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3年1月15日,天是灰色的天,地是灰色的地,上海是灰色的上海,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中国人最早备受西方列强侵略欺凌的城市。 就在这个时刻,1893年1月27日凌晨,上海市郊浦东区川沙县南市街65号院落里,一座灰色三层小楼中,传出了一个女婴降世的啼哭声。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待奶妈领着接生婆赶来时,宋母已剪断了脐带,把婴儿送到了奶妈的手中。 小庆龄生来爱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第三天,瑞雪(是初生时下的)被阳光融化,雪过天晴,她才结束哭声。小庆龄声啼哭就惊动了她的左邻右舍,很多亲邻妇女便来到了宋家会客厅,宋家挤满了人。白白胖胖的婴儿,谁能想象出,日后她能成为共和国的栋梁——国家名誉主席。 小庆龄出世的前天晚上,年轻气盛的孙中山先生已从南方乘
历史是伟人的传记,因为有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不同凡响的跌宕起伏,则旧朝崩坍、民国初生之风景大备!当历史的某一时期开启,在火光的召唤下集结起民众的大队,伟人的传记便因之而更加丰富,后人一读再读,撷取其中的若干片断,人物行止,文字语境,以此为镜,外视内省,悲声落泪,会心一笑……如此这般,我们的七尺之躯便承接于历史中了。 在“成则王败则寇”的千年旧俗下,袁世凯被唾骂百年。然其杰出的治国之才确于华夏有大功,本书客观公允有说道。
该书运用大量档案馆收藏的尚未公开出版的史料,如:蒋介石日记、书信、年谱、会访记录;蒋介石的亲信们的各类有关史料;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献资料等,详述了蒋介石复杂曲折、耐人寻味的人生历程。并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较详细地介绍了蒋介石在台的政治生涯及其巡视各地、出国访问、经济举措、其他经历等一些重要的鲜为人知的活动,客观再现了一个血肉丰满历史人物,并对其是非功过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在宋氏三姐妹中,宋庆龄是个“异数”。 在她的心目中,国比天大。早年她追随孙中山,万难不辞。后来,为了追求真理,她不惜将蒋氏政权反目,与家族决裂…… 新中国成立以后,她又把自己的生命全都献给了祖国伟大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她不愧为新中国的名誉主席。 本书讲述了宋庆龄的情感世界和为国家富强独立而献身的心路历程。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出生,1989年4月15日去世,籍贯湖南省浏阳市,曾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誉为“中共民主第一人”。本书主要记述胡耀邦同志从1975年到1982年的政治生涯,着重描写了他主持中央工作的经历。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2月联合出版,共24万字。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编入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178封家书。这19位老一代革命家是:王稼祥、毛泽东、叶剑英、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刘伯承、吴玉章、张闻天、陈毅、林伯渠、罗荣桓、周恩来、贺龙、徐特立、彭德怀、董必武、谢觉哉、瞿秋白。这些家书大部分由亲属提供,一部分由中央档案馆提供,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本书通过记叙左宗棠的军事生涯,从多个层面呈现近代中国激荡的风云,并将左宗棠一生的功绩和性格特征进行记述,让读者从中了解他对晚清乃至对现今的中华民族的贡献以及价值。
王光美这个名字,同她的丈夫、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一样,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广为人知。她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学生时崇拜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可她最终选择了共产党。她是怎样投身革命成为共产党人的?她怎么会同刘少奇相识相恋到结婚?她伴随刘少奇经历了哪些峥嵘岁月、风雨路程?众说纷纭的所谓“桃园经验”、“智擒王光美”等等真相如何?“ 文革”中她经受了什么样的不堪遭遇?王光美本人为您一一道来。 本书作者黄峥多年来同王光美进行了多次系统而有条理的访谈,并细心地将每次访谈内容仔细整理下来。全书共33万多字,70幅照片,内容不仅涉及党和国家多个重大事件的真相揭露,更有关于当年党内高层人士家庭生活的生动叙述,其中许多内情和照片都是首次披露。 在这部书里,王光美第一次全面地谈及诸多往事,许多鲜为人知
战争的年代,动荡的岁月,一个老革命家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构成了这本书。一些逐渐被我们遗忘的往事,通过他叙述的话语,渐渐清晰了起来,而一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也再次证明那个时代,他的足印。 作者1965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本书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文革”发动前江青等在上海的活动,“文革”发动过程中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上海“一月夺权”,作者被“打倒”囚禁八年以及后来得到“解放”重新工作,并于1975年调离上海赴京的经过。书中详实地揭露了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倒行逆施、伤天害理的罪行,也充分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四人帮”一伙的坚决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与高风亮节。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看见的是历史的风雾尘雨,岁月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墨早已凝干——章士钊之女、乔冠华遗孀章含之,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记忆中的父亲、共和国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
本书分神州.沃土篇、求是.存真篇、智慧.谋略篇、壮志.豪情篇、警钟.借喻篇、治国.安邦篇、科学.文史篇、外交.魅力篇、礼贤.爱友篇、姓名.趣谈篇、童趣.理想篇、爱情.家庭篇、故土.乡情篇、生活.风范篇14部分。
当那个充满激情和热血的革命年代渐渐远去,这些曾经叱咤风云、为投身革命而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领袖人物,他们身处红墙内的日常生活,是否也和普通人一样,充满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离合悲欢?他们的子女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本书汇集了对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国领袖的几十位亲人的访谈录,以及一百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既有触痛心灵、不堪回首的战争年代的苦难记忆,又有和平时期充满温情的生活回忆,让人感慨万千。无论如何,今天读来,这些都是催人奋进的精神财富。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杰出的工运领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刘少奇》着重记述刘少奇对工人运动的杰出贡献。他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洪流,在安源风暴中,他壮志在胸,高举革命旗帜;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他勇迎工运潮起潮落,探索出党在白区工作的方针策略;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新中国工运事业奠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不愧为“工人阶级最奋发、最勇敢的一位战士”。 《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刘少奇》由顾梦红、李兆瑞所著。
本书是讨袁护国大将军李烈钧将军的自传及自述文章汇编。含以下三部分:一、李烈钧自传;二、孙大元帅戡乱记;三、自述性质的誓词、宣言、讲演、祝词、谈话、文章等。另有附录两篇:一、周寒僧:《记李烈钧先生》;二、卓仁机:《我所知道的李烈钧》。周为赣藉军事人员,与李烈钧多有接触;卓曾长期在李烈钧将军麾下任职,追随将军多年。二文资料翔实可信,是李将军传记的有力补充。
本书作者保罗?林百克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顾问,根据孙中山的回忆和口述以及多方搜集的材料整理而成这部传记。书中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为建立民国和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不息的一生,对孙中山童年时代的故事和其所经历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予以精雕细琢,演绎出清末民初那段动荡不安又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