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不仅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光耀一时的艺术家和风华才子,而且后来成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人生态度,激励了无数人。作者从与李叔同亲友弟子的交往回忆中,从纷繁庞杂诸多史料的考伪辨
一代伟人刘少奇,中国人民好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辉煌的业绩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已将他的英名镌刻在永恒的历史丰碑上,与世长存,与日月同辉。刘少奇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这是一本有名作家汪曾祺大传,也是一部集学理性与趣味性与一身的研究著作。作者陆建华倾注了半生心血研究汪曾祺,不仅因为汪曾祺与他是同乡,更是因为他对汪曾祺心怀崇敬,渴望了解汪曾祺文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
这是一首纪录英雄、讴歌革命军人风采的壮丽诗篇,是一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生动教材。透过一幅幅珍贵的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图片的展示,今天的读者可以有幸走进共和国大将粟裕的辉煌人生,追寻他的足迹,感受他的历程,体验他的成功和怀念他的千古风范。
凡是研究鲁迅的,都应该感谢许广平,凡是热爱鲁迅的,也应该感谢许广平。她冒着生命危险,使鲁迅生前大部分资料得以保存。许广平的一生并不长久,却经历了中国近现代艰难又最辉煌的阶段。而面对共同生活中所遭遇的流言、攻击、压迫以及战乱,鲁迅与许广平丝毫不退却,两人携手共进。在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以沉重的姿态重返社会:鲁迅未竞的事业需要她去完成,鲁迅遗下的家庭重担需要她独自支撑,更加之要独立面对再次泛起的流言。但许广平是坚强的,为了对鲁迅的爱,她决计独自勇敢地面对……
本书将《武训先生画传》与《武训画传》合刊出版。前者即电影《武训传》的启示源和依据。因《武训传》成为“为大地主、大流氓、大债主武训歌功颂德”的反面教材而广受批判,相关材料被封禁多年,故今人多不知武训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次合刊二书,书中有受武训感召的段承泽将军写的序,郭沫若的题词,导演孙瑜、主演赵丹及绘画撰文者的序,见字如面。两本画传虽题材相同,但却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绘画手法,也可看到社会审美和绘画观念的变化与追求。书前收有蔡元培、张伯苓、于右任、蒋梦麟、李宗仁、杨虎城、张学良等人的题词,书后附有教育家陶行知在1944年《武训先生画传》再版时写的跋。
于若木,1936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与陈云结为革命伴侣,曾在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资料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等工作。80年代初涉足营养学领域并进行探索研究,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 陈云纪念馆编著的《于若木画传(精)》以图文形式记录了于若木同志革命的一生。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富有传奇色彩的父子二人,使命追求贯穿中国近代史。从辛亥革命到建设新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改革开放;从追随孙中山到寻找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直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集体休戚与共。 辛亥年,孝父守家而弃学从商的青年庄希泉,受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之影响,怀“知之则必能行之”的信仰心,受革命军政府之托,奔走南洋各埠,为民族复兴募饷,“自觉”加入同盟会。 那时社会,盛行“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之风气,“民不涉政”之心理已为习惯。政党组织无严明纪律,成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民族自觉”就如同沙漠之水,显得非常珍贵。南洋募饷告段,队员却无意返国,有人问他:回国之事,有何打算? “希泉此番来洋,眼界大开,知我万千侨胞爱
提起荒诞派戏剧这一话题,人们无法不把目光投向罗马尼亚裔的法国戏剧大师尤内斯库。他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剧的页,此后又以《椅子》《犀牛》等三十部长短剧作丰富了这个流派的画廊;他还通过大量随笔、访谈,演讲和论文,多角度地阐发了荒诞剧的意义、特征和创作经验,为荒诞派理论的建构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本书为一部爱国教育家、民主革命先驱王伯群的生平交往史,共分三卷,分别为王伯群在“革命”“交通”和“教育”三大领域与重要历史人物的合作交往。卷一“革命”,主要讲述王伯群参与护法运动及南北议和等事迹;卷二
本书采用史、评结合的框架,以画家刘岘自1932年至1990年近60年各个时期的百余幅木刻、绘画作品为主本,翔实、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刘岘的人生追求、艺术道路和他独树一帜的木口木刻艺术成就。书中还披露了鲁迅给画家的信和毛泽东的题字及部分老照片,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和学习版画艺术者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他聪明,五岁诵诗,十岁游走蜀中,喜剑术,好任侠;他广结友,大唐书法家李邕李北海,诗人游子孟浩然,诗圣杜甫等等知名才子都是他的友人;他不畏权贵,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他说“安
本书为作者个人的自传和人生感悟。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回忆录,即从初中毕业到多次走上国际讲坛、从田间到迈进人民大会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奋斗历程
于若木,1936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与陈云结为革命伴侣,曾在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资料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等工作。80年代初涉足营养学领域并进行探索研究,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 陈云纪念馆编著的《于若木画传(精)》以图文形式记录了于若木同志革命的一生。
在本书中,我要向读者朋友讲述中国古代一位知识分子的一生。 他叫沈周,出生于明代的苏州。用传统称谓来说,这个人是“士”阶层中的一员;对于后人来说,他是一名诗人和画家。在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士大夫中,他的一生无疑是平淡的。他没有李白的疏狂傲世,更不会有李白“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的传奇经历;他没有苏武的“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的侍妾朝云这样评论苏轼),也就没有苏轼身历宦海浮沉、人生挫辱的坎坷遭遇,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 也许选择他做传主,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不曾卷进历史漩涡,不曾参与政治斗争,既不愤世嫉俗,也不风流倜傥,又是生活在一个还算太平的时代、非常富庶的地方。他的一生就像平原上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不论在人格上还是经历上,都缺乏李白、苏轼那样
这是一个时代的告别。向罗尼致敬! 全书的大部分文字来自罗纳尔多自传,以及《足球周刊》记者跟随罗纳尔多多年的报道和写实,图片则来自《足球周刊》创刊以来积累的大量收藏,还有各大图片社的精选。本书兼具故事性、专业性、性以及图片的精美为一体。值得广大罗纳尔多的球迷和足球迷们珍藏。 ?
《大河无声:李劼人评传》是张义奇先生收集资料并撰写的关于李劼人的传记作品,以翔实的文字勾勒出李劼人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文学成就,展示了作家笔下激荡的时代历史进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李劼人是中国现代伟大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贡献。
在本书中,我要向读者朋友讲述中国古代一位知识分子的一生。 他叫沈周,出生于明代的苏州。用传统称谓来说,这个人是“士”阶层中的一员;对于后人来说,他是一名诗人和画家。在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士大夫中,他的一生无疑是平淡的。他没有李白的疏狂傲世,更不会有李白“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的传奇经历;他没有苏武的“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的侍妾朝云这样评论苏轼),也就没有苏轼身历宦海浮沉、人生挫辱的坎坷遭遇,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 也许选择他做传主,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不曾卷进历史漩涡,不曾参与政治斗争,既不愤世嫉俗,也不风流倜傥,又是生活在一个还算太平的时代、非常富庶的地方。他的一生就像平原上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不论在人格上还是经历上,都缺乏李白、苏轼那样
由拉贝孙子托马斯编写的《约翰·拉贝画传》一书收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将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拉贝,也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书中部分内容出自拉贝本人撰写的《自传》和1945年后在柏林记的《战后日记》,都是首次在中国发表。书中的图片资料由拉贝家族提供,有拉贝家族的家谱树形图和其父母的照片,有拉贝童年和青少年及晚年的相片,还有拉贝画的漫画等。书中还有一些拉贝收集的当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的历史照片以及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图片。其中,许多为首次公布,十分珍贵,对了解和研究拉贝其人和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均有相当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