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收集美国所藏翁文灏的往来英文信函, 有约110通, 主要藏在美国史密森学会, 密苏里州历史学会, 厄尔海姆学院, 雪城大学,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等。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1948年, 涉及地质学, 地理学, 医学以及中外合作, 均为 面世, 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书拟仿照《丁文江海外书信集初编》(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7年) 的体例, 以时间为序, 影印书信原件, 并附上整理文本 (原件与录入版对照)。
本画册是《石油院士系列丛书》之一的《戴金星院士画传》,戴院士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专家, 院士。70年代末,戴金星在我国首先倡导煤成气的研究和勘探,发表了《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论文,肯定了煤系地层是良好的工业气(油)源岩,打破了煤系不能形成工业性气(油)的旧观念,开辟了我国煤成气勘探新领域。 本书通过多个方面以照片和文字的方式描述了他对石油的奉献精神。为新时代的石油人树立了标杆,起到了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
本书稿收集美国所藏翁文灏的往来英文信函, 有约110通, 主要藏在美国史密森学会, 密苏里州历史学会, 厄尔海姆学院, 雪城大学,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等。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1948年, 涉及地质学, 地理学, 医学以及中外合作, 均为 面世, 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书拟仿照《丁文江海外书信集初编》(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7年) 的体例, 以时间为序, 影印书信原件, 并附上整理文本 (原件与录入版对照)。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从夏商周青铜容器的分期、分类的考古学研究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容器的造型设计特点及其演变过程,系统梳理了各类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形式演变,并对部分装饰纹样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研究探索,进而分析了青铜器的装饰工艺方法和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阶段性规律及其所体现出的主要审美思想。
本书以2022年10月17日李德生院士百岁寿辰及11月13~14日“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李德生院士学术座谈会”暨庆典仪式等时间序列为主轴线,优选机构**、专家学者及李先生友人、弟子的发言材料、贺信、贺词、贺匾、贺文和报刊媒体相关报道与庆典、颁奖活动照片、影集,通过不同视角的回忆、描述和评价,综合展示百岁石油科学家的学术思想与专业创新、治学风范和学术成就、多维生活和感人事迹,以先生期颐之年的人生总结,彰显其优良品德、精湛技术和深远影响。书中附有二维码,可以扫码观看李院士百岁活动视频及中央电视台相关电视纪录片。
本书稿收集美国所藏翁文灏的往来英文信函, 有约110通, 主要藏在美国史密森学会, 密苏里州历史学会, 厄尔海姆学院, 雪城大学,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等。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1948年, 涉及地质学, 地理学, 医学以及中外合作, 均为 面世, 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书拟仿照《丁文江海外书信集初编》(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7年) 的体例, 以时间为序, 影印书信原件, 并附上整理文本 (原件与录入版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