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 传记旨在探索解密拜伦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的视角是比较全面的,尤其重视诗人人生各个阶段中的主观意识,追溯了他在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的旅行,以及诗人前往希腊的英雄式之旅。也正是在那里,诗人在三十六岁上就悲剧式地英年早逝。而他去世后,到处渗透着拜伦主义,拜伦主义横扫欧洲。作者阐述了拜伦主义对于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风俗、性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全书 耀眼之处。
本书为中华礼藏礼制卷总制之属第四册,主要为《政和五礼新仪》的点校。《政和五礼新仪》是北宋末年编成的重要国家礼典,该书编撰过程是,首先主要利用了中晚唐的典籍对历代礼仪沿革进行了梳理,然后在熙宁、元丰学术的指导下,由徽宗皇帝为最终的是非裁定者,对历代礼制的歧异进行了评判,最后制定了标准的文本,就是《政和五礼新仪》。《政和五礼新仪》体现了徽宗整顿礼制的决心和当时的学术取向,也体现出北宋晚期的礼学知识结构相对唐代而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还标志着宋代国家礼仪真正的成熟。
本书为中华礼藏礼制卷总制之属第三册,主要为《太常因革礼》、《大金集礼》的点校,共分150卷。《太常因革礼》为欧阳修、苏洵参与编纂的宋代礼典,共一百卷。《续资治通鉴》卷六三英宗治平二年九月辛酉:“提举编纂礼书、参知政事欧阳修奏,已编纂书成百卷,诏以《太常因革礼》……”《大金集礼》,四十卷,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 年)礼部尚书张暐等所进,包括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分类排纂。
本书是黄专先生生平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的编年文集,拟分三卷,卷一“论当代美术”,卷二“论当代美术家”,卷三“论美术史”。作为艺术史家,黄专教授的艺术研究涉及古代和当代两部分。他格外重视艺术发展中“史料”或说“文献”的作用,尤其是对理解历史所起到的作用,致力于处理历史与当代、文物与文献的关系,向读者全面展示中国艺术的发展面貌。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五国语言。海伦?凯勒出版过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她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本书将海伦?凯勒有名的传记作品按照时间顺序结集而成,清晰抒写了一位精神巨人坚强、丰富、生动,真实而的一生。
书名:阮刻毛诗注疏(典藏版) 作者:(清)阮元 校刻 所属丛书:四部要籍选刊 装帧:布脊精装,带护封 册数:一函六册 总页数:3248 ISBN:978-7-308-20002-8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定价:598元 《阮刻毛诗注疏(典藏版)》简介 四部要籍选刊·经部之一种。以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即阮元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阮元刻本是二百年以来合刻十三经的通行本,向以校勘精审著称,其学术价值至今未被超越。 《诗经》据称经过孔子删定,是两千年来儒家文化的核心典籍。《诗经》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代表了先秦时期文学水平的最高境界。 刊刻者简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
奥斯卡 王尔德的一生 就像他的智慧一样 充满了悖论。他既是 名人文化 的早期倡导者,也是其受害者。他的成就经常被人低估,他的成功遭人摒弃。他深藏喜剧天赋,却奋力创作悲剧。他是一个毫不掩饰的势利小人,却乐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他装出一副纨绔子弟的鄙夷神情,却常常做出大度的善举。他虽然婚姻幸福,却狂热地喜欢上了男人,并因此在事业的顶峰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他蔑视权威,却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对阿尔弗雷德 道格拉斯勋爵的爱。他喜欢与时尚人群为伍,去世时几乎无人陪伴:下葬时只有十几个人伫立墓旁。 马修 斯特吉斯利用过去三十年曝光的新材料 包括新发现的信件、文件,以及诽谤案审判的完整笔录,从历史学家而不是文学批评家的角度,力图让王尔德 回到他的时代和现实 。
《文天祥年谱》是一部关于文天祥生平的编年体资料。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全面地记叙南宋名相、爱国英雄文天祥的生平大事及其从容就义的心理历程,展现文天祥光辉而的一生。为赣文化乃至宋文化的爱好者及其相关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
本书收录了冯雪峰《鲁迅回忆录》、《回忆鲁迅》和其他与鲁迅有关的单篇文章及书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雪峰文集》所未收入的,均据最初发表的文本录下。
《唐宋八大家年谱(套装1-5册)》包括了《唐宋八大家年谱(1)》、《唐宋八大家年谱(2)》、《唐宋八大家年谱(3)》、《唐宋八大家年谱(4)》、《唐宋八大家年谱(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大散文名家的并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选此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是此八人并称之始。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于唐宋人除八家外,一律不取。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辑录八家之文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此选本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广泛流行,相沿至今。中国的古文从《尚书》以及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两汉而发扬光大,至唐宋则诸体兼备,集其大成,八大家散文无疑是古文全盛时期的精华,故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至今学者
《唐宋八大家年谱(套装1-5册)》包括了《唐宋八大家年谱(1)》、《唐宋八大家年谱(2)》、《唐宋八大家年谱(3)》、《唐宋八大家年谱(4)》、《唐宋八大家年谱(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大散文名家的并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选此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是此八人并称之始。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于唐宋人除八家外,一律不取。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辑录八家之文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此选本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广泛流行,相沿至今。中国的古文从《尚书》以及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两汉而发扬光大,至唐宋则诸体兼备,集其大成,八大家散文无疑是古文全盛时期的精华,故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至今学者
陈美林教授潜心研究吴敬梓几近二十年,先后出版了《吴敬梓》(江苏人民出版社)、《吴敬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等著作,发表了《论儒林外史人物进退场》(《文学遗产》84.1)、《试论吴敬梓家世对其创作的影响》(《文学遗产》85.1)等有关《儒林外史》研究论文四十余万字。现在推出力作《吴敬梓评传》。作者借鉴史书构架,精心设计全书章节,既有纵向叙述,也有横向评论,充分显示有传有评、传评结合的特色。在纵向叙述中,将传主一生行迹、重要交游、思想发展结合在一起介绍;在横向评论中,分别研讨传主的思想渊源、学术见解以及创作得失,务使读者既知其人,又知其书。《评传》体现了作者知人论世的态度,将传主言行、著述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地考察,又站在时代高度予以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