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威廉·麦克尼尔回忆录)》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回忆录,通过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著作,精彩地描述了现代世界历史的演变。在书中,作者麦克尼尔生动、优雅、机智好辩地描述了其生活和著作的发展轨迹,启发过他的友人和同事,以及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遇到过的挑战。本书对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和任何对现代世界历史思想演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之作。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 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本书分为六个章节,作者以苏轼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引经据典,用优美细腻、直白易懂的语言,缓缓讲述了苏轼出生、读书、初入仕途、三升三降的跌宕一生,勾画出一个完整的苏轼形象。本书附录部分提供了清晰的苏轼生平年表,简要梳理了苏轼的生平事迹,另外还精心整理了苏轼的词、诗、文名作,可以帮助读者 好地了解苏轼,体会名家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情感。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 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他人生所到的每一处都有描述,比如他的家乡、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任职时所在的北京等等。通过这些不仅可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等领域的状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的轨迹内容。 在本书*后,还附有精选的几篇胡适文章和胡适家族的世系表,通过阅读
《忙碌在山水间的袁隆平》是一本由袁隆平生前亲手拟定目录、撰写前言的图册,图片部分由作者根据30多年采访袁隆平夫妻及其亲友的大量笔记而绘画的43幅国画和袁隆平真实照片组成,袁隆平院士一生奔波于山水间的田野里,所以《忙碌在山水间的袁隆平》绘图内容以山水画为主,每幅画上均有袁公或(袁去世后)其夫人邓则代袁公的签名或题辞。全书以时间为主线,从袁隆平出生、求学、科研等方面诠释袁隆平院士一生的成长和成就。 《忙碌在山水间的袁隆平》为响应关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号召,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爱国创业精神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人生边上(钱锺书杨绛档案)》由钱锺书、杨绛等著。香港《明报月刊》定制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50年之所有与钱锺书、杨绛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上部取名为“文化昆仑――钱锺书”,约13万字,绝大部分内容从未发表见刊,只曾载于香港《明报月刊》某段时期。六万字分为七部分,分别为:1.印象2.掌故3.文化与访谈4.小说选读5.追念6.评述7.附录,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是近50年来尘封档案,隐约可见钱锺书的铮铮傲骨,文人中的真骨血。正所谓“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下部取名为“随遇而作――杨绛传”,约12万字,内容也是前所未见的居多。但与上部“钱锺书”相比,下部更偏重于情感经历。其中《充盈亲情和忧伤的“我们仨”》娓娓道出了杨绛与钱锺书六十多年间的生命痕迹和对爱女成长小事的深情记述,《“
“夫人,您是存在主义者吗?”1943年,作家让·格勒尼埃(Jean Grenier)在花神咖啡馆向西蒙娜·德·波伏瓦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她陷入了窘境。因为她并不了解存在主义一词的含义,只知道某些哲学家的学说被称为存在主义,而且让-保罗·萨特深受这些哲学家影响。彼时,萨特的名作尚未问世,在他的作品创作之路上,西蒙娜时而时而表示肯许,时而建言献策,两人有时还会为了某些问题争论不下。存在主义只是一个词汇。 重要的是,这一新的哲学方向表达了她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仿佛她的整个人生历程都在为存在主义做准备。通过这种哲学阐释,她明白了自己的内驱力从何而来,她何以变成如今的自己。存在基于出生,或者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存在基于被抛,每个孩子出生时即被抛入自身无法投射且充满期待和预设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的天性渴望探索世
该书由中国青年报与共青团湖北省委倾力打造,系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少年思想引领课题项目。中青报记者分别面对面采访了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12位中科院院士,讲述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这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1920年,顾随先生自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初在山东青州、济南、青岛等地中学任教;1926年受聘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起执教于燕京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高等学府,1953年赴任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前身)教授。顾随先生一生育人无数,贤者如云,弟子沉樱、颜一烟、吴晓铃、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史树青、吴小如等都是享誉海内外的名师大家。本书备选顾随先生任教的不同时期、各个学校的弟子们的回忆纪念文章,全面展示了师者顾随的讲坛风神和大家风范,对于我们学习、研究顾随的生平与思想,将是难得和的资料。
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勿庸置疑。其历史地位的真正确立,主要在于他在近代中国给国人带来了近代西方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本书是研究严复的重要著作之一,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严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论及严复启蒙思想的形成、政治变革的主张、实业救国和兴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中西文化的继承与批判以及其作为译手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尤其是对严复早、晚期思想的变化及演变过程和原因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描述、探讨严复“学术思想”的同时,着意探讨是严复的“历史”,因而是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思想研究。
“古者称师曰‘先生’”。 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鲁迅、梁漱溟、陈寅恪、冯友兰等民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因而称他们为“大先生”。 本书选取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冯友兰、梁漱溟、梁实秋等大师回忆其他大师的文章,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民国大师们的生活、修为、学术修养。不仅让当代中国人一睹他们的人格魅力及学术风采,也能帮助人们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勿庸置疑。其历史地位的真正确立,主要在于他在近代中国给国人带来了近代西方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本书是研究严复的重要著作之一,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严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论及严复启蒙思想的形成、政治变革的主张、实业救国和兴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中西文化的继承与批判以及其作为译手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尤其是对严复早、晚期思想的变化及演变过程和原因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描述、探讨严复“学术思想”的同时,着意探讨是严复的“历史”,因而是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思想研究。
胡适给儿辈取名,与他三位胞兄、诸宗兄弟截然不同,彻底舍弃宗族辈次排名传统,再一次体现他的反封建精神。胡适犹如硝烟中钻出来的勇士,斗情未酣,把反封建礼教的精神甚至渗透到他的家庭细胞中去了。 他婉约地给女儿取名“素斐”,寄托他对知己女友莎菲(陈衡哲)之不忘情。他给次子取名思杜,顾名思义,是怀念他的恩师杜威。胡适是教授,是演说家,是智慧学者,是“德先生”、“赛先生”的旗手,胡适也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 胡适从心底尊重他的妻子江冬秀,她的那个世界与自己的天地应该是照应的平等的。晚年,胡适对他的秘书胡颂平说:“我太太喜欢做些茶叶蛋、雪里蕻或者别的菜分送朋友,等于会作文章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人家看的心理一样。” 蔡元培领导北大兼容并包,陈独秀坐帐《新青年》大营,胡适驰骋教授课堂、演说讲坛和倡
学者 顾随是大家所公认的, 师者 顾随是大家*熟悉的。此处呈现给读者的,是身为 长者 的顾随。顾随先生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其后有胞妹两人,胞弟四人,膝下有六女,长之秀、次之英,三女之惠、四女之燕、五女之平、六女之京,之秀、之英出于前妻纪氏,后四女为续弦徐荫庭氏所生。顾随先生一生行迹不出冀鲁两省、京津两地,亲族亦多居于此间。本书分四卷,卷一、卷二收录顾随先生写给亲人的书信、诗词;卷三所呈现的是亲人笔下的温馨往事;卷四则是其六女之京教授的几篇专题综述文章,对于了解、研究顾随先生尤其大有助益。本辑所选,不唯文艺,更著亲情,冀望能为读者全面了解顾随先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卡夫卡口述》由卡夫卡口述,他的弟子古斯塔夫·雅诺施记录,也称《卡夫卡对我说》或《卡夫卡谈话录》。在德国文学史上,这《卡夫卡口述》被誉为可以同《歌德谈话录》媲美的谈话录。这《卡夫卡口述》全面反映了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才”的许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卡夫卡这个不幸的犹太人,由于自己的血统而深深感觉着是被排斥于人类世界之外的“无家可归的异乡人”,他以陌生的眼光和惊讶的神情观察人类社会,发现了这个亲亲热热、熙熙攘攘的社会表面,掩盖着一种可怕的东西,人人参与其中丽又人人受其控制。 于是他满怀恐惧,发出惊叫,这种惊叫被称为“现代启示录”,卡夫卡也一跃而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从而获得了传奇性色彩。
张恨水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个在南昌小官。父亲在他十岁时去世了。作为家里的长子,张恨水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和自己的命运,他努力读书。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报界,从一个无名的小记者,逐渐成为一个红遍全国的名作家。他靠手中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连载小说养活一个数十口人的大家庭。在二三十年代,他无疑是国内走红的通俗文学作家和连载小说家,书迷遍布全国,他用一支笔把人世间的恩恩爱爱、世情炎凉写得荡气回肠、蚀骨销魂。 本书主要描写了张恨水创作的甘苦,人生追求。在其漫漫一生中,张恨水重亲情,为此可以隐忍下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只为换得举家安康,家庭和顺;对爱情,张恨水无怨无悔地追求,一路向南,不放弃自己梦中的桃花源;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有情有肉有血有思想的中国人
艾伦·格林斯潘可以说是成功者的典范,他的经历几乎是“美国梦”很完美的体现——他从贫穷的单亲犹太移民家庭成长起来,从一位落魄的乐队成员奋斗成为华尔街“很精明的证券商”,再到能够左右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