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奥斯卡·汤普森原著的这部《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以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德彪西生命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德彪西最有影响的几部作品的创作历程,以及作为指挥家、评论家的德彪西的工作状况。在第二部分介绍德彪西音乐创作的内容中,作家以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逐一介绍了他已出版与未出版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管弦乐、歌曲、室内乐、歌剧音乐、康塔塔及合唱曲。作者汇拢了各方面的德彪西音乐研究成果,对每一部作品的确切创作年代、创作背景等情况都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考证。对作品的音乐内容与技法也作了颇具启迪意义的评点,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音乐史料。无疑,它是我们研究作为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的德彪西以及印象派音乐发展史的
作者通过对作曲家田丰生活周围诸多亲朋好友的采访,以亲历者们的口述及议论,记述了作曲家一生的经历:音乐创作--民族管弦乐《舟山锣鼓》、交响合唱、《大凉山之歌》、大合唱《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歌剧《大野芳菲》等作品的创作;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作曲家后半生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他创建"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种种经历和"源文化"的概念等等。
京剧界有很多卓有建树的琴师名家,也有不少爱好者在演奏京胡的同时热衷于对京胡品鉴和收藏。上海琴票楼庄东对琴文化的探索情有独钟。多年来,他勤奋好学,处处留心与京胡有关联的人、事、物,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终于汇成这本《中国京胡与琴师》。书中记载了京剧史上有名姓的琴师不下六百多位,这些为京剧发轫、发端、鼎盛繁荣作出非凡业绩的琴师,因为是灿烂辉煌京剧舞台上的配角,是红花边的绿叶,所以有时不像京剧史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角那样儿被人关注。《中国京胡与琴师》可说是填补了京剧史的记载空缺。伴随京剧诞生,京胡艺术也同样跨越了四个世纪,书中所述的琴师,高手云集,群星荟萃、后继有人。京胡,它的来历、演变及与皇门的“联姻”、所蒙受的“不白之冤”、京胡成型乐制变革之先驱等历史背景,书中作了详尽介绍。书
《民国商业美术主帅杭稚英》是一部传记文学体裁的通俗读物,力求生动、真实、形象地记述商业美术家杭稚英的一生。书中着重记述杭稚英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对具有重大影响的商业美术群体——杭稚英画室作了颇为详尽的介绍,不少材料为首次披露。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因其独特的发音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得源远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诗经》、《史记》对此均有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笙的演奏技艺和表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形成现代民族音乐中独具魅力的一支艺苑奇葩,深受我国及世界人民喜爱。长期以来,笙主要流传于民间,用于乐器的合奏、伴奏和戏曲的伴奏,在独奏艺术方面没有大的建树。1956年,我国著名的笙演奏家胡天泉大师创作并演奏了我国第一首表现新意的笙独奏曲《凤凰展翅》,将笙这一古老的伴奏乐器第一次以独奏形式推向舞台,从而确立了笙的独奏地位,开创了笙演奏艺术的新天地。
这是绘画衰落的时代。 还有没有人知道怎样画一幅人体素描?那些从小学而至研究生院毕业的莘莘学子常纳闷儿为什么自己苦修来的素描如此呆板、机械、幼稚、乏味;而同一张白纸、一枝黑炭条,为什么到了从达·芬奇到德加之类的大师手里,就能变成生气勃勃、可以转着看的三维线描?素描、油画的的传统是不是已经成为传说甚至是神话?那些铺天盖地的装置、行为等所谓“非架上”、“后现代”、“新媒体”、“先锋”、“前卫”的五花八门的流行艺术形态是否已经把传统艺术给“毙了”? 幸而还有像弗兰克·奥尔巴赫这样的大师。他既守旧又创新开拓。他连通古代、直指具体实在的现在、而又昭示未来。这是真的“新”。他再次告诉人们绘画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又使得绘画在其局限范围内超越自己。这就是罗伯特·奥尔巴赫这个了不起的画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