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大名人。本书以流畅的笔法,再现了他昔日的风貌,不但包括其政治主张、思想倾向、学术建树,而且还将其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及交友,特别在台湾晚年生活跃然纸上。收中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并纠正了台湾出版物关胡适记地载的错误。
陈梦家是中国现代史上难得的一位大才!他的前半生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后半生却写尽屈辱与坎坷。 本书全面细致地书写了这位新月派诗人、古文字学家、明式家具收藏家陈梦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全书分别绘制出陈梦家与闻一多、胡适、梅贻琦、容庚、唐兰、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图景。从中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国宝守护者、考古学家、古文字大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暂、璀璨却又坎坷的一生。从全书陈梦家的朋友圈,可见一个大时代中知识分子们的治学、处世及各自命运的沉浮变迁。
契诃夫是19世纪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之一,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他亲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花园,像斟酌词句一样把握水分、土壤和阳光的互动与平衡。他在四十四年的人生岁月中,一半时间在生病,一半时间在写作、造园和旅行。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文学中以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家。早在16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思想,他的文学和人生追求的核心在于对“生态和人性”的双重救赎。这位培植花园的俄罗斯园丁,也在培植着自己的心田,同时在文学中培植着关乎人类未来的良知的土壤。 契诃夫一生钟爱玫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亲手在雅尔塔的别墅花园栽下了一百多株玫瑰。如今这些玫瑰还在吗?这本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撰写的契诃夫的精神传记,以契诃夫对于自然的真挚热爱为基底作人物传记,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学术史上,施蛰存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作为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编辑家,施先生在新文学进程中的众多建树完全可以用“杰出”两字来形容;作为唐诗研究家、词学研究家、金石碑版研究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施先生的学术贡献同样令人瞩目。所谓“四窗”,每一扇窗都是如此灿烂辉煌,以至今人要研究施先生,不能不感叹“北山”的博大精深,难窥堂奥。虽然近年来海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施先生的成果,包括访谈录、专著和评传等问世,但严格来说,施蛰存研究还起步不久,还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有待开拓。本书汇集了海内外各界学人纪念施蜇存先生的文章,有施先生的文友、同事、学生乃至素不相识的读者对他的音容笑貌的描绘,对他的道德文章的追述。尽管这些生动的回忆以施先生中、后期的大
人物传记。艾略特是20世纪英语文学文化中的很重要的人物在写作优选产的时期,从1917年到1925年的八年间,艾略特只在银行工作谋生。然而他所写的诗歌、戏剧、文学评论,影响至为深远广泛,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的成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惊人的故事,通过林德尔的这部传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张爱玲论》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鲁迅死后,由别人撰写的《鲁迅传》,可观者不过十余种,但究竟哪种《鲁迅传》给我们描绘了清晰而完整的“鲁迅形象”? 人们心目中的鲁迅并非实际生活中的那个绍兴人,而是所谓“人间鲁迅”周树人用大约八十个笔名完成的《鲁迅全集》《以下统称《全集》给人造成的形象。即使真有谁熟悉鲁迅生平,让他写鲁迅传,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传记著作中的鲁迅和《全集》隐含的鲁迅是两回事。前者无法取代后者。 作者编这本《鲁迅回忆录》,初衷确实就是想从《全集》中选出鲁迅正面涉及自己的文字,撇开讲故事的时间,以故事发生的时间编排,使读者犹如读鲁迅本人所作的自传或回忆录。
辛弃疾是中国历目前专享一位以武起身、终成文业的大诗词家。他生于金宋乱世,拉义军,遭背叛,手刃叛贼人头;他血气方刚,南归宋,献良策,练兵筹款时刻备战;他怀才不遇, 起起落落,终用毫笔成英雄。本书以《宋史》《稼轩词编年笺注》为骨干史料,大量参考宋人笔记、宋代人物专著,以及近当代研究成果,系统总结、整理辛弃疾生平,史料详实、丰满,是一部忠于历史、可读性极强的传记作品。书中结合辛弃疾宦海沉浮和感情发展,对其主要词作进行简要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辛弃疾的人物形象。文笔张扬而不轻浮,叙事明晰而不呆板,描写生动而不油滑,人物形象丰满而不累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读者掀开冰冷的签印,用细腻的笔触激活尘封的历史,还原辛弃疾完整而鲜活的多面人生。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由于所选原书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封面、开本、版式、材料、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不尽一致,我们此次编选,为便宜读者阅读,全部予以统一,并在封面上以颜色作不同类别的区分,以利读者的选购。 这本《郭沫若传》(作者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是其中一册,《郭沫若传》讲述了郭沫若的故事。
《巴金对你说》是一本图文兼备的摄影集,记录了巴老从童稚到暮年的身世阅历、行止言谈。开卷摩娑,如夜静灯明,听他絮絮闲说平生,使人倍感亲切,也不免枨触无端,引发许多思绪。 老人献身文学,一往情深,已六十春秋。他以血泪代纸笔,如春蚕抽丝,飞蛾扑火,燃薪为烬,委身成泥。他无意雕章琢句,低首作文字奴隶,而热情喷薄,笔势奔腾浩浩若长江大河。这是真正的呕心沥血,读者泳沐其间,以清楚地听到他脉息的搏动,灵魂的呼号。他著作等身,却一再声明他不是作家,写作只是他探索人生的出发点,因为他有所倾吐,有所控诉,不能已于言。在同时代的作家群中,没有谁比他拥有更多的读者,特别是拥有青年读者的心。他的成就赢得了盛大的世界声誉。 老人的信念是一个“爱”字: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特别是社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唐代诗国天空的一颗。他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与 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其诗构思缜密,意象灵妙,寄托遥深,格律严整,语言妩媚流丽,声韵和谐优美,对后世深有影响,是今人最喜欢的几位唐代诗人之一。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 作者董乃斌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李商隐研究专家。他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把对传主的生平描写与对其诗文创作的介绍评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既 真实 生动地呈现了李商隐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的一生,又清晰微妙地揭示了他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以及丰富感伤的心灵世界。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 语言准确、冼炼、流畅、活泼,是一部集学术性、文学性、诗意性为一体的传记文学佳作。
杜甫尚未出名、李白还在蜀中, 王维早已名噪京华。 他是盛唐的浪漫与风雅, 诗中有画,诗中有禅。 然而, 从踌躇满志的多情少年, 到空灵淡远的世外闲客。 人生就是一场与命运的殊死相搏。 宦海的起伏,情谊的失落, 伤了人心, 却平添了诗境的禅意。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人间是清秋--王维传》由毕宝魁著。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富盛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各篇专家指南文章,紧扣维特根斯坦作品中有关心灵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并清晰剖析维氏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关联;全书总体上聚焦于晚近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关键问题,即哲学风格、语法概念、遵守规则、惯例、逻辑必然性、自我,特别是维特根斯坦自己所用的短语——“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最后一篇文章则对目前出版的维氏大量草稿进行了基本的考察。 “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乃是针对艰深而富有挑战性的哲学家著作,帮助读者打消畏难心理。”对于哲学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和学生,由此可获得为便利的有效指引;专家和深入研究者则由此可概览各种批判性诠释的新进展
关于东坡的著作汗牛充栋,佳作如林。《漫话东坡》一书非“戏说”,非“史料”,而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向人们展示作为朝中大臣、文人学士、地方长官、父亲丈夫、酒徒逐客的真实东坡的通俗读物。该书描述了东坡的政治功绩和文学业绩,还广泛涉及东坡人生中琐细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平民朋友等。虽然是以东坡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却不以岁月为序,在结构上用共时性取代了历时性,便于读者从各个不同侧面了解东坡,从而获得更加全面、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