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图人物志: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侧重描写李鸿章海洋观念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他把建立海防、海军的这一理念投射在实业、军队建设中去。他经营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说服朝廷购买引进洋人舰船、聘请洋教官,组建北洋水师。但是整个北洋水师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官僚体系,种种人事、技术问题频繁出现,不过又一一被李鸿章忽视,他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了。甲午战争战败后,他作为海洋战场上的主要领袖,签署了《马关条约》,落下遭众人唾弃的骂名。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书记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为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查找差距中增强动力、拿出措施,切实改进,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出由穆青、冯健、周原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本书系上个世
自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在这6年期间,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首倡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主党的时期。但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国共合作的惊涛骇浪,终使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一批从山沟中、从枪林弹雨中打将出来的领袖,再次走上历史的前台,中共这艘巨轮被导入毛泽东时代。本书所言中共早期领袖,是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含早期中央局、中央书记处成员,涉及人物近40位。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07年赴美留学,1914年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获文学士学位。191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结婚。1927年流亡苏联、德国。1932年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创建保卫中国同盟,长期主持其后续组织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弥留之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同年6月安葬于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宋氏家族墓地。
该书运用大量档案馆收藏的尚未公开出版的史料,如:蒋介石日记、书信、年谱、会访记录;蒋介石的亲信们的各类有关史料;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献资料等,详述了蒋介石复杂曲折、耐人寻味的人生历程。并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较详细地介绍了蒋介石在台的政治生涯及其巡视各地、出国访问、经济举措、其他经历等一些重要的鲜为人知的活动,客观再现了一个血肉丰满历史人物,并对其是非功过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梁湘于1981年3月至1986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同时任深圳成立特区后第一任市长,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1998年12月13日逝世于广州。 梁湘因为其本人的特殊身份,其经历已经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了解梁湘,即是了解改革开放初期风云突变的深圳,了解那段触目惊心的思想斗争、路线斗争,了解当下崛起的中国是如何迈出当初艰难的第一步。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1978年底,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带着省委的设想到北
1943年美国武官这么形容军统(MSB)和戴笠: 这个组织并未列在民国政府机构的名单上,然而它却是民国最强大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的领导戴笠也许比其他军事委员会成员具有更大的权威。实际上这个局是中国的特务机构,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打击共产党活动。不过所有的间谍和情报工作都是在它的领导下进行的。戴笠足蒋介石原黄埔军校的军官之一,他通常被称为“将军”,但足据说他并没有正式的军衔。除蒋介石以外,他比任何人都要有权力。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与蒋介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见面的人物。 戴笠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秘密警察之一的头子所具有的个人影响与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密切关系分不开。在众人的想象中,他至少代表了独裁的阴暗面;如沈醉所说,他是总司令的一把利剑,而在百姓的眼中则是蒋的刽子手。事实上,戴笠可能享有的
三十、四十年代,重庆《新华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都经常发表以“乔木”署名的政论专文,抗战时期,他们的文章起了不可估量的宣传作用。这两乔木就是:延安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即“北乔木”;在重庆周恩来身边工作的乔冠华,即“南乔木”。本书讲述南乔木充满智慧与传奇的人生。
蒋介石的为人处世经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厚黑经,是人治时代强权者的权谋之术和处世之道!本书是关于研究“蒋介石的处世为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厚黑为人处世、圆滑为人处世、韬略为人处世、诡谋为人处世、日常为人处世等内容。
本书是一部记述刘少奇全部生平的普及性传记。 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革命党员。他一生投身于火热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努力寻求实际生活中种种问题的答案。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2月联合出版,共24万字。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编入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178封家书。这19位老一代革命家是:王稼祥、毛泽东、叶剑英、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刘伯承、吴玉章、张闻天、陈毅、林伯渠、罗荣桓、周恩来、贺龙、徐特立、彭德怀、董必武、谢觉哉、瞿秋白。这些家书大部分由亲属提供,一部分由中央档案馆提供,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1955年4月周总理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以后,于5月初由昆明飞往成都、西安、广州,并在三地作短暂停留。在西安停留时间很短,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到西安一下飞机,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碑林博物馆。他们走进石刻艺术室的时候,就被一位年轻的女讲解员认了出来。她惊喜地欢呼: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周总理一边点头微笑,一边指着石刻亲切地问道:你喜欢这些东西吗?讲解员显得有些腼腆地回答说:我才学哩!周总理鼓励在场的工作人员说:这些东西好,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勤学多看,你们就会爱上这些东西的。许多年过去,这些亲耳聆听过总理教诲的人已由讲解员成长为石刻专业研究人员,他们谈起已过去了40年的往事时,心情仍然难以平静。周总理仔细观看名碑石刻,对陪同的省领导和博物馆的同志说道:历史文物代表着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政治使人过狗一样的生活,……道德何在,友谊何在,有人说蒋介石是“中国诡道集大成者”还有人称他是“中国的拿破仑”,李宗仁说的更贴切“蒋介石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低能,但使用权谋,运用诈术则天下第一。” 揭示蒋介石的得与失,成与败,发迹与攫权,下台与复出,崛起与沉沦,辉煌与尴尬。
梁湘于1981年3月至1986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同时任深圳成立特区后第一任市长,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1998年12月13日逝世于广州。 梁湘因为其本人的特殊身份,其经历已经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了解梁湘,即是了解改革开放初期风云突变的深圳,了解那段触目惊心的思想斗争、路线斗争,了解当下崛起的中国是如何迈出当初艰难的第一步。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1978年底,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带着省委的设想到北
戚厚杰著的《巾帼英雄(赵一曼)/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十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轻松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中国历 名的巾帼英雄赵一曼。从李家有女初长成写到感天动地育英雄,使读者认识这位感天动地的民族女英雄。作品占有资料丰富,写作严谨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