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三国曹操思想家嵇康的生平、创作、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中讨论了玄学与嵇康的关系,提出魏晋玄学实际上是社会上的自我文化提升运动的组成部分,“文化提升”的概念为重新理解玄学及玄学与嵇康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书中梳理了传主生平的主要线索,对嵇康妻子的身份、寓害时间、《幽愤诗》的真伪、竹林七贤等问同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又结合葴体史,对《太师箴》的主旨给予了新的诠释。作者不仅描述了嵇康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基本观念,而且对他的养生、“声无哀乐”等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发。本书结合现代认识论、科学哲学的理论,深刻阐述嵇康认识论的成就,颇具开拓性。嵇康关于“至理”的客观性、确定性,以及推类、分析的方法等本书都有详细的阐释。作者还指出,嵇康对归纳法可靠性的质颖,与大卫·休谟、卡尔
蒋广学所著的《中国学术思想史散论—— 读稿札记》是201卷《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读稿札记。每部“中国思想家评传”均有一篇读稿札记,计201篇。另有独立增设东汉经学家郑玄(附马融)、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附刘焯、李淳风)、五代经籍出版家冯道、宋代政治家宋太祖、宋代建筑学家李诫、金朝文学家元好问、明代航海家郑和等七部“评传”的建议稿。每一建议稿亦独立成篇。还有在相关“评传”中附设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迂、清代戏剧家洪昇、校勘学家顾广圻、近代青年革命家秋谨“评传”的建议;因这几部并不独立成册,仅附设在相关的评传中,故建议之文亦在相关札记内。所以,全书札记之文计208篇。文章顺序,大致按照传主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历史顺序(并参考生卒年)编排的,目的是彰显中国学术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如果读者有心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