代史料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文章、诗词、宋戴复古《石屏诗集》诗一首、洪咨夔《平斋集》诗一首、徐清叟《害贾平章》诗一首等。
理查德·里夫斯编著的《里根(想象的胜利)》以时间顺序为经度,详细记录了里根总统在1981年到1989年的任职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历史事件,以及里根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政治态度。同时,以人物为纬度,记录了里根时代,发生在他身边的幕僚、亲人等的一系列态度、观点、政治立场等,让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那个时代的里根和那个时代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