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著刘建臻点校的《孟子正义(上中下)(精)》是焦循晚年重要学术著作。焦氏认为《孟子》一书阐发易学的“通变神化之道”及易学“感而遂通之性”,遂以疏解赵岐“章句”为主,博采经史传注,参考清初顾炎武、毛奇龄、王引之等有关《孟子》六十余家,稽考编撰而成。阮元称该书“多下己意,合孔孟相传之正指”。为清代《孟子》注解中很详备的一种。
校本研修强调“自下而上”,强调研究教师自己的问题,研究发生在教室里的问题,强调教师的群体参与,而不是几个骨干教师的研究。一是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教师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基本途径,以确保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二是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反思,真正找到问题之所在,让教师们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在教室里发生的问题。三是教师个人研究与群体研究结合。在校本研修中,既要有学校研究的专题,又要允许教研组有自己的专题,还要允许广大教师有与学校或教研组相应的“子课题”。只有这样,人人都是研究者的局面才可能出现。??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一个农村学校的教师群体,立足于学校实际,遍查各种资料,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编写了《校本