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作者的两部著作《西潮》《新潮》组成,兼含附录年表等。《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书中所反映的不仅是他的一生,更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蒋梦麟的一生经历了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
本书是1998年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谢先生的学生、同事和亲属撰写的纪念文章,主要记述谢先生作为一位全方位地质学家的学术思想和在地学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地质、矿床地质、石油地质、地质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是对谢先生生平及他领导下的矿产测勘处的研究和在矿产测勘处工作过的近50位人员的简介;三是谢先生1946—1950年间在《矿测近讯》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这既是他活跃的学术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反映,也是那个时期历史的见证。此外,还首次发表了谢先生的重要论文《同生成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的摘要以及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谢家荣主要著作目录。本书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地学史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重在探讨梅贻琦办理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高教改革活动,总结其治校经验,弘扬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勤俭办学、通才教育等大学精神,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蔡元培传》作为“国学大师丛书”之一,出版已有十四年。今夏,作者张晓唯对这部写于1992年的书稿进行修改和增订。此次增、改的主要内容涉及:蔡元培主持北大的六年一章增加“辞离北大以后”一节:元老参政和学界领袖一章,增加蔡氏晚年政治活动及在中央研究院的若干细节:增写交游一章,详述传主不同时期与各类人物的交往,借以展现不同侧面和场景。此外,最后的岁月及其他一章增加适量内容;附后的生平学术年表,略微增加北大时期和晚年从政时段的若干活动。
《严复:中国近代探寻富国强兵的启蒙思想家》作者永田圭介通过对严复著作、书信、日记的研读,对严复故乡的考察和对其后人的访问,以及对以往中外严复研究成果的调查吸收,用自己生动明快的语言,把严复曲折复杂的生涯娓娓道来,描绘出严复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的人生轨迹。而且对于作为伟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诗文、著作、译作也一一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析,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其深奥、难懂和枯燥。同时作者对严复的曲折人生和复杂思想又做了比较实事求是、客观细致的考订和分析。如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和英国留学时代的生活,严复与李鸿章的关系,严复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严复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关系,严复任民初北大校长的作为,以及严复如何署名筹安会及其与袁世凯的关系,等等。既充分肯定严复的历史功绩
本书由作者的两部著作《西潮》《新潮》组成,兼含附录年表等。《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书中所反映的不仅是他的一生,更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蒋梦麟的一生经历了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
《俞敏洪非常道:我在痛苦中前行》作为“人生导师非常道”书系之一,是是一本励志类图书。书中讲述了青年精神导师俞敏洪的人生哲理,以俞敏洪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在学习、工作中该如何做。非常适合年轻人借鉴和学习。从高考三次折戟到北大高才生,从一介清贫教师到教育培训的领军者,从贴广告的个体户到身家亿万的上市老总,从难圆出国梦到学员遍布全球的“留学教父”,本书用俞敏洪的切身经历告诉你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非常道:我在痛苦中前行》结合俞敏洪50年人生风雨路程和20载创业风云,告诉你如何在当前社会生存、生活与成长,为你指点人生的圆满计划,让你更积极地度过人生。通过讲述俞敏洪成功背后的故事,揭秘了俞敏洪的成功法则,以及他事业和人生的通行准则,相信广大读者阅读本书能够受益匪浅。
本书主要是周予同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开设的中国经学史课程的讲义。内容主要是讲述经学史中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中的师承、流派、人物、著述、主要观点,以及经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是研究中国经学史的重要入门书之一。
刘泽华教授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他在学术上提出中国历史“权力支配社会”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是“王权主义”的史学判断,对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率领的学术队伍被誉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南开学派”、“王权主义反思学派”、“刘泽华学派”等。谈到该书写作初衷时,刘泽华教授说:“80年是怎么过来的?直到近两年,想到应该有所悔悟,于是就陆陆续续写了若干片段。其中固然有个人的情趣,但更想从一个极小的孔隙映出一点点社会的景象。”“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的追溯,历史的脐带牵连着古今……我认为,整个中国历史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即其运行机制是王权支配社会。”刘泽华教授在《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之“前记(代序)”中说,“在我解析传统社会权力支配社会时
本书是为纪念许大龄教授诞辰八十五周年而编纂的学术论文集。论题广泛,以元、明、清时代为主,兼有通论历代的文章,涉及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行政建制、政治生活、文献典籍、重要人物等诸多方面,使读者得以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面貌。同时还有少量回忆性文章,追忆了许大龄教授在教学研究中的点点滴滴,感情真挚、质朴动人。
《友声集--来新夏教授九十初度暨从教65周年纪念集(精)》编著者者孙勤。《友声集--来新夏教授九十初度暨从教65周年纪念集(精)》内容提要:来新夏教授是知名学者,在史学、文献学、方志学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本书选辑评述来新夏教授著述和学术的文章以及师友交往的记述文字,编为上下两卷。上卷论学术,下卷论为人,记师友交往。约得八十余篇,以为来新夏教授九十华诞之贺。
近几十年,互联网逐步成为时代的标志和特征,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网络对社会影响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网络这个无国界的空间是否真的没有边界?网络空间是否应该被规范,应该如何规范?很显然,网络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扩张已经使人们付出了代价,引起极其复杂的伦理难题——网络中的言论自由、知识产权的保护、个人的隐私以及网络安全问题。本书旨在揭示这些伦理困境的复杂性及与个人生活的休戚相关性,激发读者思考有关互联网管理方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