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的图画和文字既互相限定,又互相补充,是这两种不同艺术传达形式的奇妙组合。本书的核心是探讨图画书的艺术本质,即图画和文字是如何协同运作的,论及三十多部图画书的数百幅插图: 《野兽国》《午夜厨房》《在那遥远的地方》《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礼物》 《雪人》《小房子》《旅之绘本》《霍顿孵蛋》《比得兔的故事》 《母鸡萝丝去散步》《魔法师的奇幻花园》 许多关于图画书的讨论都集中在内容和教育功能上,而诺德曼的研究则把焦点放在图文特质上。全书共十章,章用符号学理论概述图画传达信息的方法。章到第六章集中探讨视觉信息,从整体到细节。第六章里还探讨了系列图画之间的意义关联。第七到第九章探讨图文关系的各个层面。第十章谈到图画书的隐含意义 让我们更具人性化,了解和热爱这个世界。
《图画书小史》以趣谈世界图画书(绘本)的方式,讲述父母、老师在使用图画书阅读、教学时不可不知的背景知识。 作为在中国传播 图画书 概念、推广图画书阅读的先行者之一,阿甲见证了近二十多年国内图画书的发展,并从中国家长、老师和绘本爱好者角度出发,梳理了世界百年图画书发展脉络,创作出这本关于图画书的历史趣谈。 全书以英美图画书发展为主线,兼顾欧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比照中国原创发展状况,介绍了世界图画书史上堪称里程碑的事件和作品,以及重大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者的个人历程。阿甲用文字为这些大咖级创作者绘制了一幅幅画像,尝试将作品清晰还原到创作的历史背景中,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为轻松、真切。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老师的桥梁书作品。金波是当代“抒情派童话”的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红树林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们去看海》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金波四季桥梁书》包括《绿房子》《蓝帆船》《红叶林》《白城堡》四本分册。 这是一套专为适龄儿童打造的桥梁书,位于简单的图画书(绘本)和复杂的文字书之间,能够起到连接不同阅读阶段的作用,帮助孩子顺利从“读图”过渡到“读文”。全书标注标准汉语拼音,并配以精美插图,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信心。 本套丛书编选了金波积淀多年的童话故事精品,作品语言规范,用词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一年四季为分类,故事充满想象力,贴近孩子心灵,能够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
《激进的儿童文学 少年小说的未来展望和审美转变》旨在挑战儿童文学天生就是保守的 它滞后于写给成人的文学 这一观点。它着眼于一系列过去和现在的文本,表明了儿童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游戏场,那里构想出了激进的、创新的文本。迄今为止,对于传统界限在儿童文学中被突破了多远,或者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意味着什么,还没有聚焦性的研究。儿童文学是文字、插图和叙事试验方面的各种新观点的创新和同化之源,文化欠儿童文学的债也未获承认。《激进的儿童文学》开始了这个进程,它探索了儿童文学如何改变了体裁、文本和新技术与童年和青年文化的创造性互动的方式。
《不一样的卡梅拉 注音版(6-10)》由(法)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著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 论文学研究会的 儿童文学运动 》 《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王泉根/著。作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着 眼,探讨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活动及其历史贡献,比较全面地评价 与总结文学研究会对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功绩,以助于儿童文学史的研 究,并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者参考与借鉴,以促进新时期儿童文学的 繁荣。
《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汤锐/著。这是一部有关现代儿童文学 的本质、功能、美学特征、创作机制等一系列重大而基本的理论问题 的专著。作者以 成人 儿童 双逻辑支点为理论核心和基本出发 点,构建了系统严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现代儿童文学观念与实践中 的一切主要问题迎刃而解。
本书是国内著名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潜心跨学科学术实践的学术总结,收入他近三十年在儿童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全书分为中日儿童文学比较论、中西方儿童文学比较论两编,共收录21篇论文及1篇自述。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本书尤其值得一提的学术贡献在于,从 语言 史料出发,实证出 童话 (儿童文学的代名词)、 儿童本位 、 儿童文学 这些中国儿童文学的顶层概念均来自日语语汇,从而证明作为观念的 儿童文学 ,不是如很多学者所主张的中国 古已有之 ,而是在西方的现代性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先驱们在清末民初,对其自觉选择和接受的结果。
《不一样的卡梅拉11:我不是胆小鬼(注音版)》: 为了抢夺垂涎已久的鸡蛋,黄鼠狼强盗巴巴设计引开了卡梅利多和其他的小公鸡,然后对鸡舍发起了猛烈进攻。 留守在鸡舍的卡门和小母鸡们能战胜嗜血如命的强盗巴巴和他带领的四十大盗吗?她们会用什么武器来对付入侵的坏蛋们?危急时刻,奇迹真的发生了…… 《不一样的卡梅拉12:我爱平底锅(注音版)》: 这天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星座,形状就像口平底锅!而鸬鹚佩罗却肯定地说,这是个不祥的预兆,鸡舍将有灭顸之灾。我的天哪!这可怎么办? 卡门、卡梅利多、贝里奥和其他小伙伴要打破这个平底锅预言!可偏偏这时遇到了一位来自中东的商人,在他的帽子里出现的神秘宝物打乱了小鸡们的生活…… 《不一样的卡梅拉13:我唤醒了睡美人(注音版)》: 卡门、卡梅利多和贝里奥兴高采烈地
《世说新语》是中国著名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大部分是东汉末直到刘宋初近三百年间的人和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本书正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思贤讲舍本为底本,译文和注释则用张?之先生的译注本。译文通俗流畅,注释将南朝梁刘孝标注融汇吸收,更加方便读者了解《世说新语》背后的故事。版式上,我们沿用了《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省去繁难字的查检之劳。同时,在拼音的辅助下,可以针对性地区分阅读原文、译文和注释,获得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小男孩丹尼和父亲居住在乡间,虽然家里穷,母亲也不在了,但父子俩过得其乐融融。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丹尼发现自己的父亲居然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父亲是一个偷猎者,在夜间会溜出去偷猎!一次,丹尼在父亲偷猎失败后,冒险救回了父亲,从此父子俩同仇敌忾,发誓要与邪恶、霸道的林场主周旋到底。在林场主为巴结权贵而准备的狩猎日前夜,丹尼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完成了一次盛大的偷猎,他和父亲两个人一夜之间居然偷猎了120只野鸡,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偷猎冠军。
《童话艺术空间论》,孙建江/著。作品突破学界认识童话的固定 思维模式,深入阐述了文学空间书写与童话创作的关系,从理论上概 括了童话文本的空间特征,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了童话艺术空间的来历、 构成、与儿童读者心理机制的呼应、功能网络等议题,是对儿童文学 叙事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透过文化之镜 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陈恩 黎/著。本书在 儿童 这一具有多向度解读的开放性逻辑前提下,引 入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策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基因以及它的 现代化历程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从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来重新考察中 国儿童文学,以期发现一种新的维度与学术生长点。这基于对中国儿 童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思考,也基于对儿童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内 在文化逻辑的认识。
本套书以教案为形式,针对1-6年级各学段特点,涵盖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方案。它为读者讲述了如何带领孩子挖掘文物里所包含的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将这些责任精神与当代精神融会贯通,又如何让这些融会贯通的精神内化为孩子自身意识的一部分的方法。 这些方法经由国博与史家小学课程实践总结而来,为希冀从博物馆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读者提供了一套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的博物馆教育指导用书。
渴望守护世界的平凡少年朝仓陆,在偶然机会中获得了奥特英雄的能量,面对怪兽大肆破坏城市,毫无战斗经验的小陆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成为奥特英雄的路上,他遇见了一群善良的同伴,大家陪伴着他一起蜕变成长,一起勇敢敌对他的亲生父亲贝利亚奥特曼。他用自己的行动和决心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全书文字采用注音,高清大图精心版式设计,每集故事后面附有益智锻炼题,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本书探讨千变万化且充满各种可能性的“颜色与儿童的感觉”这一主题,是希望为图画书创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颜色的艺术世界和儿童感觉的心理领域去创新和探索。
《画里话外》为国内具有开创性的图画书研究MOOK,由著名童书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阿甲,欧洲备受赞誉的童书评论家苏菲·范德林登,美国童书界“活百科全书”伦纳德·S.马库斯三国学者主编,每期聚焦一个主题展开研讨与分享,旨在为海外与国内图画书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架起桥梁,为图画书研究者、评论者、创作者提供表达平台,提升图画书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爱好者的鉴赏能力。本书为02期。 “叙事”是图画书艺术中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一本图画书的本质所在。怎样将独特创新的巧思与传统具象的叙事手法相融合,并保持两者的折中平衡,正是本书要探讨的。这本书以图画书的图文“叙事”为主题,邀请三位主编以及宋珮、姬炤华、常立、彭懿、邦雅曼·肖等研究学者、资深编辑、图画书创作者分享研究及创编经验,以多部大师经典作品和欧
《三国演义》是一部在我国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