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另一个特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杳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是出版的。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大风堂余泽:张大千书札卅五通》收录张大千书札三十五通,收信人有谢稚柳、武侯、张目寒、徐伯郊、王汉翘、郎静山、山田喜美子和屏秋先生等。这批书信由谢定伟、任重和徐建华三位藏家收藏,系首次结集出版,对于了解、研究张大千生平和艺术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在这本备受西方评论界赞誉的自传中,摇滚传奇尼尔杨将自己的精彩人生和盘托出。这是一趟跌宕起伏的音乐旅程,从1960年代初的草创时期、1960年代末的声名鹊起、1970年代的黄金十年、1980年代的实验岁月、1990年代的重回到新世纪的屹立不倒;这是一部摇滚活化石眼中的摇滚秘史,夹杂着令人咂舌的摇滚八卦;这是一首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颂歌,从他饱受脑瘫折磨的孩子们、一位位逝去的音乐战友到共度36年人生路的爱人佩姬,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情意;这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创业故事,他研发出林克沃尔特电动汽车,主导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Pono,帮助玩具火车巨头莱昂纳尔公司开发多个获得美国专利的电子系统,成立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创立“农场救援”系列慈善音乐会,创办旨在帮助脑瘫和智障儿童的“桥”学校……老杨不停地把一个个想法照进现
作者通过对作曲家田丰生活周围诸多亲朋好友的采访,以亲历者们的口述及议论,记述了作曲家一生的经历:音乐创作--民族管弦乐《舟山锣鼓》、交响合唱、《大凉山之歌》、大合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歌剧《大野芳菲》等作品的创作;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作曲家后半生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他创建"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种种经历和"源文化"的概念等等。
这是绘画衰落的时代。 还有没有人知道怎样画一幅人体素描?那些从小学而至研究生院毕业的莘莘学子常纳闷儿为什么自己苦修来的素描如此呆板、机械、幼稚、乏味;而同一张白纸、一枝黑炭条,为什么到了从达·芬奇到德加之类的大师手里,就能变成生气勃勃、可以转着看的三维线描?素描、油画的的传统是不是已经成为传说甚至是神话?那些铺天盖地的装置、行为等所谓“非架上”、“后现代”、“新媒体”、“先锋”、“前卫”的五花八门的流行艺术形态是否已经把传统艺术给“毙了”? 幸而还有像弗兰克·奥尔巴赫这样的大师。他既守旧又创新开拓。他连通古代、直指具体实在的现在、而又昭示未来。这是真的“新”。他再次告诉人们绘画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又使得绘画在其局限范围内超越自己。这就是罗伯特·奥尔巴赫这个了不起的画家的
奥斯卡·汤普森原著的这部《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以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德彪西生命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德彪西最有影响的几部作品的创作历程,以及作为指挥家、评论家的德彪西的工作状况。在第二部分介绍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内容中,作家以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逐一介绍了他已出版与未出版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管弦乐、歌曲、室内乐、歌剧音乐、康塔塔及合唱曲。作者汇拢了各方面的德彪西音乐研究成果,对每一部作品的确切创作年代、创作背景等情况都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考证。对作品的音乐内容与技法也作了颇具启迪意义的评点,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音乐史料。无疑,它是我们研究作为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的德彪西以及印象派音乐发展史的
内容提要及推荐语当代泰斗级作曲家、极简音乐大师菲利普·格拉斯自传中译本正式出版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定义了20世纪后期古典音乐主导风格的菲利普·格拉斯,在年轻时却因其超前的乐风被古典乐界拒之门外,并饱受批评家的嘲弄和乐迷的冷眼,直至年近四十凭借《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一炮而红,世界才开始跟上他的脚步。在这本自传中,格拉斯以冷静与幽默的目光回顾了自己如何打破东西方、古典和现代音乐的界限;如何一边开出租、做水管工,一边在众人的倒彩声中坚持音乐之路;以及如何游走于交响乐、歌剧和电影配乐等不同领域并大放异彩的音乐家生涯。
本书分为外国名曲、中国名曲、时代金曲、影视之声、重奏乐曲5个部分,每首曲子附以演奏小贴士,从浅入深供广大长笛爱好者选读。
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另一个特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杳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是出版的。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